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北京時間12月15日10時,我國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執行GeeSAT雙星商業航天發射任務時失利,火箭點火之后飛行出現異常,導致發射運載任務最終沒能成功。
這是我國2021年火箭發射遭遇的第三場失利,前兩次失敗的都是星際榮耀公司的“雙曲線一號”火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快舟一號甲火箭此次的失利意味著吉利商用衛星首發以失敗告終。
介紹信息顯示,吉利衛星項目是國內首個脈動式模塊化衛星智能AIT(總裝集成測試)中心,規劃建設有衛星研發中心、部組件智造中心、測控中心、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等設施。該項目在制造環節借鑒了汽車工廠的模式,在自動化和柔性制造方面非常先進,因此也被成為智造中心。
此次沒有成功發射的GeeSAT雙星由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空道宇)承擔,企查查信息顯示,李書福任時空道宇董事長,是實際控制人以及最終受益人。
雖然臺州吉利衛星項目2020年才開工,但吉利集團在更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布局低軌衛星業務。相關報道提到,2018年吉利便已經入股時空道宇,作為吉利“天地一體化”的一部分。
圍繞著“天地一體化”,吉利集團已經打造出一個立體化生態的雛形。除了我們熟知的吉利造車,吉利集團旗下還有曹操出行、國鐵吉訊、太力飛行汽車、Volocopter以及我們本文重點談到的時空道宇。實際上,從各子公司的產業和業務屬性來看,吉利的布局更完整地說應該是空、天、地一體化。
如上所述,時空道宇專攻的是低軌衛星,相較于中高軌衛星,低軌衛星的造價、難度、發射成本、重量都更低,更適合商業公司布局自己的定位和導航系統。
實際上,我們平時的手機衛星通訊也是低軌衛星,除了上述提到的特點,低軌衛星由于衛星的軌道高度低,使得傳輸延時短,路徑損耗小。
從時間軸來看,此次發射的GeeSAT雙星中的其中一顆正是今年9月27日在吉利衛星超級工廠下線的首顆衛星。吉利科技集團航天板塊CEO王洋當時表示:“商業航天業務是吉利‘新基建’投入的典型,不僅為吉利自身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提供基礎設施,還為未來出行、智能制造、無人機運輸、城市管理等多領域提供支撐,與生態伙伴開放合作,構建科技生態鏈優勢。”
根據介紹,吉利衛星之所以稱為超級工廠,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產量,年產能可達500顆以上,據悉這是能夠比肩銀河航天的存在。
在系統搭建上,多顆衛星就可以組成通訊系統,進而做到全球覆蓋,而組合而成的低軌道衛星系統便是可以進行實時信息處理的大型的衛星系統。一旦后續吉利完成這樣的系統搭建,便可以為高級別智能駕駛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全面提升用戶智能出行體驗。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全球發展已經進入了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科技高度、創新速度、變革力度。全球汽車行業面臨巨大創新機遇,吉利控股主動迎接變革,以創新引領發展,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新優勢,與全球伙伴聯合,通過協同和分享占領技術制高點,推動出行領域變革,為用戶持續創造價值。”
根據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自動駕駛地圖和定位工作組制訂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衛星白皮書(2020版)》,L3級別自動駕駛將成為產業發展的分水嶺,從L3級開始,高精度地圖將成為自動駕駛的剛需,是汽車完成安全、可靠、穩定駕駛的關鍵環節。
目前,在導航定位方面,全球實際上已經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分別是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歐盟的伽利略和中國的北斗。
但在白皮書中的“三橫兩縱”技術架構中有專門提到,智能網聯汽車需要專用通信與網絡技術。而全球GNSS衛星導航信號并不是為自動駕駛開發的,因此在L3級自動駕駛上面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打造專用的智能網聯衛星系統是車企決勝未來的關鍵所在。
