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Py作為 Python 生態中最受歡迎的科學計算包,很多讀者已經非常熟悉它了。
它為 Python 提供高效率的多維數組計算,并提供了一系列高等數學函數,我們可以快速搭建模型的整個計算流程。毫不負責任地說,NumPy 就是現代深度學習框架的「爸爸」。
盡管目前使用 NumPy 寫模型已經不是主流,但這種方式依然不失為是理解底層架構和深度學習原理的好方法。最近,來自普林斯頓的一位博士后將 NumPy 實現的所有機器學習模型全部開源,超過 3 萬行代碼、30 多個模型,并提供了相應的論文和一些實現的測試效果。
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ddbourgin/numpy-ml
粗略估計,該項目大約有 30 個主要機器學習模型,此外還有 15 個用于預處理和計算的小工具,全部.py 文件數量有 62 個之多。平均每個模型的代碼行數在 500 行以上,在神經網絡模型的 layer.py 文件中,代碼行數接近 4000。
這,應該是目前用 NumPy 手寫機器學習模型的「最高境界」吧。
誰用 NumPy 手推了一大波 ML 模型?通過項目的代碼目錄,我們能發現,作者基本上把主流模型都實現了一遍,這個工作量簡直驚為天人。作者 David Bourgin 是一位大神,于 2018 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認知科學博士學位,隨后在普林斯頓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 盡管畢業不久,David 在頂級期刊與計算機會議上都發表了一些優秀論文。在 ICML 2019 中,其關于認知模型先驗的研究就被接收為少有的 Oral 論文。 David Bourgin 就是用 NumPy 手寫 ML 模型、手推反向傳播的大神。這么多的工作量,當然還是需要很多參考資源的,David 會理解這些資源或實現,并以一種更易讀的方式寫出來。 他表示,從 autograd repo 學到了很多,但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他顯式地進行了所有梯度計算,以突出概念/數學的清晰性。當然,這么做的缺點也很明顯,在每次需要微分一個新函數時,你都要寫出它的公式…… 估計 David Bourgin 在寫完這個項目后,機器學習基礎已經極其牢固了。項目總體介紹這個項目最大的特點是作者把機器學習模型都用 NumPy 手寫了一遍,包括更顯式的梯度計算和反向傳播過程。可以說它就是一個機器學習框架了,只不過代碼可讀性會強很多。 David Bourgin 表示他一直在慢慢寫或收集不同模型與模塊的純 NumPy 實現,它們跑起來可能沒那么快,但是模型的具體過程一定足夠直觀。每當我們想了解模型 API 背后的實現,卻又不想看復雜的框架代碼,那么它可以作為快速的參考。 文章后面會具體介紹整個項目都有什么模型,這里先簡要介紹它的整體結構。如下所示為項目文件,不同的文件夾即不同種類的代碼集。![15ccbc5a-66f7-11ed-8abf-dac502259ad0.jpg](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7/C2/wKgZomTnQYmAJtfDAACjiOmq7ZU052.jpg)
![15e600c0-66f7-11ed-8abf-dac502259ad0.jpg](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7/C2/wKgZomTnQYqAWgh2AAEdMdh6UA0216.jpg)
- EM 訓練
- 用變分 EM 進行 MLE 參數估計的標準模型
- 用 MCMC 進行 MAP 參數估計的平滑模型
- Add
- Flatten
- Multiply
- Softmax
- 全連接/Dense
- 稀疏進化連接
- LSTM
- Elman 風格的 RNN
- 最大+平均池化
- 點積注意力
- 受限玻爾茲曼機 (w. CD-n training)
- 2D 轉置卷積 (w. padding 和 stride)
- 2D 卷積 (w. padding、dilation 和 stride)
- 1D 卷積 (w. padding、dilation、stride 和 causality)
- 雙向 LSTM
- ResNet 風格的殘差塊(恒等變換和卷積)
- WaveNet 風格的殘差塊(帶有擴張因果卷積)
- Transformer 風格的多頭縮放點積注意力
- Dropout
- 歸一化
- 批歸一化(時間上和空間上)
- 層歸一化(時間上和空間上)
- SGD w/ 動量
- AdaGrad
- RMSProp
- Adam
- 常數
- 指數
- Noam/Transformer
- Dlib 調度器
- Glorot/Xavier uniform 和 normal
- He/Kaiming uniform 和 normal
- 標準和截斷正態分布初始化
- 交叉熵
- 平方差
- Bernoulli VAE 損失
- 帶有梯度懲罰的 Wasserstein 損失
- ReLU
- Tanh
- Affine
- Sigmoid
- Leaky ReLU
- Bernoulli 變分自編碼器
- 帶有梯度懲罰的 Wasserstein GAN
- 決策樹 (CART)
- [Bagging] 隨機森林
- [Boosting] 梯度提升決策樹
- 嶺回歸
- Logistic 回歸
- 最小二乘法
- 貝葉斯線性回歸 w/共軛先驗
- 最大似然得分
- Additive/Lidstone 平滑
- 簡單 Good-Turing 平滑
- 使用交叉熵方法的智能體
- 首次訪問 on-policy 蒙特卡羅智能體
- 加權增量重要采樣蒙特卡羅智能體
- Expected SARSA 智能體
- TD-0 Q-learning 智能體
- Dyna-Q / Dyna-Q+ 優先掃描
- Nadaraya-Watson 核回歸
- k 最近鄰分類與回歸
