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編程的梯形圖繪制規則,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條:
1、梯形圖程序應按照自上而下、自左向右的順序編寫。
2、同一編號的輸出元件在一個程序中使用兩次或兩次以上,即形成所謂的“雙線圈輸出”。雙線圈輸出容易引起誤操作,在一般情況下是一種編程錯誤,應當避免;在特殊情況下允許雙線圈輸出,例如在含有跳轉指令或步進指令的梯形圖中就允許雙線圈輸出。
3、梯形圖的每一邏輯行(梯級)都必須始于左母線,終于右母線(右母線有時可省略不畫)。各種軟元件的線圈(不含輸入繼電器線圈,梯形圖中只表示輸入繼電器的觸點,對輸入繼電器的線圈是不反映的)接于右母線,線圈與右母線之間不能有任何觸點;左母線與編程元件的線圈之間一定要有觸點,線圈不能直接與左母線相連。如果有特殊需要,可以通過一沒有使用到的編程元件的常閉觸點或者特殊輔助繼電器M8000(PLC運行時自動接通)連接。
4、梯形圖中的觸點可以任意串聯或并聯,繼電器線圈不能串聯。
5、輸入繼電器、輸出繼電器、內部輔助繼電器、定時器、計數器等軟繼電器的觸點都以使用無數次。
6、梯形圖中,輸出繼電器用橢圓、圓圈或括弧表示,不同廠家的產品其表示方法略有不同。
7、不能編程的電路應進行等效變換后再進行編程,如橋式電路應當在變換之后才能編程。對于復雜電路,用ANB、ORB等指令難以進行編程,可重復使用一些觸點畫出其等效電路再進行編程。
8、適當安排軟元件的順序,以減少程序的步數,即應當盡量做到“上重下輕,左重右輕”。
9、繪制梯形圖時,在每個邏輯行上,并聯觸點較多的電路塊應安排在最左邊,這樣可以省略一條ANB指令。
10、在有線圈并聯的電路中,應將單個線圈放在上面,可以避免使用MPS指令、MPP指令和ANB指令。
11、設計梯形圖時,一定要了解PLC的掃描工作方式,即在程序處理階段對梯形圖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逐一掃描處理,不存在幾條并聯支路同時動作的情況。
12、梯形圖中不允許出現PLC所驅動的指示燈。
13、如果多個邏輯行中都具有相同的控制條件,可將每個邏輯行中相同的部分合列在一起,共用同一個控制條件,這是采用主控指令編程。
14、在梯形圖中繼電器的輸出形式有并行輸出、縱接輸出和多路輸出。梯形圖中所有繼電器的編號應在所選PLC軟元件表所列范圍之內,不能任意選用。
15、每個程序結束后,都應當有結束指令(END)。
審核編輯:郭婷
-
繼電器
+關注
關注
132文章
5361瀏覽量
149558 -
plc
+關注
關注
5016文章
13387瀏覽量
465375
原文標題:PLC編程的梯形圖繪制規則
文章出處:【微信號:中泰PLC自動化教學,微信公眾號:中泰PLC自動化教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