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ADC 技術已經在最大采樣率方面達到限制時,示波器廠商如何制造出具有更高采樣率的示波器?追求更高采樣率或許只是想滿足示波器用戶對于“越高越好”的認知,或者用戶認為若要獲得更高的帶寬實時示波器測量效果,實際上可能需要更高的采樣率。但是,若使示波器具有更高的采樣率,并非像選擇具有更高采樣率的現成模數轉換器那樣簡單。
所有主要示波器廠商均采用一種常見的技術,即交叉多個實時 ADC。但是,請不要將此交叉采樣的技術與重復采集技術相混淆,我們將后者稱之為“等效時間”采樣。
圖 1 顯示由兩個 ADC 利用相位延遲采樣技術構成的實時交叉 ADC 系統結構圖。在本例中,ADC 2 一律對 ADC 1 采樣之后的 ? 時鐘周期進行采樣。在每個實時采集周期完成后,示波器的 CPU 或波形處理 ASIC 會對存儲在每個 ADC 采集存儲器中的數據進行檢索,然后交叉樣本以獲得實時的數字化波形,且樣本密度也會翻倍(是采樣率的兩倍)。
具有實時交叉采樣特征的示波器必須遵守兩個要求。一是,若要實現無失真的準確交叉,每個 ADC 的垂直增益、偏移和頻率響應必須嚴格匹配。其二,必須對相位延遲時鐘進行高精度的校準,以滿足 Nyquist 規則二的要求,即等間隔采樣。換句話說,ADC 2 的取樣時鐘必須在樣品 ADC 1 之后精確地延遲 180 度。這兩個條件對于準確交叉都非常重要。但是,為了對因交叉不良而導致的錯誤有更直觀的理解,后文將重點分析僅因相位延遲定時不佳而導致的錯誤。
圖 1:由兩個交叉 ADC 構成的實時采樣系統
圖 2 中所示的定時圖說明,如果兩個交錯的 ADC 相位延遲時鐘系統彼此之間沒有呈現精確的 ? 采樣周期延遲,則交錯采樣會出現定時誤差。此圖顯示了實時數字化的點(紅點)相對于輸入信號進行實際轉換的位置。但是,由于對相位延遲定時校準不理想(紫色波形),這些數字化的點沒有進行等間隔采樣,因此也就違背了 Nyquist 的第二條規則。
當示波器的波形處理引擎對每個 ADC 采集存儲器所存儲的數據進行檢索時,首先會假設每個存儲設備中的采樣數據為等間隔采樣。當您嘗試著對初始輸入信號的形狀進行重建時,示波器 Sin(x)/x 重建濾波器所表示的信號將出現嚴重失真(如圖 3 所示)。
由于輸入信號與示波器取樣時鐘之間的相位關系是隨機的,當您查看重復采集時,實時采集失真(有時稱為“采樣噪聲”)可能會被誤釋為隨機噪聲。但該相位關系也不完全是隨機的,也具有一定的確定性,且與示波器的取樣時鐘直接相關。
圖 2:非等間隔采樣的定時圖
圖 3:該定時圖顯示了因相位延遲定時不佳而造成失真的波形,使用 Sin(x)/x 濾波器對其進行重建
編輯:lyn
-
示波器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6282瀏覽量
185838 -
asic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206瀏覽量
120755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902瀏覽量
21300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