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檬骨新材料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浙大歷時十年自主研發“反導系統”國內閉環腦機接口獲重大進展

hl5C_deeptechch ? 來源:DeepTech深科技 ? 作者:DeepTech深科技 ? 2021-06-22 11:54 ? 次閱讀

大多數癲癇患者發病時,會突然大喊一聲,隨即摔倒口吐白沫,并全身抽搐,大約 10 - 20 秒之后會發生痙攣。

癲癇病經常性發作會導致智能記憶力等下降,全國約 1000 萬 癲癇患者中,難治性癲癇占 20% - 30%,藥物治療、迷走神經刺激等傳統治療方法不佳的情況下,患者備受病痛折磨。

近日,由浙江大學腦機接口團隊自主研發的首款閉環腦機接口神經刺激系統 —— 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 Epilcure ,使癲癇患者燃起了 “重生” 的希望。

據了解,該團隊自主研發的閉環腦機接口神經刺激器,與傳統癲癇灶切除療法相比,最大的特點是 “精準預測” 和 “閉環調控”,同時兼備不開顱、自動預警等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這款閉環腦機接口神經刺激系統在全球范圍內有極大的競爭力,就產品的使用壽命而言,該款神經刺激系統可達 10 年以上,而美國通過 FDA 審批的同款產品使用壽命只有 2 - 3 年。

“反導系統” 植入患者大腦,從每天24小時刺激如今只需5分鐘

迄今為止,國內已經有兩例癲癇患者在大腦中植入 “反導系統”。

首例植入閉環神經刺激器的患者是一位 33 歲的女性,該患者具有長達 19 年的癲癇病史,平均每 1.5 天癲癇就會發作一次。

該癲癇患者做完 Epilcure 植入手術后效果明顯,各項體征指標正常,已于4月 19 日順利出院。

朱君明向 DeepTech 表示,Epilcure 之所以被成為 “反導系統”,是因為它的作用原理與反導系統類似。

Epilcure 可以實時監測并識別癲癇患者腦電,系統中的芯片一旦識別到癲癇發作,便會產生電刺激。

這就像一個反導系統,當監測到有導彈發射過來之時,自動激活的脈沖發生器會發射另一枚 “導彈” 將其 “摧毀”,對癲癇產生的異常導電進行抑制。

Epilcure 的治療效果在第二例患者身上有更好的體現。

第二例患者是一位 15 歲的中學生,上學期間每月都會有 3 - 4 次的抽搐摔倒發作,還有每天 5 - 7 次一側上肢抽搐發作。每當癲癇大發作時,就會全身抽搐并且摔倒。老師和父母都很擔心,后來被迫結束了其讀書生涯。

在做完 Epilcure 臨床手術之后,該患者如此頻繁的發病率就消失了。

“手術后,他由之前每天5-7次手抽搐變成了手輕微麻木,并且病情發作間隔時間很短,不超過1秒鐘抽搐就消失了。該患者日常生活逐漸回到了正軌,現在又可以繼續上學了。” 朱君明告訴 DeepTech。

朱君明告訴 DeepTech ,癲癇的常規病治療方法首先是吃藥,對于難治性癲癇,一部分可以通過迷走神經刺激等手段來治療。

這種治療方式需要以 1 - 3 mA 、20 HZ、150 - 200 的脈寬對患者迷走神經進行 24 小時持續刺激。

這種治療方法點是一種開環式的刺激,患者癲癇發作時需要刺激,不發作時也需要刺激,長期以往患者就容易耐受,并且會有一定副作用。

如果有雙側海馬硬化或者癲癇位于運動中樞,傳統切除式治療方式就起不到作用了。

閉環腦機接口神經刺激系統的推出,對難治性癲癇診治領域是革命性的。美國長達 9 年的驗證,其療效優于迷走神經刺激、 DBS 等其他神經調控手段。

“與 24 時不斷刺激的迷走神經刺激療法相比,Epilcure 每天刺激時間不足 5 分鐘,在耗電量、反應靈敏程度及其他各方面的效果更加,這是 Epilcure 在癲癇臨床應用中最大的亮點。” 朱君明說。

他表示,6 月 23 日即將進行 Epilcure 第三例手術。該患者也具備發病頻率高、影響工作和生活的共性。

目前,本次手術將對患者丘腦前核進行閉環刺激,希望為該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

Epilcure 使用壽命長達 10 年之上,優勢遠勝美國同類產品

目前,市場上的腦機接口神經刺激系統無法直接充電,能與 Epilcure 相媲美的美國閉環神經刺激器采用的是 “埋入式電池”。

據悉,這是唯一一款通過 FDA 審批的美國閉環神經刺激器,該款神經刺激器需要更換電池續航,平均壽命僅有 2 - 3 年。

Epilcure 的優勢是續航方面采用無線充電方式,充電2小時即可使用 1 周左右,使用壽命在10年以上。該團隊研發的 Epilcure 一個相當于 2 - 3 個美國閉環神經刺激器。