除了吉利,馬斯克的星鏈衛星互聯網服務也有瞄準這種應用。馬斯克在2021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曾表示,星鏈很快將擁有幾十萬用戶,12個月內可能超過50萬人。目前,星鏈是全球最大的衛星星座,已將1500多顆星鏈接衛星發射到軌道上。
但馬斯克的野心并不止于自動駕駛汽車,“在目前沒有聯網的地方,或者聯網非常有限或非常昂貴的地方,都需要聯網。但是,就像我說的那樣,這些地方根本沒有類似的服務。你們可以把星鏈想象成為填補5G和光纖鴻溝的服務,能夠真正觸及到全球3%至5%最難到達的地方。我確實認為星鏈是5G和光纖的有益補充。”他對此講到。
因此,擁有衛星星座的汽車公司未來將贏得主動權,甚至可以借此完成高級別自動駕駛發展的卡位賽。此次吉利集團稍顯運氣不佳,實際上這一次的失利是快舟一號甲2021年首次失利,經過檢驗和調試之后,相信后續吉利集團的“空天一體化”戰略將很快恢復高速發展常態,將衛星送到預定軌道,打造吉利自己的衛星星座。
這是我國2021年火箭發射遭遇的第三場失利,前兩次失敗的都是星際榮耀公司的“雙曲線一號”火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快舟一號甲火箭此次的失利意味著吉利商用衛星首發以失敗告終。
李書福布下的衛星局
對于吉利集團布局衛星這件事,去年就已經開始在網絡上傳的沸沸揚揚。2020年3月3日,在浙江省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臺州吉利衛星項目正式于臺州分會場宣布開工。介紹信息顯示,吉利衛星項目是國內首個脈動式模塊化衛星智能AIT(總裝集成測試)中心,規劃建設有衛星研發中心、部組件智造中心、測控中心、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等設施。該項目在制造環節借鑒了汽車工廠的模式,在自動化和柔性制造方面非常先進,因此也被成為智造中心。
此次沒有成功發射的GeeSAT雙星由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空道宇)承擔,企查查信息顯示,李書福任時空道宇董事長,是實際控制人以及最終受益人。
圖源:企查查
雖然臺州吉利衛星項目2020年才開工,但吉利集團在更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布局低軌衛星業務。相關報道提到,2018年吉利便已經入股時空道宇,作為吉利“天地一體化”的一部分。
圍繞著“天地一體化”,吉利集團已經打造出一個立體化生態的雛形。除了我們熟知的吉利造車,吉利集團旗下還有曹操出行、國鐵吉訊、太力飛行汽車、Volocopter以及我們本文重點談到的時空道宇。實際上,從各子公司的產業和業務屬性來看,吉利的布局更完整地說應該是空、天、地一體化。
如上所述,時空道宇專攻的是低軌衛星,相較于中高軌衛星,低軌衛星的造價、難度、發射成本、重量都更低,更適合商業公司布局自己的定位和導航系統。
實際上,我們平時的手機衛星通訊也是低軌衛星,除了上述提到的特點,低軌衛星由于衛星的軌道高度低,使得傳輸延時短,路徑損耗小。
從時間軸來看,此次發射的GeeSAT雙星中的其中一顆正是今年9月27日在吉利衛星超級工廠下線的首顆衛星。吉利科技集團航天板塊CEO王洋當時表示:“商業航天業務是吉利‘新基建’投入的典型,不僅為吉利自身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提供基礎設施,還為未來出行、智能制造、無人機運輸、城市管理等多領域提供支撐,與生態伙伴開放合作,構建科技生態鏈優勢。”
根據介紹,吉利衛星之所以稱為超級工廠,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產量,年產能可達500顆以上,據悉這是能夠比肩銀河航天的存在。
在系統搭建上,多顆衛星就可以組成通訊系統,進而做到全球覆蓋,而組合而成的低軌道衛星系統便是可以進行實時信息處理的大型的衛星系統。一旦后續吉利完成這樣的系統搭建,便可以為高級別智能駕駛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全面提升用戶智能出行體驗。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全球發展已經進入了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科技高度、創新速度、變革力度。全球汽車行業面臨巨大創新機遇,吉利控股主動迎接變革,以創新引領發展,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新優勢,與全球伙伴聯合,通過協同和分享占領技術制高點,推動出行領域變革,為用戶持續創造價值。”
天空是車廠的必爭之地?
