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即“功率因數校正”,主要用來表征電子產品對電能的利用效率。功率因數越高,說明電能的利用效率越高。通過CCC認證的電腦電源,都必須增加PFC電路。位置在第二層濾波之后,全橋整流電路之前。PFC有兩種,一種是無源PFC(也稱被動式PFC),一種是有源PFC(也稱主動式PFC)。
傳統流量控制技術的弊端:最基本的流量控制技術是IEEE 802.3定義的以太Pause機制:當網絡中的下游設備發現其流量接收能力小于上游設備的發送能力時,會主動發Pause幀給上游設備,要求上游設備暫停流量發送,等待一段時間后再繼續發送。
但是以太Pause機制是將鏈路上所有的流量都暫停,即流量暫停是針對整個接口。而對實際業務而言鏈路共享至關重要,鏈路共享要求:
一種類型的突發流量不能影響其他類型流量的轉發。
一種類型的流量即使大量積壓在隊列中,也不能搶占其他類型流量的隊列資源。
PFC是一種基于優先級的流量控制技術,如圖所示,DeviceA發送接口被分成了8個優先級隊列,DeviceB接收接口則存在8個接收緩存,二者一一對應。DeviceB接收接口上某個接收緩存發生擁塞時,會發送一個反壓信號“STOP”到DeviceA,DeviceA則停止發送對應優先級隊列的流量。
由此可見,PFC解決了現有以太Pause機制和鏈路共享之間的沖突,流量控制只針對某一個或幾個優先級隊列,而不是整個接口的流量全部中斷。每個隊列都能單獨暫停或重啟流量發送,而不影響其他隊列,真正實現多種流量共享鏈路。
審核編輯 黃昊宇
-
PFC
+關注
關注
47文章
977瀏覽量
106398 -
流量控制
+關注
關注
0文章
27瀏覽量
967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