談及自主研發閉環腦機接口神經刺激系統的原因,朱君明提到了 “兩個機緣”。

第一,浙江大學在合并之后,潘云鶴校長希望將浙江大學醫學領域的研究躋身國際一流。

擺在他們面前的難題是,單純做基礎研究根本無法與國際一流高校競爭,經過激烈的討論之后,大家把目光移向了學科交叉,將計算機、信息自動化、醫學等結合起來成立了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

帶著浙江大學和潘云鶴校長的期許,浙江大學在 2006 年成立了腦機接口研究團隊,將方向瞄準 “腦機接口”。

第二,2010 年,發現一款植入腦機接口神經刺激產品還未上市,朱君明認為該產品在未來有很大潛力。回國之后,他開始潛心研究如何將 Epilcure 應用于臨床。之后,接連獲得國家 863 計劃、浙江省重大專項、浙江省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支持。

功夫不負有心人,該團隊潛心專研 10 余年,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實現了由技術到產品,再到臨床應用的轉化。

這款自主研發的腦機接口,彌補了癲癇患者雙側海馬硬化等無法通過傳統手術切除病灶的治療空白,對推動難治性癲癇臨床疾病的治療具有重大意義。

更高效更精準刺激,積極探索Epilcure 應用延展性

世上沒有完美的產品,一項新的醫療產品問世總有它的 AB 面。Epilcure 的優勢顯而易見。但是,也會有部分患者擔心,Epilcure 是否有潛在的風險或者隱患?

“將閉環腦機接口神經刺激器植入癲癇患者大腦,簡單來說,就是在患者大腦內放一個電極,發生并發癥的幾率小于 1%。” 朱君明說。

他表示,從目前兩例患者后期臨床檢測情況來看,手術效果令人滿意。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比如說導線段落硬件故障,但現在將刺激器放在頭部,發生風險的幾率就會明顯減少。

那么,患者是否會產生排異反應呢?朱君明認為,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早期,由于該刺激器使用的鈦合金材質,性質比較穩定,出現排異反應的幾率比較小。

對于 Epilcure 未來發展的提升的空間,朱君明團隊認為有如下兩點:

第一,能耗更低、體積更小。目前,該閉環刺激器的采樣率僅有 500 HZ,他們希望記錄更高頻率腦電的同時耗更低,雖然 Epilcure 的體積(52 mm*28 mm*6.5 mm)比美國的小,但該團隊希望,未來它的體積更小、重量更輕。

第二,效率更高、更精準。從臨床醫學的角度,Epilcure 目前只有 2 根電極 4 個觸點,朱君明團隊希望未來能達到 16 - 32 個觸點,以更精準地預測。該團隊目前初步證明 Epilcure 對癲癇發作的預警識別時間為 0.6s,這比美國的預警時間更快。

朱君明認為,對于一項新的研發成果,如何利用芯片更好更精準地預警癲癇疾病發作,需要采集大量的顱內腦電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再不斷調整。

這款設備可以無線調節患者的各種刺激參數、預警識別軟件不斷地更新,Epilcure 還有許多環節值得進一步優化。

“理論上,目前 Epilcure 是專門為癲癇領域設計的,未來有可能對其他神經疾病的調控治療有幫助。” 朱君明說。

鑒于閉環腦機接口神經刺激器前期的理論、實驗、數據比較成熟,也適合于臨床應用。目前,商業轉化團隊正在籌劃 Epilcure 大規模臨床試驗。

在市場拓展方面,該團隊計劃以浙江為核心,當前先聯系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醫院做試點,然后向全國范圍輻射。

編輯:jq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

    文章

    51192

    瀏覽量

    427300
  • 脈沖發生器
    +關注

    關注

    5

    文章

    178

    瀏覽量

    34278
  • 無線充電
    +關注

    關注

    1295

    文章

    3284

    瀏覽量

    317137
  • 刺激器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1

    瀏覽量

    7392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

    文章

    10679

    瀏覽量

    131339

原文標題:浙大歷時十年自主研發,即將為第三例癲癇患者植入“反導系統”,國內閉環腦機接口獲重大進展|專訪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接口重大進展,AI模仿讓患者發聲!上游芯片技術也在不斷研發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近日,接口技術又取得重大進展,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健康中心開發出一款新型
    的頭像 發表于 08-17 00:03 ?7444次閱讀
    <b class='flag-5'>腦</b><b class='flag-5'>機</b><b class='flag-5'>接口重大進展</b>,AI模仿讓患者發聲!上游芯片技術也在不斷<b class='flag-5'>研發</b>

    特斯拉4680電池生產線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特斯拉在電動汽車領域再傳捷報。2 月 3 日,特斯拉在其 2024 第四季度更新信中透露,公司自研的 4680 電池生產線已取得重大進展,產能達到每周可支持超過 2500 輛
    的頭像 發表于 02-05 14:24 ?326次閱讀

    易控智駕入選2024煤礦智能化重大進展

    近日,由《智能礦山》《煤炭科學技術》雜志共同主辦,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易控智駕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的“2024煤礦智能化重大進展發布會暨技術經驗交流會”在北京召開。
    的頭像 發表于 01-20 09:28 ?239次閱讀