隨著自動駕駛發展進入深水區,目前衛星在自動駕駛系統中的地位越來越被認可。根據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自動駕駛地圖和定位工作組制訂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衛星白皮書(2020版)》,L3級別自動駕駛將成為產業發展的分水嶺,從L3級開始,高精度地圖將成為自動駕駛的剛需,是汽車完成安全、可靠、穩定駕駛的關鍵環節。
目前,在導航定位方面,全球實際上已經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分別是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歐盟的伽利略和中國的北斗。
圖源:《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衛星白皮書(2020版)》
但在白皮書中的“三橫兩縱”技術架構中有專門提到,智能網聯汽車需要專用通信與網絡技術。而全球GNSS衛星導航信號并不是為自動駕駛開發的,因此在L3級自動駕駛上面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打造專用的智能網聯衛星系統是車企決勝未來的關鍵所在。
除了吉利,馬斯克的星鏈衛星互聯網服務也有瞄準這種應用。馬斯克在2021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曾表示,星鏈很快將擁有幾十萬用戶,12個月內可能超過50萬人。目前,星鏈是全球最大的衛星星座,已將1500多顆星鏈接衛星發射到軌道上。
但馬斯克的野心并不止于自動駕駛汽車,“在目前沒有聯網的地方,或者聯網非常有限或非常昂貴的地方,都需要聯網。但是,就像我說的那樣,這些地方根本沒有類似的服務。你們可以把星鏈想象成為填補5G和光纖鴻溝的服務,能夠真正觸及到全球3%至5%最難到達的地方。我確實認為星鏈是5G和光纖的有益補充。”他對此講到。
因此,擁有衛星星座的汽車公司未來將贏得主動權,甚至可以借此完成高級別自動駕駛發展的卡位賽。此次吉利集團稍顯運氣不佳,實際上這一次的失利是快舟一號甲2021年首次失利,經過檢驗和調試之后,相信后續吉利集團的“空天一體化”戰略將很快恢復高速發展常態,將衛星送到預定軌道,打造吉利自己的衛星星座。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衛星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722瀏覽量
67336 -
吉利
+關注
關注
3文章
492瀏覽量
47591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30瀏覽量
16700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魅族衛星成功上天!吉利布局“車、手、星”生態
的通信解決方案。 ? 魅族科技被吉利旗下星紀時代收購后,在武漢成立了星紀魅族集團,開始大力融入吉利旗下生態。實際上本次星紀魅族幸運星號衛星也是由吉利集團旗下的
用8顆DAC161S997或者兩顆DAC8775做8路采集,單電源供電時,芯片共地是否可行?
您好,我現在做的電流環用的是AD5421,單機用了8通道,供地之后發現輸出電流有點大,想切換到Ti的DAC161S997或者DAC8775上面。
想請問下用8顆DAC161S997或者兩顆DAC8775做8路采集,單電源供電時,芯片共地是否可行,會不會出現電流輸出比較大
發表于 12-23 06:00
ADS122C04IPWR,ADS1248IPW兩顆IC同用SKSPS的采樣率,他們的精度分別為多少?
ADS122C04IPWR,ADS1248IPW兩顆IC同用SKSPS的采樣率,他們的精度分別為多少?采樣的最大電壓為1.5V
發表于 12-16 06:38
長光衛星IPO闖關兩年失敗!衛星通信市場需求變動,上市企業業績兩極分化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12月4日,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光衛星)科創板IPO終止。作為國內第一家集衛星研發制造、運營管理和遙感信息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商業遙感
兩顆TAS5711,一顆作2.0輸出,一顆作PBTL輸出,共用一個I2S_DATA時發現失真增大,為什么?
你們晚上好,請指導解決一個問題:
問題描述:
兩顆TAS5711,一顆設置為2.0輸出:16W*2CH,一顆設置為PBTL輸出:36W*1CH,共用一個I2S_DATA。
測試結果
發表于 10-25 15:59
重慶兩江新區與吉利汽車集團、曠視科技簽署合作協議
日前,重慶兩江新區與吉利汽車集團、曠視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市委書記袁家軍,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會見了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
原理圖設計里兩顆重要的樹(國產EDA)
原理圖里面兩顆重要的樹,那就是元件樹和網絡樹,作為EDA工具中的重要視圖和概念,雖然看似枯燥,但它們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們為電路圖的層次化結構提供了有力支撐。想象一個大型的電路設計項目,就像一個
浙江首顆海洋衛星即將發射,主攻島礁遙感、生態環境監測
據悉,70公斤級別的高分辨率光學衛星由包括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學以及吉利衛星工廠等多家機構聯合發起研制。
歐盟與美簽署安全協議,獵鷹9號火箭將運載伽利略升空
歐盟內部市場專員Thierry Breton透露,首批兩顆衛星將于4月底發射升空;另兩顆將于7月抵達近地衛星軌道。在此期間,原本預計四年啟用的阿麗亞娜6號火箭因進展緩慢,不得不尋求美國
安波福再度榮登2024年度“全球最具商業道德企業”榜單
近日,安波福再度榮登Ethisphere Institute(道德村協會)2024年度“全球最具商業道德企業”榜單,連續12載獲此權威認可,凸顯出我們在商業道德領域的卓越表現。
吉利申請星睿大模型商標
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注冊兩枚“吉利星睿大模型”商標,其國際分類為科學儀器和網站服務。目前,這兩枚商標均處于等待
路特斯將于22日納斯達克上市,吉利或將成為李書福第8家上市公司
根據中國證監會官方發布的數據,路特斯本次赴美上市擬發行不超過181,315,064股普通股,相較之下,同屬吉利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極氪汽車進度稍慢。成功上市后,路特斯將成為吉利總裁李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