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網關協議(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是AS之間使用的路由協議,最初于1982年由BBN技術公司的EricC.Rosen及DavidL.Mills提出。是一個在自治系統網絡中兩個鄰近的網關主機(每個都有它們自己的路由)間交換路由信息的協議。EGP常常被用來在英特網的兩個主機間交換路由表信息。由于EGP存在很多的局限性,IETF邊界網關協議工作組制定了標準的邊界網關協議(BGP),當前被廣泛使用。
BGP 協議的特點
BGP 協議交換路由信息的結點數量級是自治系統數的量級,這要比這些自治系統中的網絡數少很多。
每一個自治系統中 BGP 發言人(或邊界路由器)的數目是很少的。這樣就使得自治系統之間的路由選擇不致過分復雜。 (AS之間的路由選擇在OSPF下不復雜)
BGP 支持 CIDR,因此 BGP 的路由表也就應當包括目的網絡前綴、下一跳路由器,以及到達該目的網絡所要經過的各個自治系統序列。
在 BGP 剛剛運行時,BGP 的鄰站是交換整個的 BGP 路由表。但以后只需要在發生變化時更新有變化的部分。這樣做對節省網絡帶寬和減少路由器的處理開銷都有好處。
EGP強制在非核心網關之間交流路由信息。EGP的作用有哪些:
1. 支持鄰站獲取機制,即允許一個路由器請求另一個路由器同意交換可達路由信息。
2. 路由器持續測試其EGP鄰站是否有響應。
3. EGP鄰站周期性地傳送路由更新報文來交換網絡可達路由信息。
整合自:CSDN、百度百科、百度知道
編輯:jq
-
網關
+關注
關注
9文章
4586瀏覽量
51493 -
主機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10瀏覽量
35308 -
路由器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744瀏覽量
114473 -
IETF標準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16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