    重大突破!優刻得×虎科技接口臨床試驗取得新進展

    在全球醫療科技的前沿,優刻得攜手戰略合作伙伴上海虎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虎科技”),共同見證了醫療創新的歷史性時刻。虎科技自主研發的25
    的頭像 發表于 01-03 16:57 ?864次閱讀
    <b class='flag-5'>重大</b>突破!優刻得×<b class='flag-5'>腦</b>虎科技<b class='flag-5'>腦</b><b class='flag-5'>機</b><b class='flag-5'>接口</b>臨床試驗取得新<b class='flag-5'>進展</b>

    成都華微亮相第二屆接口大會

    日前,第二屆接口大會在武漢市成功舉辦。本次大會以“互聯·共創未來”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1500余位醫學科學、腦科學、
    的頭像 發表于 11-27 11:06 ?384次閱讀

    美國研發出創新接口(BCI)技術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健康中心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突破,他們成功研發出一款創新接口(BCI)技術,該技術能將大腦信號高效轉化為清晰語音,準
    的頭像 發表于 08-16 14:59 ?444次閱讀

    Inbrain Neuroelectronics引領接口新紀:石墨烯芯片即將在英國人體測試

    7月22日,創新科技公司Inbrain Neuroelectronics宣布了一項革命性的進展,他們正積極試驗采用石墨烯芯片的接口(BCI)技術,并計劃于今年夏天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的頭像 發表于 07-22 16:10 ?610次閱讀

    接口再“進化”!我國研制成功全球首個可開源的“片上-接口”智能交互系統MetaBOC

    接口
    北京中科同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4年06月27日 09:27:45

    面向閉環接口的柔性高密度微電極陣列綜述

    柔性高密度微電極陣列(HDMEA)已成為閉環接口(BMI)的關鍵組件,為記錄、刺激提供高分辨率功能。
    的頭像 發表于 05-07 14:53 ?1080次閱讀
    面向<b class='flag-5'>閉環</b><b class='flag-5'>腦</b><b class='flag-5'>機</b><b class='flag-5'>接口</b>的柔性高密度微電極陣列綜述

    基于1024通道柔性微絲電極的“北二號”智能接口系統正式發布

    4月25日上午,2024中關村論壇正式開幕,北京腦科學與類研究所(“北京所”)通過論壇發布接口、基因治療、研究技術等一系列最新研究成
    的頭像 發表于 04-29 11:10 ?927次閱讀

    高德紅外自主研發6.5萬通道雙向接口芯片

    黃立直接持股60%的衷華已經在接口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如研發的“植入式
    的頭像 發表于 03-11 15:07 ?3263次閱讀

    國內接口研究再迎新進展!微美全息(WIMI.US)斬獲V-BCI技術專利助力科技騰飛!

    接口(BCI)技術研發及應用落地再迎新進展。近期,首都宣武醫院團隊與清華大學醫學院團隊共同對外宣布,通過植入式硬膜外電極
    的頭像 發表于 03-05 10:25 ?552次閱讀

    泰凌微電子、谷歌與和眾科技的Matter聯合項目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Telink(泰凌微電子)、Google(谷歌)、HooRii Technology(和眾科技)共同參與的Matter聯合項目宣布取得重大進展。在單臺MatterOTBR設備下,成功掛載了超過100臺Matter over Thread設備,這一數字相較于之前的限制有了巨大的提升。
    的頭像 發表于 02-26 09:27 ?996次閱讀

    接口,帶火傳感器

    來源:芯傳感,謝謝 編輯:感知芯視界 此前,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宣布,人類首次實現接口(Neuralink)芯片植入,植入者恢復良好,引發了媒體重點關注。2月2日,科技部官方網站公布我國首部
    的頭像 發表于 02-21 09:54 ?504次閱讀

    我國發布首部《接口研究倫理準則》

    接口是一種新穎的交叉技術,能夠在大腦與外部設備間創建信息通道,實現他們的直接信息交換。其過程為記錄顱內或外的大腦神經活動,使用機器學習模型破譯神經活動中的信息如主觀意圖,然后以之
    的頭像 發表于 02-18 14:20 ?754次閱讀
    百家乐官网能破解| 闲和庄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赌场百家乐官网赌场| 乐昌市| 大发888娱乐免费试玩| 老钱庄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投注方法网| 百家乐连黑记录| 大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云鼎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华克山庄| 澳门娱乐城官网| 大发888体育网| 明溪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鸿盛博娱乐| 虹乐棋牌是真的吗| 青鹏棋牌官网下载| 六合彩曾道人| 大发888娱乐游戏| 顶旺亚洲| 博彩太阳城| 柳州市| 新濠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开户送18元| 大发888娱乐真钱游戏下载| 玩百家乐上高尔夫娱乐场| 二八杠规则| 六合彩脑筋急转弯| 黄平县| 什么百家乐官网平注法| 百家乐官网破解辅助| 帝王百家乐官网新足球平台| 网上百家乐官网赌博犯法吗| 视频百家乐官网代理| 真人百家乐官网蓝盾赌场娱乐网规则 | 大世界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赌博百家乐下载| 钱隆百家乐破解版| 威尼斯人娱乐场 澳门赌场| 凌龙棋牌官方下载| 皇冠足球现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