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 文/章鷹)最近兩則新聞刷屏。一是俄羅斯通訊社報道,華為俄羅斯分公司稱,已經做好應對全球芯片短缺的準備。華為俄羅斯分公司安全部門負責人表示,多虧自主研發,華為提前做好了應對美國制裁和全球芯片短缺的準備。“華為自主研發芯片一直在進行,但是在美國制裁后,自主研發芯片成為華為公司芯片的主要來源。”
他說:“2018年遭遇制裁以后,公司徹底改變了發展方向,目前正在利用自主元器件生產所有產品。華為在開發自主元件和微電路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并且因此獲得了用于細分市場的自有芯片。”
此外,華為消費者CEO余承東近期在消費者業務內部宣講會上表示,華為手機還會做下去,2023年要王者歸來。有華為內部人士表示,這場宣講會是面向公司內部的招聘活動,意味著消費者業務已停止收縮、轉為擴張。有消息稱:華為28nm工藝芯片明年能夠量產,14nm芯片可能要到后年。
自主可控!已成華為和國內主要芯片代工廠的選擇
據《日經亞洲》報道,中國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之一稱,明年可能不得不放棄外國客戶的訂單,以優先考慮國內需求,因為中國正在推動建立“安全可控”的技術供應鏈。
由于5G、AI、數據中心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應用,芯片設計公司蓬勃發展,對中國晶圓廠的產能需求不斷增大。芯謀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21年,臺積電、中芯國際等主要代工廠的中國地區營收幾乎翻倍增長。行業預估2021年臺積電中國區營收將達550億美元,同比增長20.88%;2021年中芯國際中國地區營收預計達29億美元,同比增長16.79%。
華為的自研的麒麟芯片曾經選擇臺積電、中芯國際代工。雖然目前因為美國禁令,兩家代工廠無法為華為代工,但是一旦在半導體國產設備上實現突破。未來垂直分工的模式還是有可能發揮巨大效應。
以手機和操作系統為核心,華為的1+8+N的策略,還在持續推進
11月17日,余承東在微博放出四條消息,華為官方發布了包含華為Mate X2典藏版、口紅耳機、Huawei Watch GT3等在內的一系列新品。令人驚喜的是,此次發布的Mate X2典藏版搭載了麒麟9000 5G芯片。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華為折疊屏手機發貨同比去年增長200%,取得中國區折疊屏手機發貨量第一、折疊屏手機消費者好評度第一的成績。華為Mate X2典藏版全新發布,配備12GB內存、512GB存儲,預裝HarmonyOS 2,華為折疊旗艦再突破。
華為首款一體機MateStation X皓月銀配色R7版也正式發布。4K+觸控原色全面屏,輕薄、精巧、簡約的設計,搭載AMD銳龍標壓處理器,再配上華為PC一貫的智慧化體驗,華為MateStation X作為一款智慧辦公新裝備,讓更多消費者感受華為科技魅力的同時,也為臺式機市場帶來創新活力。這款筆記本搭載了最新的Windows11系統。
據悉,華為WATCH GT3,新品搭載HarmonyOS,應用市場支持下載20+APP,在延續上一代GT系列14天超長續航的同時,軟硬件實力得到全面提升。WATCH GT3結合全新的TruSeen5.0+精準心率檢測技術,帶來更加精準的動態心率監測和血氧飽和度監測。華為WATCH GT3 46mm款典型使用場景支持兩周長續航,在支持心率監測、睡眠監測以及壓力監測的基礎上,健康功能再度升級,新增高原血氧監測,后續升級可提供高原反應的風險評估。
華為首款專業跑表華為WATCH GT Runner則采用業界首創懸浮式天線設計,支持雙頻五星精準定位,可實現馬拉松跑道級精準定位。華為WATCH GT Runner專業跑表在華為WATCH GT3的基礎版的跑力評價體系上進階,新增訓練指數、體能指數、疲勞指數、成績預測,并支持乳酸閾值測量,專為跑者設計。
華為沒有放棄手機業務。華為沒有放棄手機業務。IDC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5G智能手機占整體市場出貨量的77.0%。華為在無法獲得5G芯片的情況下,發售4G手機。在各大廠商All in 5G的背景下,4G手機的市場份額卻出現了逆勢增長的態勢。IDC數據顯示,本季度國內4G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占比在近兩年以來首次出現反彈。
半導體行業的資深人士對記者透露,華為手機要王者歸來,需要兩大步驟都要協同。首先,現在鴻蒙系統的持續打造,10月16日華為消費者CEO余承東宣布自從今年華為P50系列上市,首次在智能手機上搭載,迄今已有超過1.5億設備使用HarmonyOS,鴻蒙生態的持續打造,設備終端遍及智慧屏、平板、手表、智能音箱、IoT設備。今年年底1+8設備接入鴻蒙有望達到2億,明年會有更多設備;其次,就是解決芯片問題。隨著國內半導體設備自有化提升,14nm、28nm產線可以為華為解決芯片制造問題,華為手機還是有生存的依托。
華為手機的新品計劃也提上日程。據悉,華為將在明年初發布新款Mate50系列旗艦手機,和P50系列類似,該機一部分將采用麒麟990芯片,一部分采用高通旗艦級芯片,不過依舊是4G版本。
中國的半導體發展應該是有底氣的,這也是華為手機可以崛起的可能。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葉甜春教授近期對媒體表示,過去12年來,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引領下,國內集成電路全產業鏈技術實現了跨越發展:在設計方面,高端芯片設計能力大幅提高,CPU、FPGA、通信SoC等取得重大突破;在制造方面,55-14nm制程和先進存儲器量產,面向產品的特色工藝也在逐步豐富。7nm技術在研發,3-1nm研究取得進展;在封裝集成方面,實現了從中低端進入高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技術,種類覆蓋90%;在裝備和材料方面,對55-28nm技術形成整體供給能力,部分產品進入14-7nm產線,被國內外生產線采用。
有消息稱,從華為銷售人員給運營商的時間表得知,28nm工藝明年就能夠量產,而更先進的14nm工藝要等到后年。有華為海思內部人士透露,“現在能做的就是等待,等過了這兩三年后,相關芯片就能夠量產。”到發稿前,華為沒有對這個消息做出回應!
本文為原創文章,作者章鷹,微信號zy1052625525,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306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18瀏覽量
65515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