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看見過站在風口上披荊斬棘的頭部企業,也見識了頂尖半導體大廠的兼容并蓄,了解了頂尖晶圓廠如何把控全產業鏈。但那些沉寂在洶涌之下的暗流,卻并沒有被太多人知曉,所以,這次我們來聊聊一家正處于轉型的小模組廠。
說來也巧,前段時間正好想要了解當前國內的5G發展現狀,欲尋找一家相關企業進行拜訪,這時有同事說正好有一家曾經是2G、3G時代國內領先的模組廠商,可以去問問他們對于如今5G的看法。我想了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當前的技術,也未嘗不可,因此欣然前往。
找到這家公司并不容易,近兩年剛搬到了一處遠離地鐵口的科技園中。因此下了地鐵后,還需要坐上半個小時的公交,最終再步行20分鐘,穿過了一片磚瓦搭建的平房,才在一個拐角找到了這座科技園區。
從2G、3G時代的模組領先者 到撤離市場
這次是公司的市場總監接待我們,為了方便我們暫且稱呼其為R總。R總很熱情的進行了迎接,不過才剛坐下,R總便說到,公司目前主要目標已經不在通信模組產品上了,如果想要了解5G市場的話,可能提供不了太多的信息。
這時連固有的寒暄環節還沒開始,聽到R總如此說,場面頓時有些尷尬,但考慮到好不容易才跋山涉水來到這里,不可能說立馬就走。因此還不如多聊聊,知曉一些當前的行業信息也不錯。
所以順著話問R總,那么公司目前重點市場是在哪呢?R總表示,公司重點已經轉移到物聯網設備上,為客戶做無線通訊系統及終端解決方案,比如安防監控、4G對講設備等,模組業務僅占公司總業務的四分之一。
據了解,此前公司在2G、3G時代,是國內模組市場中的領軍者,但如今到了5G時代,為何不在通信模組市場中繼續發力了呢?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量首次突破1億,其中5G模組增速最快,同比漲幅達到800%,并且5G模組的平均售價也首次降至150美元以內。
R總沒有正面回應這個問題,公司從模組市場撤離的主要原因是模組市場利潤太透明了,或者說大多數硬件市場的利潤都太過透明,對于公司而言沒有太多的成長空間,轉型到物聯網終端設備方案市場可以擁有更高的利潤率。
模組市場的利潤確實不高,以行業龍頭移遠為例,據移遠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1-6月份營收達43.16億元,同比增長72.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3億元,同比增長91.61%。利潤的大幅增長也得益于5G與Cat 1的發展,即便如此也可以看出,與IC設計市場相比,模組市場的利潤并不算太高。
不過在前幾年,市場內的一些玩家開始互相拉低產品價格,大打價格戰,將通信模組產品的利潤進一步攤薄。或許對于大企業而言,依靠性能與體量的優勢,可以不懼行業中的價格戰玩法,但對于一些腰部與尾部的企業而言,這就是公司無法承受之重。
對于5G市場,R總表示,目前公司完全沒有相關產品,也不準備短期內進入。因為還未發現5G有明確的應用場景,許多場景目前的4G已經能夠滿足,因此專注于4G就足夠了,更何況5G模組的成本并不低。
盡管R總沒有明說,但與頭部企業相比,如今的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的試錯成本,貿然選擇成本高企的5G模組,一旦無法得到市場認可對于他們而言將是致命的打擊。小公司只能在成熟市場中尋找機會,但成熟市場本身就意味著已經沒有太多機會,這就是矛盾。
大企業才談危機,小企業大多自保
或許感到這個話題繼續聊下去會有些沉重,我急忙換了個方向,問到:“R總,今年來半導體芯片市場存在普遍的缺貨漲價態勢,不過這也讓許多公司營收得到較大的漲幅,不知道對于貴司有何影響?”
