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消息,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發表年度半導體關鍵布局市場展望,SEMI全球營銷長暨臺灣區總裁曹世綸表示,去年以來,中國臺灣半導體產業氣勢如虹,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產業,過去10年當中有7年是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投資區域,今年臺積電資本支出創下新高,SEMI預期中國臺灣今年將重回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
SEMI產業研究總監曾瑞榆表示,去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約達690億美元,年增16%寫下新紀錄,預期今年將再成長逾10%并突破760億美元,而且有機會加速成長并突破800億美元。事實上,今年1月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超過30億美元并創下歷史新高,在產能供不應求且業者大動作投資擴產情況下,未來幾年將是半導體設備市場的超級循環周期(super cycle)。
曾瑞榆表示,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有機會較去年成長逾10%,動能來自于晶圓代工及內存兩大市場都出現強勁成長。晶圓代工市場去年成長超過20%,今年再成長15%應沒有問題,主要需求來自于新冠肺炎疫情帶動的數字轉型需求,5G、AI/HPC、物聯網亦將帶動成長。晶圓代工產能已供不應求且會延續到下半年,8吋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將延續到明年。
在內存市場部份,曾瑞榆指出,今年是DRAM市場景氣反轉的一年,手機用行動式DRAM復蘇比預期快,大陸手機廠備貨及出貨預估樂觀,蘋果iPhone銷售強勁,下半年會有更多5G手機上市并推升行動式DRAM需求。服務器DRAM、標準型DRAM需求強勁,價格第一季觸底反轉,未來幾個季度價格持續看漲。
曹世綸則指出,中國臺灣半導體產業營運看旺,但也面臨地緣政治影響,因為地緣政治局勢將加速生產轉移與供應鏈搬遷步伐,保護主義興起將推動其它地區制造能力的進步,例如去年歐盟多國決定合資擴大在半導體先進制程投資。中國臺灣需要不斷創新與投資規模來增強競爭,人才為產業根基且必須解決留才與人才短缺問題。
曹世綸對此提出給半導體產業的三大建言,一是修習地緣政治學分,二是積極參與國際性組織,三是成為決策者而非被決策者。臺灣地區廠商應學習做全球性的領導者,成為國際標準的制定者及影響者。
責任編輯:YYX
-
晶圓代工
+關注
關注
6文章
861瀏覽量
48654 -
半導體設備
+關注
關注
4文章
362瀏覽量
1517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三星登頂全球最大半導體廠商 或得益于內存價格大幅回升
![三星登頂<b class='flag-5'>全球</b><b class='flag-5'>最大半導體</b>廠商 <b class='flag-5'>或</b>得益于內存價格大幅回升](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7/3E/wKgZO2ejJ-uACW15AADXU-qxIGc711.jpg)
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增長11.2%
![2025年<b class='flag-5'>全球</b><b class='flag-5'>半導體</b><b class='flag-5'>市場</b><b class='flag-5'>將</b>增長11.2%](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6/A0/wKgZPGeN84yAHCsXAAMAdCT9Iy0608.png)
芯片軍備競賽:韓國打造全球最大半導體中心
全球半導體市場回暖: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6000億美元
![<b class='flag-5'>全球</b><b class='flag-5'>半導體</b><b class='flag-5'>市場</b>回暖:預計2024年<b class='flag-5'>市場</b>規模<b class='flag-5'>將</b>達6000億美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B/94/wKgaomaOBXuACy-GAACD-EYRxHM296.png)
中國大陸芯片制造設備支出躍居全球前列,國產設備廠商業績亮眼
中國臺灣半導體廠商考察捷克,或布局歐洲供應鏈
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
德國大型上市公司推出“TGV Foundry”,為擴大半導體玻璃基板市場
2023年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市場微幅回調,銷售額降至1063億美元
臺灣有哪些半導體和面板企業及其此次地震的影響?
![<b class='flag-5'>臺灣</b>有哪些<b class='flag-5'>半導體</b>和面板企業及其此次地震的影響?](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DF/wKgZomYNBi2AeMNMAACu0lvI21I16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