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索尼造車,終于要動真格的了。上周四(10月13日),索尼集團和本田的合資純電動汽車公司“索尼·本田移動出行(Sony Honda Mobility)”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未來將會在北美的本田工廠生產純電車型,計劃2025年上半年開始預售,2026年春季開始交付,下半年將會向日本供貨。
這就意味著,索尼正式官宣進入造車行列。而索尼·本田移動出行公司,是索尼和本田雙方各出資50%成立的,這種模式類似于百度與吉利合資的集度汽車,百度持股55%,吉利持股45%。但這種模式目前仍未通過市場考驗,集度也計劃要到2023年交付。
此前何小鵬曾表示,2024年是這一輪造車風口的最后窗口期,而索尼的電動汽車要2026年才開始交付,會不會太晚了?
索尼造車的“反復橫跳”
2020年CES上,索尼突然拿出一款概念車型Vision-S,在這款車型上,索尼與博世、大陸、英偉達、麥格納、黑莓等汽車行業供應商合作,與麥格納聯合設計電動汽車平臺,融合了行業各家頂尖企業的最新技術。就當眾人驚訝于“難道索尼真要造車了”之時,索尼卻說這只是作為技術展示用,對造車避而不談。
一年后的2021年1月,索尼公司表示不會成為一家汽車制造商,他們沒有大規模生產或銷售Vision-S的計劃,Vision-S未來也不會進行量產,這又給外界潑了一盆冷水。但另一方面,索尼又在歐洲公共道路對Vision-S原型車進行密集測試。當然,這個時候也可以認為是索尼希望走類似于華為車BU的模式,用原型車來測試自動駕駛、傳感器等零部件。
然而2022年索尼又改口了。年初的CES上索尼發布了第二款車型Vision-S 02,與Vision-S搭載了同樣的電動車載云平臺,并已經在進行公開道路測試。索尼集團董事長兼社長吉田憲一郎透露,今年稍后將會成立索尼移動出行運營公司,來探索索尼進入電汽車市場的可能性。吉田憲一郎當時還表示,還不確定是否能在未來的某一天開著索尼品牌的汽車出行,但索尼在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方面有愿景,他們也正在探索索尼電動汽車的商業化之路。
很快,索尼集團和本田在今年三月宣布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展開合作。就在9月底,索尼集團和本田合資成立了索尼·本田移動出行公司,半個月后,也就是10月13日就宣布了在本田北美工廠造車的消息。
從供應商到車企的轉變
從本質上看,其實作為一家涵蓋視聽、游戲、通信等業務的公司,汽車智能化的趨勢下,索尼造車是有一定優勢的。就從Vision-S上所展示的技術來看,比如中控和后座的屏幕中,搭載了索尼電視同系列的Bravia Core for Vision S系統。
索尼音響早已經在其他汽車品牌的車型上看到,索尼造音頻產品的實力在耳機、音響等產品上都已經受到公認,Vision-S也采用了索尼自家開發的360 Reality Audio音響系統。
影音娛樂體驗同樣是索尼的強項。索尼集團旗下影視、音樂等產業布局多年,包括索尼音樂娛樂公司、哥倫比亞電影集團公司等擁有大量資源。同時在娛樂方面,索尼PS游戲主機幾乎是霸主般的存在,PS2當年創下超過1.55億的全球銷量,成為全球歷史上銷量最高的家用游戲主機。游戲資源當然也不在話下,接入到車內娛樂系統中不存在太大的難題。
除此之外,在傳感器領域,索尼同樣具備很大優勢。一直以來,索尼的圖像傳感器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2018年CES上,索尼提出了為實現深度自動駕駛而打造的傳感器戰略路徑,通過研發超越人類肉眼的圖像傳感器,提升畫面分辨率和逆光動態范圍,實現比人眼更可靠的自動駕駛傳感器。
比如2014年10月,索尼發布了用于車載攝像頭的IMX224 MQV 圖像傳感器,它擁有當時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感光靈敏度,能在0.005勒克斯(低于星光亮度的暗夜環境)的低光照條件中捕捉高分辨率彩色圖像。
而Vision-S 02上還搭載了被用于激光雷達的索尼IMX459 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管)激光接收芯片,像素達到了驚人的11萬,這遠超目前市面上的其他產品。
而在此之前,索尼在汽車行業中主要作為供應商,供應車規級CIS、音響系統、中控屏等。但總體來說,索尼的汽車業務此前在營收中占比不會太大。所以如果要從供應商轉至整車制造商,其實索尼并沒有太多包袱在身,相比起華為汽車業務的處境,索尼投身整車制造顯然沒有太大的爭議。
2026年,還有優勢嗎?
2020年原型車發布,2026年交付,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這個時間未免有點長。畢竟跳票多年的法拉第未來FF91,自原型車發布至今也就五年多時間,而小米自去年3月正式宣布造車,按照計劃2024年上半年量產也只是3年多時間,況且小米還是從零開始自建工廠。
一方面,作為索尼的合作方,本田自身的電動車轉型之路目前來看進展也較慢。本田今年4月在中國推出的首款純電車型e:NS1,8月銷量僅637輛,9月銷量更是不增反減跌至224輛。
另一方面,百度與吉利合作的集度汽車,自2021年3月公司成立以來進度神速,在今年10月4日集度就宣布旗下首款車型ROBO-01已完成設計方案鎖定和整車數據凍結,進入工程試制階段,預計明年實現交付。
接下來傳統車企以及新勢力車企全面邁入電動時代,未來幾年的電動汽車競爭局面,將給索尼帶來更加嚴峻的挑戰。
-
索尼
+關注
關注
18文章
3218瀏覽量
105123 -
本田
+關注
關注
2文章
344瀏覽量
20575 -
汽車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602瀏覽量
376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飛利浦將旗下MEMS代工廠Xiver出售,該廠為ASML光刻機提供組件
索尼本田移動公司合作開發AI自動駕駛電動車
IBM、富士通或投資Rapidus晶圓代工廠
三星電子積極探討在越南設立半導體組裝工廠的可能性
松下投影機業務塵埃落定 引入戰略性資本合作設立新公司
中芯國際躍升至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
SK海力士向中企出售無錫晶圓代工廠近50%股權
美國純MEMS代工廠RVM宣布新建12英寸MEMS晶圓代工產線
2024年最新全球EMS代工廠50強(TOP 50)
![2024<b class='flag-5'>年</b>最新全球EMS<b class='flag-5'>代工廠</b>50強(TOP 50)](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7/CC/wKgZomYoyUuAK_whAAA-VItdU3M924.png)
臺灣代工廠加大支出,AI PC和服務器成主要驅動力
![臺灣<b class='flag-5'>代工廠</b>加大支出,AI PC和服務器<b class='flag-5'>成</b>主要驅動力](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F/FB/wKgZomYiN8qAOiWCAAaHVBlfK8c258.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