今年以來對于整個行業的確造成了深遠的影響,R總沒有正面回答今年的市場行情是否讓公司的業績大漲,反而表示盡管公司已經將業務重心轉向設計服務與方案上,但今年的缺貨仍然對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我有些疑惑,如今市場中半導體器件普遍缺貨漲價,按照道理企業也可以相應的調漲價格,相信下游企業都會予以充分的理解,為何企業還會有一定的損失呢?
R總表示,目前公司轉型到做物聯網終端設備服務業務只有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因此客戶大多只是一些小廠商,此次的缺貨漲價對于大廠而言無疑是危機中蘊含著機遇,但對于小企業而言,大多情況下只有危險。
或許我們經常在新聞中看到不少半導體芯片廠商在今年的市場中,業績不斷上升,但能夠被新聞報道的企業大多并不算小廠了。
還記得今年早些時間,曾報道過市場中不少工廠由于缺少相關半導體器件,被迫停工或者減產,甚至連許多大型的車企都因為缺少汽車芯片而停產,那么小企業的情況顯然更加糟糕。
并且由于芯片成本的快速上漲,讓企業的產品成本也在快速上升,但問題在于,終端市場的客戶對于價格非常敏感,一旦產品漲價,銷量必然下滑,這也讓終端廠商不敢貿然漲價。元器件價格上漲,但下游價格很難上調,因此干脆就不生產了。
前段時間行業內有一個笑話,某半導體企業開除了他們的月度銷售冠軍,理由是接單太多,造成企業大量虧損。這對于我們而言是一個笑話,不過對于這些身處其中的企業而言,確是正在經歷的現狀。
走向物聯網終端方案商之路
意識到這個話題似乎也比較沉重,但好奇心驅使著我向R總進一步提問:“目前公司有多少人,公司轉型的下一步該如何發展?”
R總的神情輕松了一些,隨即回應到:“目前公司員工將近90人,不過在年初時員工數量僅為50人左右,今年我們人員擴充了近一倍。”
“是公司獲得了新的融資嗎?明年還會繼續擴張嗎?”
R總搖了搖頭,表示明年應該不會繼續像今年一樣擴大招聘規模了,公司人員數量基本會保持在這個水平。而且今年的人員招聘,主要也是為了公司的幾個新的戰略方向做準備,一個是做好本身的物聯網終端設備設計方案,另一個是建設自己的云平臺。
有趣的是,R總并沒有回答公司是否拿到了新的投資,不過從公開的信息中可以看到,上一次該公司拿到投資還是在2018年。那么如今招聘許多新員工,加上創立新的業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這樣來看,這家公司雖然沒有投入到5G賽道當中,卻仍然在不斷的嘗試對新業務的拓展。
不過這里有個問題,如今市場中已經有非常多的云平臺,為了公司還要自己建設獨立的云平臺。對此,R總表示,這是為了給客戶提供完整的服務,如果公司為客戶做了相應的定制化服務,但沒有云平臺的話,只能將數據放在市場中的其他云平臺當中,顯然是不太方便的。對于R總的說法,我也無法給出什么評價,這種業務模式只有交給市場才能檢驗其真實的效果。
“那么公司是否有計劃向海外發展?”我繼續問到,因為目前全球仍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中國是復工復產較高的地區,所以也是相關企業向海外進發的良機。
“有的!”R總給了肯定的回復,“不過目前暫時只能專注于國內市場。”沒有等我再次提問,R總便說到,主要原因在于國外仍然還處于疫情期間,大多時候還出不去,即便國外有相應的需求,也無法提供太多的支持。
不過對于未來公司的計劃,R總表示,會重點發展海外市場,計劃在2年內將海外市場業務發展到與國內規模相當的程度。
聊了這么多,似乎話題有些越跑越遠,意識到這一點,我也適時的與R總說了再見。沒有繼續追問,如果這家公司從模組市場轉型失敗會怎樣,可能R總也不知道問題的答案。
