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于所有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都是新鮮事物,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再加上數字化轉型本身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多以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甚至犯各種錯誤,有些錯誤的代價非常大,企業要盡可能避免。
誤區1:數字化轉型是技術驅動的
許多企業認為數字化轉型是技術驅動的,事實并非如此。雖然技術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這不能說明企業只需要正確運用技術,就可以實現數字化轉型。
無論是工業時代、信息化時代,還是數字化時代,變革和發展都是由大量社會需求驅動的,這些需求代表著廣大用戶的利益,也說明了商業的本質是理解用戶。企業若要理解用戶,便需要從用戶角度出發,基于數據洞察用戶,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服務。
那么企業如何洞察用戶呢?它需要將數據應用于研發、生產、營銷等各個環節,完全依賴數據進行智能決策。而這也是數字化轉型的實質。因此,數字化轉型是用戶驅動的。
另外,當用戶體驗到更多個性化服務后,會對企業抱有更高的期待。如果一家企業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那么用戶便會選擇另一家能夠提供服務的企業。
最真實的案例便是銀行,過去大家普遍都會去銀行柜臺辦理業務,但如今,更多人習慣了在手機上辦理某些業務,這便是用戶對銀行的數字化轉型提出了更高要求的表現。如果銀行無法及時滿足用戶需求,將會面臨倒閉風險。這將會促使銀行從用戶角度出發,進行數字化轉型。因此,數字化轉型是用戶驅動的,而不是技術驅動。
面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企業需要對用戶進行分層、分群、分類,為不同的用戶在不同的時間提供不同的產品。做到這一點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尤其是 To C 企業,它們雖無法為海量的客戶提供 1 對 1 服務,但通過數據分析為用戶畫像,可以精準了解用戶的需求,快速為用戶提供相匹配的服務。
這便是企業以用戶為中心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必要性,也是驅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商業的本質是理解用戶,其核心是創造價值、傳遞價值。企業只有深度理解用戶,才能挖掘到商業的核心。
誤區2:數字化轉型就是商業模式的重構
有的企業認為數字化轉型僅是戰略問題,是商業模式的重構,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沒有完整概括數字化轉型的實質。市面上很多理論都在講數字化轉型是什么,其中列舉的例子大多是商業模式的重構,即戰略顛覆,比如滴滴和 Uber 等。
但事實上,除了可以從戰略上顛覆外,還可以通過提升效率和用戶體驗實現轉型。國內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商業模式變革創新的機會大多數被擁有互聯網技術的企業先行進行了各種嘗試。
對于傳統企業來說,從商業模式變革方面入手,成功轉型數字化的機會并不是很多,且企業適不適合從商業模式上變革傳統行業還需要具體分析。另外,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傳統行業能夠變革商業模式的領域都已被顛覆。
很多人認為數字化轉型只適合那些存在商業模式轉變機會的行業。但其實,商業模式變革只是數字化轉型的一種方式。企業如果只考慮依靠商業模式的變革實現效益目標,實現難度較大。因為,有些行業的商業模式已經成熟且沒有可挖掘的空間,這時可以通過提高效率或者提升用戶體驗達到相同的目的。
誤區3:當前盈利尚佳,無須數字化轉型
有些企業認為當前效益很好,暫不需要數字化轉型。還有一些政府機關、高等院校、金融機構認為自身基礎較好,地位牢不可破,不需要費時費力進行數字化轉型。
殊不知,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周期較長的變革潮流,作為一場技術變革勢力,它正在不斷向各個行業滲透,那些變革較慢的企業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處于劣勢。這種情況不僅限于企業,政府機關、高等院校、金融機構也應積極思考數字化轉型的思路及方法,并采取一定的措施。
政府的數字化打造將提高政府民生服務的效率和質量;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變革將為消費者提供 更加便捷的支付體驗及個性化金融產品;高等院校的數字化發展幫助高校研發更加契合學生學習、學校教學的專業課程,培養社會人才。
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長期、浩大的工程,企業及各類機構應早早布局。
誤區4:數字化轉型是領先企業的事情
數字化轉型是為了實現企業的智能化和差異化。智能化是為了建立數字化業務流程,提升用戶體驗,提高服務效率;差異化的目的是利用業務重構與創造新的數據驅動模式給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服務和產品。
從服務客戶和提高產品競爭力的角度來看,數字化轉型和企業規模沒有直接關系,要想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生存下去,就需要改變傳統的管理和營銷思路,數字化轉型是必經之路。
對于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意味著一套數字化優化方法,可以幫助企業調整運營思路,優化渠道和企業管理。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可使組織架構更具創新性,更利于企業發展。
小微企業在面對數字化浪潮時,如果未積極部署戰略并實施,在未來將會落后于競爭對手,甚至退出市場競爭。相反,如果小微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及時把握商機,同時利用企業“船小好調頭”的優勢,快速調整市場方向,可能比大企業反應更快,早一步搶占市場有利位置。
因此,數字化轉型是當前時代企業發展的必備良藥。
誤區5:行業領先企業無須數字化轉型
在一些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企業眼中,數字化轉型并不是它們發展的必經之路。眾多大型企業目前仍采用傳統、落后的生產經營模式,雖然具有資源優勢,但是這種優勢是有限的,且數據資源得不到有效的應用,數據之間存在孤島,雖然目前可以保持公司的正常運營,但也僅限于此,較難突破發展瓶頸。
對于這些企業來說,茍且紅利是一個可把握機會。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龍頭企業擁有更為先進的技術、雄厚的資金、豐富的客戶資源,更了解用戶需要什么樣的服務,而且組織架構清晰,只需要實現效率顛覆便能獲得更多市場機會,鞏固市場領先地位。
在以往標準化的工業時代,企業搶占市場依靠的是擴大生產規模和拓寬銷售渠道。企業依靠這些優勢建立行業壁壘,占領消費市場制高點。但是現在客戶需求“千人千面”,不同的客戶都需要進行個性化的服務。消費市場考驗企業的不再是企業規模,而是企業如何憑借技術和產品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這是目前企業較難攻克的問題。
然而,即使某些大型企業為客戶提供了個性化服務,其實現成本也是相當大的。因此,行業領先的企業也需要向數字化轉型過渡,以較少的成本創造更多的價值,突破企業發展瓶頸,推動企業更好地進行產業升級。
責任編輯:lq6
-
數字化轉型
+關注
關注
0文章
285瀏覽量
925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