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和上位機組態軟件不在同一個地方,那PLC如何遠程和上位機通訊呢。現在物聯網技術快速發展,PLC通過互聯網就能實現和上位機通訊。
PLC的通訊協議是工業通訊協議,不能直接支持互聯網通訊,那就首先就需要將PLC的通訊協議轉為可以在互聯網通訊的協議,上位機組態也是支持工業通訊協議,因此到了上位機這邊,網絡協議又要還原為工業通訊協議。這就是PLC遠程和上位機組態通過互聯網遠程通訊的原理。
互聯網通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怎么確定設備地址,局域網是通過IP。互聯網因為需要通過多過網絡節點,直接輸入IP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就需要一個能聯通兩邊的技術方案,簡化網絡節點配置,因此現在基本采用云服務器中轉,采用域名連接技術。
因為工業4.0的需求,PLC遠程的需求蓬勃發展,市場上就出現了專門做PLC遠程模塊的廠家。
PLC遠程分兩種技術方式,一種是透傳,一種是協議轉換。
1:透傳方式
這種方式只是遠程的兩邊利用云服務器為中轉節點,讓遠程兩邊形成一個網絡通道,利用遠程兩邊設備自帶的協議通訊,這種模塊簡單來說就是實現一個網線的功能,功能很簡單。
這種方式就需要兩邊設備的協議要能匹配,比如wincc遠程監控1200 plc,就需要用wincc 自帶的1200 plc協議,第三方不帶協議的軟件,就很難監控,比如程序員用C++,JAVA,PHYSON,LABVIEW開發的軟件。第三方軟件要監控,那就需要程序員還需要破解1200的協議,在軟件里面做這個協議的驅動。這就對程序員要求太高了,大部分程序員是不知道PLC的協議的,因為PLC的協議每個廠家都不同,也是PLC廠家的設置的一個技術壁壘。所以這種模塊是沒有手機APP,網頁監控的,一般也不支持MES系統。
透傳模式還有一個弊端,他這種自身是不過數據檢驗的,網絡經過大量節點,是存在大量干擾的,長時間監控是不穩定的,而且這種方式對服務器資源占用特別大。服務器上運行的設備多了,基本就很難穩定運行。這種方式遠程短時間下載PLC程序或者調試是問題不大,但是長時間不間斷監控采集數據,基本不穩定的,這個技術架構就決定了,這種技術方式不能用于長時間的監控。做這種設備的廠家大部分都是做路由器轉行過來的,他們實際不懂PLC的協議,只熟悉網絡通道配置。
2:協議轉換模式
協議轉換模式是前端硬件模塊,內置各種PLC協議,連接不同的PLC使用不同的協議。是采用變量映射寄存的方式,將PLC的通訊協議,轉為互聯網協議。這個就要求廠家對PLC有很深的技術研究和積累。
這種方式是以變量為核心,在模塊內部的嵌入是系統,將PLC上傳的數據轉為互聯網通訊方式,將互聯網下發的命令轉為PLC可識別的協議。變量同步在服務器上。遠程端依據開放的接口和標準的協議,來服務器交互數據。這種轉換后的協議,標注一般是OPC UA/DA,HTTPS。還有一種是MQTT,MQTT其實是HTTPS的
一種,就是按照固化好的通訊格式,給固定的地址發送數據。這種方式的核心,就是在網絡傳輸的不在是工業協議,可以采用各種網絡數據壓縮和加密方法,實現數據傳輸,大幅減小數據傳輸的流量。網絡技術先進的公司,還會采用校驗握手機制,數據發送失敗,還會重發。這樣就可以保障數據穩定傳輸,而且這種技術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服務器的負擔,才能確保服務器的穩定。
對數據壓縮處理,和服務器優化這個就考驗模塊生產公司的技術能力。對服務器和網絡數據傳輸的公司優化壓縮數據傳輸的能力就更強,處理和傳輸數據的數量就更大,速度就更快,且服務器穩定性會高很多。這個就是火車自動購票系統為什么最后需要阿里來介入優化,以前老是卡死奔潰,這就就是各個廠家對大數據服務器技術架構的水平。
目前要實現PLC遠程和上位機通訊,比較好的技術方式就是加第三方的遠程模塊,通過云服務器中轉網絡節點這種方式成本低,安裝調試時間極短,這種方式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和可靠。
還有一種PLC遠程和上位機通訊的方式是采用VPN的方式,這種方式是網絡運營商給設備間做一個專網連接,形成類似一個局域網的模式。這種方式,就是成本高,需要每年付專網租賃費給運營商,還要等運營商來配置,費用高,架設時間長,這種方式因為專網只給客戶自己用,穩定性和可靠性是高于透傳模式的。
審核編輯:湯梓紅
-
plc
+關注
關注
5016文章
13387瀏覽量
465386 -
通訊
+關注
關注
9文章
911瀏覽量
35081 -
組態軟件
+關注
關注
4文章
231瀏覽量
27100 -
上位機
+關注
關注
27文章
945瀏覽量
5500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