當然,最后還有一個問題,作為2G、3G時代通信模組市場的領先者,為何如今卻從模組市場中撤離了?要知道這家公司創立的時間甚至比如今模組龍頭移遠還要早,但沒有抓住時代的機遇,未及時進入5G市場,一步慢步步慢,市場中強者恒強,讓這位昔日模組市場的領先企業,只能轉戰物聯網終端方案市場,期待有一天能再創輝煌。
說來也巧,前段時間正好想要了解當前國內的5G發展現狀,欲尋找一家相關企業進行拜訪,這時有同事說正好有一家曾經是2G、3G時代國內領先的模組廠商,可以去問問他們對于如今5G的看法。我想了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當前的技術,也未嘗不可,因此欣然前往。
找到這家公司并不容易,近兩年剛搬到了一處遠離地鐵口的科技園中。因此下了地鐵后,還需要坐上半個小時的公交,最終再步行20分鐘,穿過了一片磚瓦搭建的平房,才在一個拐角找到了這座科技園區。
從2G、3G時代的模組領先者 到撤離市場
這次是公司的市場總監接待我們,為了方便我們暫且稱呼其為R總。R總很熱情的進行了迎接,不過才剛坐下,R總便說到,公司目前主要目標已經不在通信模組產品上了,如果想要了解5G市場的話,可能提供不了太多的信息。
這時連固有的寒暄環節還沒開始,聽到R總如此說,場面頓時有些尷尬,但考慮到好不容易才跋山涉水來到這里,不可能說立馬就走。因此還不如多聊聊,知曉一些當前的行業信息也不錯。
所以順著話問R總,那么公司目前重點市場是在哪呢?R總表示,公司重點已經轉移到物聯網設備上,為客戶做無線通訊系統及終端解決方案,比如安防監控、4G對講設備等,模組業務僅占公司總業務的四分之一。
據了解,此前公司在2G、3G時代,是國內模組市場中的領軍者,但如今到了5G時代,為何不在通信模組市場中繼續發力了呢?據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量首次突破1億,其中5G模組增速最快,同比漲幅達到800%,并且5G模組的平均售價也首次降至150美元以內。
R總沒有正面回應這個問題,公司從模組市場撤離的主要原因是模組市場利潤太透明了,或者說大多數硬件市場的利潤都太過透明,對于公司而言沒有太多的成長空間,轉型到物聯網終端設備方案市場可以擁有更高的利潤率。
模組市場的利潤確實不高,以行業龍頭移遠為例,據移遠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1-6月份營收達43.16億元,同比增長72.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3億元,同比增長91.61%。利潤的大幅增長也得益于5G與Cat 1的發展,即便如此也可以看出,與IC設計市場相比,模組市場的利潤并不算太高。
不過在前幾年,市場內的一些玩家開始互相拉低產品價格,大打價格戰,將通信模組產品的利潤進一步攤薄。或許對于大企業而言,依靠性能與體量的優勢,可以不懼行業中的價格戰玩法,但對于一些腰部與尾部的企業而言,這就是公司無法承受之重。
對于5G市場,R總表示,目前公司完全沒有相關產品,也不準備短期內進入。因為還未發現5G有明確的應用場景,許多場景目前的4G已經能夠滿足,因此專注于4G就足夠了,更何況5G模組的成本并不低。
盡管R總沒有明說,但與頭部企業相比,如今的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的試錯成本,貿然選擇成本高企的5G模組,一旦無法得到市場認可對于他們而言將是致命的打擊。小公司只能在成熟市場中尋找機會,但成熟市場本身就意味著已經沒有太多機會,這就是矛盾。
大企業才談危機,小企業大多自保
或許感到這個話題繼續聊下去會有些沉重,我急忙換了個方向,問到:“R總,今年來半導體芯片市場存在普遍的缺貨漲價態勢,不過這也讓許多公司營收得到較大的漲幅,不知道對于貴司有何影響?”
