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ic Fusion Systems (EFS) 最近展示了其實驗室成功的非中子聚變實驗,該實驗涉及一種新的無輻射能源技術,該技術僅釋放極少量的危險中子。實驗是通過涉及鋰+質子,氦+能量輸出產品來進行的。
在接受 EE Times/Power Electronics News 采訪時,EFS 的聯合創始人 Ken E. Kopp 和 Ryan S. Wood 透露,他們的發明仍處于專利階段,可以以安全和可持續的方式產生聚變鏈反應,并解釋說他們的輕元素電聚變 (LEEF) 反應器是微型的,以適應廣泛的應用。它沒有臨界質量,可以在任何工廠生產。該技術還顯示出安全優勢,因為它沒有令人擔憂的特殊核材料,也沒有高放射性廢物。這些值得注意的功能允許減少可能采用的設計、許可、建造和安全成本。
兩位聯合創始人還表示:“我們為自己設定了目標,不僅要向科學界展示和驗證技術,還要將知識產權授權給戰略行業,以加速全球采用”。
非中子聚變是通過中子探測、伽馬光譜和光學等一系列涉及聚變反應的測量來進行的。正如在光譜中所觀察到的那樣,致密的等離子體會引發質子-鋰聚變反應(圖 1 和圖 2)。
圖 1:實驗顯示了聚變反應,通過中子儀器、伽馬射線和光譜數據證實。產生氦氣。(來源:EFS)
圖 2:等離子(來源:EFS)
非中子融合
迄今為止, 核聚變 實驗主要涉及氘(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和氚(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它們是氫的同位素。這些元素在反應速率的基礎上顯示出優勢,但它們的反應會產生強烈的高能中子流,這會暴露于放射性風險:反應堆必須被混凝土屏蔽包圍以遏制損壞。
對低能輻射的需求推動了對激光技術、激光等離子體相互作用和激光加速粒子束的深入研究。這樣的研究導致了產生較少高能輻射的非中子核反應。
但什么是質子?質子是一個失去電子的氫原子;鋰 (Li) 是一種輕質非放射性元素,用于 鋰離子電池 和許多其他工業應用。EFS 認為鋰-質子聚變反應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不會產生中子或輻射,它是清潔的并且提供高能量輸出。
圖 3:聚變能量增益系數(來源:EFS)
EFS聚變反應堆
EFS 的解決方案涉及循環感應過程,以將聚變鏈反應的能量作為電弧加以利用。這通過等離子體燃料,導致直接轉化為電能。系統的效率由等離子體的密度決定。這種“融合等離子體變壓器”強烈依賴于超密度燃料。
該公司認為,這種解決方案將大大降低電力成本。兩位發言人提到“在美國,成本約為每兆瓦時 100 美元(或每千瓦時 10 美分),而新清潔技術的出現可以降低此類成本”。他們補充說:“我們的原型技術是一種非中子聚變反應堆,能夠提供數十千瓦的功率,但可擴展到兆瓦。等離子變壓器將抗磁壓力轉化為電能的效率約為 90%。”
圖 4:輕元素電聚變 (LEEF) 循環(來源:EFS)
圖 5:性能測試原型(來源:EFS)
EFS 燃料在超臨界流體狀態下運行。離子溫度為 MeV 量級,導致在每個聚變循環中產生顯著的鏈式反應。該過程是循環的(100-1000 赫茲),并且在每個周期通過磁感應提取聚變能量(圖 4 和 5)。
當聚變反應以鏈式反應狀態發生時,它們會產生帶電粒子的爆炸,這些粒子與反應堆的振蕩磁場電磁耦合,隨后將其轉化為電能。基本上,它是一個以聚變等離子體為核心的增益變壓器。“這使我們能夠使用高效的電力電子設備來收集 EMF,然后將其作為開關電源進行調節。因此,直接輸出轉換可以是例如 800 VDC 或 35 kV AC,”發言人說。
他們補充說:“我們有一個電弧穿過這些電極,并隨著聚變反應而擴展,然后產生我們在等離子體核心變壓器中捕獲的磁壓力和電磁力。并且這些可以在工業上大規模開發,取代普通的變壓器。然后,一旦您將能量放入線圈,您就可以使用典型的功率轉換電子設備將功率提升到任何 AC 或 DC 電壓和頻率,同時您需要一些控制電子設備來調節反應。本質上,我們正在做的是利用聚變等離子體的性質直接耦合到磁場并將能量(電磁力)轉移到周圍的電感線圈中。因此,我們有一個通過燃燒鋰來驅動的增益磁芯變壓器,這確實是我們產生的能量的來源。” 這是直接的熱融合——E=Mc2 。
-
變壓器
+關注
關注
159文章
7524瀏覽量
136341 -
反應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0瀏覽量
11126 -
EFS
+關注
關注
0文章
2瀏覽量
67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