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和貿易保護主義催生的逆全球化浪潮,2022,出海的生意還好做嗎?中國企業予以了肯定的答案,而且自今年來一直處于 “快車道”上!
根據海關統計,2022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其中,出口5.23萬億元,增長13.4%。
今年3月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的報告顯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和存量連續四年穩居全球前三。近八成中國企業將維持和擴大對外投資意向,看好對外投資前景。
政府非常鼓勵“雙循環”,一方面賦能智能化,激活內循環;另一方面促進外循環。正向激勵和積極帶動下,中國企業的這股“出海潮”不僅會持續,而且會來得更加洶涌。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如果說早期出海的企業是赤手空拳在海外闖蕩,那么今天的企業出海,則有了更多強助攻,邏輯大有改變。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全球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成熟企業收獲新一輪增長,初創獨角獸企業在細分賽道分得一杯羹。換言之,如果企業將出海視為發展戰略,上云則是實現戰略的捷徑,已經成為了企業勢不可擋的選擇。
企業上云,指企業通過網絡,將企業的基礎系統、管理及業務部署到云端,利用網絡更便捷的獲取云服務商提供的計算、存儲、軟件、數據等服務,以此提供資源配置的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設成本、促進共享經濟發展。
不同類型的出海企業,對“上云”有不同的側重運用:
較早利用云出海的企業,包括各類數字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數字化企業服務提供商,與生俱來就懂得運用云的優勢,通過云快速進入海外市場并提供敏捷服務。
傳統的出海企業,在布局全球業務時,將原有的數據中心遷移上云,以方便全球化的運營和管理,同時更便捷服務客戶,提升客戶體驗。
許多中小企業的人、物、財力相對薄弱,所以很難在海外自建數據中心,但借助云、數字化轉型,也開始揚帆出海,積極融入數字經濟的全球產業鏈。
好風好借力,正是揚帆時
企業上云的不同運用,離不開云計算——數字經濟的技術底座,“軟件定義一切”,為出海企業提供各式各樣的技術服務和解決方案,應對出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需求。
1、因地制宜
全球安全環境日益復雜,各國重視數據監控,安全合規是中國企業出海首要考慮的。云計算依據海量數據分析當地行情,提供參考,支撐基礎設施合規建設,也從容應對文化、語言、內部控制等多方面的挑戰。
2、全球視角
無論是在海外成立子公司,還是通過兼并整合海外資源,中國企業都面臨著全球各地的業務管理分散的挑戰。通過核心業務系統上云,實現全球業務一張網,云資源的靈活調配,數據整合和統一管理,以滿足不同地區的業務隨時的變化和需求。
3、產品及業務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術有助出海企業打造智能產品,為各地區提供本地化和個性化的服務體驗,同時實現企業自身業務流程智能化。而且對于傳統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更關注如何上云,上哪朵云,怎么用好云。如制造業借由“出海”,正在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品牌”轉型。
好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打造云上服務,構建起一個高可靠、高可用且安全的管理平臺、不僅需要大量人員培訓投入,對基礎設施建設也更具挑戰。
東芝硬盤作為數據存儲硬件的重要一環,一直在云領域提供高可靠性、高可用且安全的服務,為新藍海建設添磚加瓦!
大!東芝企業級容量型硬盤MG09系列,包含業界首款9碟存儲設備,提供高達18TB的傳統磁記錄容量,目前更是在全力攻克30TB大關!適用于有海量存儲需求的存儲系統與數據中心,進一步夯實數據基礎。
快!MG09系列支持7200rpm轉速,512MB的高速緩存,實現數據的快速平穩存儲和讀取;型號配備SATA 6.0Gbit/s或12.0Gbit/s SAS兩種接口,優秀的兼容性,可用于多樣的基礎設施中,助力提高基礎設施,快速實現業務價值并交付,讓商業進程更快。
省!MG09系列的氦密封設計,提升存儲密度的同時,還能降低氣動阻力,降低運行能耗,有助實現總體擁有成本(TCO)的優化,進一步減輕企業上云的經濟壓力,有更大的預算空間按需使用云產品。
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未來將有更多企業走出國門。東芝也在不斷升級技術,如持續開發MAMR技術:FC-MAMR (磁能量控制-微波輔助記錄技術)、 MAS-MAMR(共振型微波輔助記錄技術) 、盤片堆疊等東芝記錄技術,以擴大現有近線硬盤的容量,將推進熱輔助磁記錄技術(HAMR)開發,以滿足更廣泛的企業上云的存儲需求,助力中國企業揚帆出海,更助力其行穩致遠!
審核編輯:湯梓紅
-
東芝
+關注
關注
6文章
1406瀏覽量
121529 -
硬盤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17瀏覽量
57493
原文標題:開獎 | 乘“云”揚帆,助力中國互聯網開啟航海新時代!
文章出處:【微信號:Toshiba-Electronics,微信公眾號:東芝硬盤】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