今年以來對于整個行業的確造成了深遠的影響,R總沒有正面回答今年的市場行情是否讓公司的業績大漲,反而表示盡管公司已經將業務重心轉向設計服務與方案上,但今年的缺貨仍然對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我有些疑惑,如今市場中半導體器件普遍缺貨漲價,按照道理企業也可以相應的調漲價格,相信下游企業都會予以充分的理解,為何企業還會有一定的損失呢?
R總表示,目前公司轉型到做物聯網終端設備服務業務只有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因此客戶大多只是一些小廠商,此次的缺貨漲價對于大廠而言無疑是危機中蘊含著機遇,但對于小企業而言,大多情況下只有危險。
或許我們經常在新聞中看到不少半導體芯片廠商在今年的市場中,業績不斷上升,但能夠被新聞報道的企業大多并不算小廠了。
還記得今年早些時間,曾報道過市場中不少工廠由于缺少相關半導體器件,被迫停工或者減產,甚至連許多大型的車企都因為缺少汽車芯片而停產,那么小企業的情況顯然更加糟糕。
并且由于芯片成本的快速上漲,讓企業的產品成本也在快速上升,但問題在于,終端市場的客戶對于價格非常敏感,一旦產品漲價,銷量必然下滑,這也讓終端廠商不敢貿然漲價。元器件價格上漲,但下游價格很難上調,因此干脆就不生產了。
前段時間行業內有一個笑話,某半導體企業開除了他們的月度銷售冠軍,理由是接單太多,造成企業大量虧損。這對于我們而言是一個笑話,不過對于這些身處其中的企業而言,確是正在經歷的現狀。
走向物聯網終端方案商之路
意識到這個話題似乎也比較沉重,但好奇心驅使著我向R總進一步提問:“目前公司有多少人,公司轉型的下一步該如何發展?”
R總的神情輕松了一些,隨即回應到:“目前公司員工將近90人,不過在年初時員工數量僅為50人左右,今年我們人員擴充了近一倍。”
“是公司獲得了新的融資嗎?明年還會繼續擴張嗎?”
R總搖了搖頭,表示明年應該不會繼續像今年一樣擴大招聘規模了,公司人員數量基本會保持在這個水平。而且今年的人員招聘,主要也是為了公司的幾個新的戰略方向做準備,一個是做好本身的物聯網終端設備設計方案,另一個是建設自己的云平臺。
有趣的是,R總并沒有回答公司是否拿到了新的投資,不過從公開的信息中可以看到,上一次該公司拿到投資還是在2018年。那么如今招聘許多新員工,加上創立新的業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這樣來看,這家公司雖然沒有投入到5G賽道當中,卻仍然在不斷的嘗試對新業務的拓展。
不過這里有個問題,如今市場中已經有非常多的云平臺,為了公司還要自己建設獨立的云平臺。對此,R總表示,這是為了給客戶提供完整的服務,如果公司為客戶做了相應的定制化服務,但沒有云平臺的話,只能將數據放在市場中的其他云平臺當中,顯然是不太方便的。對于R總的說法,我也無法給出什么評價,這種業務模式只有交給市場才能檢驗其真實的效果。
“那么公司是否有計劃向海外發展?”我繼續問到,因為目前全球仍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中國是復工復產較高的地區,所以也是相關企業向海外進發的良機。
“有的!”R總給了肯定的回復,“不過目前暫時只能專注于國內市場。”沒有等我再次提問,R總便說到,主要原因在于國外仍然還處于疫情期間,大多時候還出不去,即便國外有相應的需求,也無法提供太多的支持。
不過對于未來公司的計劃,R總表示,會重點發展海外市場,計劃在2年內將海外市場業務發展到與國內規模相當的程度。
聊了這么多,似乎話題有些越跑越遠,意識到這一點,我也適時的與R總說了再見。沒有繼續追問,如果這家公司從模組市場轉型失敗會怎樣,可能R總也不知道問題的答案。
當然,最后還有一個問題,作為2G、3G時代通信模組市場的領先者,為何如今卻從模組市場中撤離了?要知道這家公司創立的時間甚至比如今模組龍頭移遠還要早,但沒有抓住時代的機遇,未及時進入5G市場,一步慢步步慢,市場中強者恒強,讓這位昔日模組市場的領先企業,只能轉戰物聯網終端方案市場,期待有一天能再創輝煌。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39瀏覽量
377088 -
轉型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7470 -
無線通信模組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7瀏覽量
363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物聯網就業有哪些高薪崗位?