- 離散傅立葉變換 (1D 信號)
- 雙線性插值 (2D 信號)
- 最近鄰插值 (1D 和 2D 信號)
- 自相關 (1D 信號)
- 信號窗口
- 文本分詞
- 特征哈希
- 特征標準化
- One-hot 編碼/解碼
- Huffman 編碼/解碼
- 詞頻逆文檔頻率編碼
- 相似度核
- 距離度量
- 優先級隊列
- Ball tree 數據結構
![1603bf84-66f7-11ed-8abf-dac502259ad0.png](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7/C2/wKgZomTnQYqAboYMAAAr8x7qjR8494.png)
classDotProductAttention(LayerBase): def__init__(self,scale=True,dropout_p=0,init="glorot_uniform",optimizer=None): super().__init__(optimizer) self.init=init self.scale=scale self.dropout_p=dropout_p self.optimizer=self.optimizer self._init_params() def_fwd(self,Q,K,V): scale=1/np.sqrt(Q.shape[-1])ifself.scaleelse1 scores=Q@K.swapaxes(-2,-1)*scale#attentionscores weights=self.softmax.forward(scores)#attentionweights Y=weights@V returnY,weights def_bwd(self,dy,q,k,v,weights): d_k=k.shape[-1] scale=1/np.sqrt(d_k)ifself.scaleelse1 dV=weights.swapaxes(-2,-1)@dy dWeights=dy@v.swapaxes(-2,-1) dScores=self.softmax.backward(dWeights) dQ=dScores@k*scale dK=dScores.swapaxes(-2,-1)@q*scale returndQ,dK,dV 在以上代碼中,Q、K、V 三個向量輸入到「_fwd」函數中,用于計算每個向量的注意力分數,并通過 softmax 的方式得到權重。而「_bwd」函數則計算 V、注意力權重、注意力分數、Q 和 K 的梯度,用于更新網絡權重。 在一些實現中,作者也進行了測試,并給出了測試結果。如圖為隱狄利克雷(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實現進行文本聚類的結果。左圖為詞語在特定主題中的分布熱力圖。右圖則為文檔在特定主題中的分布熱力圖。
![16214cd4-66f7-11ed-8abf-dac502259ad0.jpg](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7/C2/wKgZomTnQYqAM-nZAAEeujY74fs711.jpg)
審核編輯 :李倩
-
函數
+關注
關注
3文章
4346瀏覽量
62974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439瀏覽量
133087 -
python
+關注
關注
56文章
4807瀏覽量
85040
原文標題:?Numpy手寫機器學習算法,3萬行代碼!
文章出處:【微信號:vision263com,微信公眾號:新機器視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LM98640是給一個過滿度的正弦波采集大量全碼數據進行概率分布計算DNL還是給個斜坡波進行靜態測試?
如何使用Python構建LSTM神經網絡模型
手搓黨分享:用Air700E開發板+毫米波雷達,搓一個睡眠監測儀!
![<b class='flag-5'>手</b>搓黨分享:<b class='flag-5'>用</b>Air700E開發板+毫米<b class='flag-5'>波</b>雷達,搓<b class='flag-5'>一</b>個睡眠監測儀!](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8/84/wKgZomb4r6aAE9fIAAiRwJH2UHI165.png)
為AI、ML和數字孿生模型建立可信數據
用二只OPA548組成功率輸出電路,二只管子的電流工作時一大一小,為什么?
用TINA如何搭建仿真模型?
功率放大器在Lamb波信號波包模型驗證研究中的應用
![功率放大器在Lamb<b class='flag-5'>波</b>信號波包<b class='flag-5'>模型</b>驗證研究中的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2/26/wKgaoma0PL6ACjuiAAAkeGSybYo239.png)
OPA454沒有放大波形輸出是怎么回事?
如何訓練一個有效的eIQ基本分類模型
![如何訓練<b class='flag-5'>一</b>個有效的eIQ基本分類<b class='flag-5'>模型</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0/C5/wKgaomaq5iqAVex_AABUDsq2YBc408.png)
Achronix新推出一款用于AI/ML計算或者大模型的B200芯片
![Achronix新推出<b class='flag-5'>一</b>款用于AI/<b class='flag-5'>ML</b>計算或者大<b class='flag-5'>模型</b>的B200芯片](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FF/wKgaomYFIUmAQyGJAAAqCYyXY7E574.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