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澎湃新聞報道,世界經濟論壇公開了一份關于機器人革命的報告,引起了全球范圍的警惕。其認為2025年,機器人或將取代8千萬勞動力。這使得大家不禁開始擔憂,那沒了工作的人們,生活該怎么辦呢?
對此,報告中提到,大家不用過于緊張,因為智能化的發展,會制造9700萬嶄新的就職機會,到時候人們可以尋找新的工作。
機器時代的具體表現
機器人革命的到來,在很多人的預料之中,被頂替的肯定是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傳統體力崗位。在現代生活中,這種現象已經出現了,就好比說大型超市內的收銀員人數開始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自動收銀機器。這種自動收銀機器在使用中非常方便快捷,消費者們只需要將購買的產品放到指定位置掃碼,然后機器會自動結算。很多年輕人,為了減少排隊的時間,更愿意使用自動收銀機器,而繼續在窗口通過人力結算的,是一些中老年,他們往往不會操作。
另外,很多工廠在產品加工過程中,也開始使用起智能機器,它們會在設定中,完成焊接、加固等工作,而且做的質量不比人工差,工作效率也快。智能機器的購買雖然會花費一大筆開銷,但相比長期的人力成本,還是來得非常劃算的,因此未來工廠考慮到節省成本,會逐漸采用各種智能機器。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不少國家面臨著人口問題,主要體現在出生率低、老齡化上,預示著未來人口會逐漸下降,從而引發勞動力緊缺。這也是機器產業大力發展推動的導火線,可以一定程度彌補人類勞動力的空缺。各國政府有心解決人口問題,卻發現根本是無從下手,雖然下達了補助政策,但主動權依然掌握在公民自己手中,現代人思想開放,而且物價普遍提升,所以很多人是不婚主義,有的夫妻也是丁克族。
機器人革命對人類而言,是好是壞?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智能機器在使用過程中,確實可以提高效率,避免人類犯下的錯誤。但弊端就是不少低學歷、靠體力工作的人,面對高科技時代,壓力會越來越大,從而導致國家貧富差距拉大。
國內不少核心崗位,不單單是由本國人擔任,還有不少外國人才,尤其是來自日本的科研人員。對方來到中國工作,就是因為日本國內崗位競爭大,缺乏就業機會,他們的到來給我國人才施加了壓力,不知道未來機器化時代中,我國是否會限制外國人才駐華發展,從而為國人創造崗位優勢呢?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那大家一定要做好這方面的心理準備,最好是可以投入到新型產業的學習中,到時候也盡快可以上手。時代在進步,每個人也要不斷學習提升自我,才不至于被社會淘汰!
責任編輯:YYX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6瀏覽量
2084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上海國地中心將發布人形機器人2.0“Deep Snake”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
人形機器人市場走入“戰國”時代,硬件標準仍然缺位
馬斯克預測:成本將下降,2040年人形機器人數量或超人類
軟通動力與智元機器人攜手亮相世界機器人大會
![軟通<b class='flag-5'>動力</b>與智元<b class='flag-5'>機器人</b>攜手亮相世界<b class='flag-5'>機器人</b>大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4/B0/wKgaombGyMuADnL7AADPQMGMAF8476.jpg)
蘋果加速推進桌面機器人項目,預計2026或2027年上市
芯片產業面臨嚴峻挑戰:勞動力短缺成為緊迫問題
安寶特分享 機器人技術與增強現實,重塑倉儲運營的游戲規則
特斯拉將于2025年正式啟用人形機器人
ROHM開始開發一種新的機器人移動技術“NoMaDbot”
![ROHM開始開發一種新的<b class='flag-5'>機器人</b>移動技術“NoMaDbot”](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7/6D/wKgZomYoaLKAYvknAAAZHB3k8mI918.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7F/wKgaomX_xFeAWkWsAArP34ZD-yk54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