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未來可通過在全球范圍內傳輸數據的海底光纜網絡來追蹤地震和海嘯。在去年的一次測試中,谷歌的一根光纜通過檢測沿電纜發送的光脈沖的畸變,成功地接收了附近的地震。這是研究人員過去幾年一直在努力研究地震的一種新方法。
相關論文今天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該項目的第一作者、來自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助理教授詹鐘汶(Zhongwen Zhan,音譯)表示:“我們能找到一種更便宜的用地球物理傳感器覆蓋海洋的方法嗎?已經有了這種電信電纜基礎設施。如果您可以將它們變成傳感器,那就太好了-這就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
這項新的研究提示,該方法可以將我們的遍布海洋的光纖網絡轉變為對地震和海嘯進行連續實時監測的系統。監測海底地震活動對研究地殼及發現近海地震與海嘯威脅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在海底部署和維護用于地球物理研究的儀器難度頗大且費用不菲,因此,在浩渺的海洋中,水下地震監測站相對罕見。
除了在全球范圍內發送數據的主要工作之外,這些電纜有一天可能會在海嘯肆虐時向岸上的人們發送預警。它們還可以使地震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更深入地了解水下發生的地震。
目前用于檢測地震的幾乎所有傳感器都在陸地上,因此這些電纜可能會填補科學家觀察地震活動能力的巨大空白。這種新穎的方法甚至不需要在橫穿海底的超過一百萬公里的光纖電纜的現有網絡上安裝任何新設備。
新方法利用了已經設計好的電纜功能。當電纜一端的發送器發出發送數據的光信號時,光波將沿特定方向定向。如果發生地震,地震可能會搖晃,彎曲或扭曲電纜,從而改變了光波的方向。在電纜的另一端,Google注意到失真并進行了糾正。
由于光偏振對溫度變化敏感,因此海底的熱穩定性使作者能夠監測常規的光通信流量,并將觀察到的變化歸因于電纜中的與地震和壓力有關的應力。Zhan等人在連續9個月的觀察期中記錄了約30次海洋風暴涌浪事件和約20次中等規模至大規模的地震,其中包括2020年6月在墨西哥瓦哈卡附近的7.4級的地震事件。
責編AJX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6瀏覽量
756624 -
光纜
+關注
關注
2文章
703瀏覽量
33214 -
地震預警
+關注
關注
0文章
8瀏覽量
136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西湖大學:<b class='flag-5'>科學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08/wKgZPGdal-GAJGtlAACRXobG1qA521.jpg)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太極半導體成功通過海關AEO高級認證復審
受人眼啟發!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改良相機
![受人眼啟發!<b class='flag-5'>科學家</b>開發出新型改良相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D/9C/wKgZomadiqiAbl6IAADXHDtbOAY536.jpg)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型高溫超導體
天津大學科學家突破人類大腦器官成功驅動機器人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這一傳感器!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b class='flag-5'>科學家</b><b class='flag-5'>成功</b>研發這一傳感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3/B0/wKgZomZ9ONuAUhAVAAAZQU0iJ6k876.png)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創辦新的AI公司
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
![本源量子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b class='flag-5'>科學家</b>項目啟動會順利召開](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9D/poYBAGJo-maAOH8MAAIB_hk2Mno583.png)
NVIDIA首席科學家Bill Dally:深度學習硬件趨勢
![NVIDIA首席<b class='flag-5'>科學家</b>Bill Dally:深度學習硬件趨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D9/wKgaomXa-UyAZL77AABVuKdmkjg47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