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世紀博弈的序幕已經拉開,在半導體業外有圍堵、內有倒逼的形勢下,一切看似按下了“快進鍵”。
集微網消息,一場世紀博弈的序幕已經拉開,在半導體業外有圍堵、內有倒逼的形勢下,一切看似按下了“快進鍵”。
自2020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投票通過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以來,眾多高等學府為響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快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相繼邁出重大步伐。作為我國最重要的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之一,清華大學于2020年10月投票通過設立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2021年4月22日,在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到來之際,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正式成立。
正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勢在必行
19世紀20年代,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經濟體系》中用“踢開梯子”來形容先進國家對后起國家的技術和經濟壓制。這一思路可詮釋今日的芯片之戰。
美作為芯片技術的發源地,主導著游戲規則的制定,其他玩家只能唯其馬首是瞻。因此無論聽上去多么霸道和荒謬,美國在芯片領域的各種“制裁”和“禁令”總是屢試不爽。
當下擺在中國IC業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在可持續“造芯”的基礎上,逐步贏得在全球產業分工制衡的能力,并搶先布局未來?顯然,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和培養本土IC業人才是根本,人才是解決我國集成電路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關鍵,是產業創新的第一要素,而這將是一個長期持續的工程。
一個顯見的事實是,目前我國集成電路人才嚴重短缺,據預計,到2020年前后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需求規模約為72萬人,當前人才缺口在20萬人以上。而且,不僅缺少復合型創新人才和骨干技術人才,更缺少領軍人才。
隨著摩爾定律進入極限,半導體業進入到一個依靠新材料、新封裝工藝、新架構等創新來取得競爭優勢的發展階段,在大國博弈業已進入到“芯片持久戰”之際,集成電路學科建設亦要“升級”與時俱進。而傳統集成電路作為二級學科的“體量”已難以適應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需要。在“晉級”為一級學科之后,才能夠將集成電路知識體系化和系統化,也才有利于集成電路技術的創新發展和創新人才培養。
有學者直言,這相當于從一個“縣”(二級學科)升級為一個“市”(一級學科),無論是科研經費、師資配比、專項申請、招生名額等都是按照一級學科進行配置的,以往在這些方面受到諸多限制的問題將大為改觀。在成為一級學科后,也可根據產業需求設置更為垂直的二級學科,靈活對接價值需求。
而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的率先垂范可謂眾望所歸。
實力作證,清華大學在半導體業的積淀深厚,成就斐然。自1956年設立電介質及半導體專業,清華大學在我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上始終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據統計,該校迄今在集成電路領域已累計培養本科生4000人以上、碩士生3000人以上、博士生500人以上,近五年超七成畢業生進入了集成電路產業和科研一線。
據統計,由畢業于清華大學的校友創立的較為知名的芯片公司多達27家。2019年中國IC設計前十強中,“清華系”芯片公司就占據4個席位。這些企業從國家大基金和A股融資超千億元,締造出超過6000億元市值的清華芯片圈。
兩大主線
作為我國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的理念與目標與清華大學一貫的情懷與擔當相匹配,致力于破解當前“卡脖子”難題,同時讓未來不再被“卡脖子”。
體現在實施方面,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的兩大主線是學科交叉、產教融合。
有集成電路學院老師提到,因集成電路學科以物理、化學、材料等學科為基礎,涉及電子信息、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和機械工程等相關工程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具備深厚的理論背景和鮮明的工程特點。因而,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將發揮所長,重視基礎知識和交叉學科知識的理論培養,將與相關院系成立交叉研究中心,比如EDA與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與材料等,探索“1+N”聯合機制,進行交叉性的關鍵技術培養,實現完整覆蓋產業鏈的人才培養和科研攻關體系。
針對半導體業大學生能力和企業真正所需人才之間存在斷層、不對口不匹配的頑疾,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也在拓展產教融合的新模式。關于產教融合模式,清華大學將著力在基礎性研究方面做一些引領性的探索,并將聯合產業鏈相關領域的頭部企業,通過聯合培養、共建實習基地、聯合開發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產教融合。
對應于人才培養方面,據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吳華強介紹,將以高層次型研究生與博士人才培養為主,設立工學和工程學位,同時還將融合開展專項型人才培養工作。其中,研究生將有一年時間在優秀企業實習的機會,讓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有機結合。
更重要的是,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的建設內容將緊扣“卡脖子”環節,致力于解決EDA、可重構計算、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等核心問題。
集成電路人才強,集成電路產業才強。集成電路人才質量決定了集成電路產業在全球的地位,隨著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的成立,可以預見,這座全球一流學府必將進一步融合相關優勢學科,圍繞集成電路核心技術攻關創新,加快集成電路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為填補我國芯片人才缺口,助力中國“芯”突破做出更大貢獻。
需要意識到的是,中美科技競爭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無論是科技博弈、人才競爭還是金融競爭,各方面的競爭絕對不是三五年就能見分曉的,這是一個關乎未來我國能走多遠、能站到多高位置上的一個極其長遠的戰略,亦將是未來的常態。
套用梁啟超先生“少年強則國強”的話,在高科技實力代表著國力的“芯”時代,IC人才強則國強。
責任編輯:lq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340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2文章
11624瀏覽量
363201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9瀏覽量
222703
原文標題:【芯觀點】破解IC高端人才短缺之痛 清華“芯片學院”探索新范式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eb0fee55925b,微信公眾號:半導體投資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全球首個芯片設計開源大模型SemiKong正式發布
京東方與奇瑞攜手共建智能座艙新紀元
蘋果已拉開2025年主要操作系統升級的序幕
MWC上海2024亮點 ST創新科技帶來一場視覺震撼與智慧啟迪的盛宴
![MWC上海2024亮點 ST創新科技帶來<b class='flag-5'>一場</b>視覺震撼與智慧啟迪的盛宴](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4/71/wKgaomZ84siAa_JfAAAg3pfaXgk492.jpg)
中國石油、中國移動、華為、科大訊飛將共建昆侖大模型
鐳拓激光切管機:點亮管道行業的新星
![鐳拓激光<b class='flag-5'>切</b>管機:點亮管道行業的新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C6/wKgZomZEZN2AcglzAADUCGXqEso154.png)
IOTE 2024上海物聯網展順利閉幕,一座城市與一場展會的雙向加速
![IOTE 2024上海物聯網展順利閉幕,<b class='flag-5'>一</b>座城市與<b class='flag-5'>一場</b>展會的雙向加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0/EE/wKgZomY40HSAAYcJAAIyeI_pyis397.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