系統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這一崗位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
隨著物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這些高薪崗位將持續吸引著大量求職者。然而,高薪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對于求職者而言,還需要具備扎實的技術功底、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持續學習的精神。只有
發表于 01-10 16:47
日海智能無線通信模組的創新之路
日海模組作為國內最早從事無線通信模組研發的企業,22年來一直秉持著技術精進的精神,跟隨時代發展腳步,持續推動著無線通信模組和物
USB一線通監控副屏設計方案
在2024年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芯片與系統設計競賽中,各大高校學子紛紛展現出卓越的創新能力和扎實的技術功底。今天,特別為大家分享獲獎作品——USB一線通監控副屏,它以其獨特的設計和實用的功能贏得廣泛好評與認可。
航空電子的精益轉型之路
航空電子產業的精益轉型之路,從理念引入、實踐探索到成效展示,全面剖析這一轉型過程的內在邏輯與實踐價值。 理念引入 精益轉型的第一步,是思想的
樂鑫ESP32系列通信模組,啟明云端樂鑫代理商,一站式物聯網解決方案
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物聯網(IoT)正以其獨特的方式,將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智能和互聯。而在這萬物互聯的大趨勢下,無線通信模組作為連接物理世
物聯網公司的數字化與數智化轉型之旅
張無形的網,將萬物互聯,讓數據流動,推動社會向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那么,在這場變革中,聚英電子如何把握機遇,助力企業實現自身的數字化與數智化轉型,成為了決定其未來發展的關鍵。 一、引言:
芯訊通LTE Cat.1模組SIM7600G助力航海智慧化轉型
7月11日是第20個中國航海日,今年的主題是“智慧航海,暢行未來”。航海事業智能化轉型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作為物聯網通信模組領域的佼佼者,芯訊通憑借其超過二十年的行業經驗與技術積累,持續
矩網科技攜手一線數智,邀大咖分享數智轉型經驗
的CIO(首席信息官)、CTO(首席技術官)等企業高層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技術趨勢,從復雜多變的局面中抽絲剝繭,為企業在人工智能時代做好創新轉型找準方向。 6月29日,矩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矩網科技”)與一線數智聯合舉辦數智
工業物聯網賦能企業升級轉型
,正在賦能中小企業,助力其實現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工業物聯網通過更大的系統相互連接,引發了各個行業和領域的變化。主要目標是在制造投入和產出之間建立穩定的聯系。同時,整個過程涉及復雜設備之間的連接。這意味著
想問個單總線通訊方式,就是雙向一線通,模組跟外設通信,RX跟TX接到外設的同一根線,做雙向一線通
上圖是別人做的一個方案,但是我用EDA仿真下來,當模組TX發高電平的,外設接口的高也只有1.7V,正常外設的高電平為5V的。
當外設接口作為發送端時,外設輸出高,模組RX為高,外設輸出低,模
發表于 03-19 09:43
2024年工業行業轉型展望
和柔韌性。企業需要努力實現供應鏈多樣化,以更好地規避風險。物聯網(IoT)等數字技術為監控和優化供應流程提供了新的機會。
可持續發展:行業的核心問題
可持續性正在從一個邊緣問題演變為工業戰略的核心
發表于 02-23 16:5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