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4月,古城臨沂春風拂面,天淡云閑。
銀雀山漢墓的驀然蘇醒,震驚了世界。
銀雀山一、二號墓出土大量珍貴竹簡文物,《孫子兵法》與失傳千余年的《孫臏兵法》同時同墓出土,使自唐宋以來關于孫武、孫臏其人其書的論爭得以解決。
銀雀山漢墓先后入選“二十世紀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銀雀山漢墓竹簡中的《孫子兵法》于2019年登上了央視《國家寶藏》的舞臺。
竹簡的發掘出土地點就在臨沂市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內,后也入藏于此。
一九八九年十月,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建成開放,這是我國第一座以漢墓竹簡為主題的遺址類博物館。二O二一年九月,改造提升后的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新館開放,成為臨沂市的重要文化地標。
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游客文明游覽,海康威視助力臨沂市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數字化建設,包括視頻管理、入侵報警、智慧安檢、車輛管理、客流分析等應用,融合AI、多維感知數據建設一套立體化管控體系,實現安全管理和智能化運營。
踏入博物館的那一刻,就能直觀地感受到海康威視智慧文博管理平臺帶來的便捷和守護。
智慧安檢有了AI的幫助,能有效提高安檢準確率和通行效率。
熱成像數智防疫讓入館更快,留下更多時間在文化世界里徜徉。
有了緊急報警柱,游客可第一時間遠程求助服務。博物館內的報警管理、智能視頻管理、安消一體、聲音復核、可視通訊、應急廣播等系統,保護著館內文物的安全,也守護著參觀的每一位游客。
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的力量”,著眼21世紀的博物館擁有巨大的潛力和影響力,可以將世界變得更美好。
博物館是海康威視最早服務的場館之一,海康威視將持續深耕文博行業,以智能物聯技術,為文博場館構建多層次、立體化、多維感知的安全智防體系和數字化體驗。
至今,海康威視已服務于全國70%的文博單位,其中包括敦煌研究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秦始皇陵博物院等知名文博單位。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0瀏覽量
270342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55瀏覽量
62168 -
海康威視
+關注
關注
16文章
438瀏覽量
7344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LITESTAR 4D應用:室內博物館照明案例
許繼電氣與海康威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海康威視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水網建設場景數字化
海康威視攜手太陽紙業共推造紙行業數字化轉型
海康威視入選2024“鼎革獎”數字化轉型先鋒榜
海康威視助力紫金礦業集團數字化轉型
中國鐵塔攜手海康威視推動千行百業數字化建設
華東材料與海康威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國網智能與海康威視達成戰略合作
海康威視助力快遞行業場景數字化
海康威視通過智能物聯產品和技術,助力安吉構建水源地數字化監管平臺
![<b class='flag-5'>海康威</b><b class='flag-5'>視</b>通過智能物聯產品和技術,<b class='flag-5'>助力</b>安吉構建水源地<b class='flag-5'>數字化</b>監管平臺](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45/wKgaomX83TeAWZ5QAABnMmXH6Y835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