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于電動車領域是個非凡之地,隨著眾多跨國車企紛紛轉型外,也有不少互聯網公司尋求跨界入圍。又一家互聯網企業小米官宣進軍造車領域,小米的官方微博在數分鐘之前也發出消息,稱這是雷軍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創業項目, 愿意押上全部聲譽。
小米集團今日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公司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本集團首席執行官雷軍先生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首席執行官。
對于此次小米正式官宣造車或許并不驚訝,畢竟關于小米的造車傳聞始終不絕于耳,在最近的幾個月里,小米造車的各種新聞滿天飛,股價也隨著漲跌。去年12月,小米集團總辦副主任徐潔云還曾發微博稱,但凡說小米造車的,全是假新聞。
直至今年2月,又有外媒曝出“小米已確定造車,雷軍親自帶隊”的傳聞。彼時,小米集團迅速做出回應稱:“等等看看,暫時沒有”,“晚點等公告”更多信息暫不予回應而此時的這一回答已經有些耐人尋味。
3月25日,又一次被曝出小米正在與長城汽車談判使用其工廠生產汽車。針對這一報道,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表示:“關于此事,我們不予置評”。當天晚間,長城汽車就小米、長城合作造電動車一事發布公告稱新聞報道并不屬實,表示長城并未與小米就新聞報道事宜進行談判。小米集團總辦副主任、原集團公關部總經理徐潔云在微博回應此報道稱:“完全扯淡的假新聞。”然而時隔幾日,小米官方又正式官宣了造車,意味著小米造車終于塵埃落定。而事實上,其在3月25日在許知遠的節目當中就曾暗示,在本周的發布會當中會有一個大的改變,而而對這一改變,小米準備了100億美金。
不過,造車領域并非易事,小米也沒有與其他公司成立合資公司,那么又將如何造車?有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將采用當初做智能手機的路線,將研發重心投入車輛軟件上,而硬件部分和生產則交給供應鏈合作伙伴。若按照早前的消息暗示小米或和長城已達成某種協議,這也意味著長城汽車也將首次實現制造代工服務,知情人預計兩家公司最快將在下周宣布合作計劃。
表面上,小米沒有正式加入造車大軍,但其一直積極布局汽車領域,早在2013年雷軍就表示對電動車領域起了興趣,并前往硅谷拜訪特斯拉的CEO馬斯克。
在小米公司發展期間,公司還申請過眾多關于汽車領域的專利。去年年初,小米關聯公司申請了一個叫“一種變速車檔位自動推薦的方法和裝置”。企查查APP顯示,當前小米關聯公司擁有的與車輛相關的專利共有134件,并且,小米多家關聯公司均將汽車零配件作為經營范圍登記。
同時,雷軍及小米集團做過關于汽車領域企業的投資也接近30家,這也讓雷軍堪稱新能源車領域的明星天使投資人。顯然,雷軍并非在打無準備之戰。
不過,小米也不是第一個進軍造車的互聯網企業。此前,已有阿里與上汽集團、張江高科聯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汽車智己;百度和吉利控股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將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以及吉利汽車集團宣布與騰訊在杭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華為與長安汽車、寧德時代聯合打造智能汽車新品牌等等,所以真正要在造車領域立足仍有很大的挑戰性。
也有業內認為,當下越來越多互聯網企業跨界進入造車行業,一則是因為造車成為當前值得一搏的風口和時代機遇,除了全球在大力推行新能源出現,二則是因為很少有如此規模的資本投入和產出的行業,資本市場對智能電動汽車情緒也在高漲,這也是成為雷軍下定決心的原因,畢竟用雷軍的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恒大健康也因此改名為恒大汽車,每每一個消息的釋放,就帶來新一輪的股價增長。今年年后蔚來,理想,小鵬等多家車企在資本上實現了回調,早前兩日,又傳出蔚來小鵬回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一切的一切都在按照資本導向在走劇本,后上船者都生怕慢了一步而錯過這一場產業變革。
根據小米集團最新披露的2020年財報信息,財報顯示,2020年全年小米營業收入達2458.66億元,同比增長19.45%;稅后利潤達203.13億元,同比增長101.06%。
原文標題:重磅!小米官宣造車,雷軍稱押上全部聲譽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8瀏覽量
232462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7瀏覽量
144941
原文標題:重磅!小米官宣造車,雷軍稱押上全部聲譽
文章出處:【微信號:e700_org,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