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檬骨新材料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美國陸軍核心戰術網WIN-T系統的技術體制、功能結構及應用分析

QuTG_CloudBrain ? 來源: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 ? 作者:中國電子科學研究 ? 2022-11-30 09:51 ? 次閱讀

梳理分析了美國陸軍核心戰術網相關內容,首先,給出了WIN-T系統概述,重點研究了該系統的技術體制,接著,對該系統的編配部署、典型規模和應用模式進行了深入分析,最后,針對WIN-T系統的優點給出了啟示。通過對WIN-T系統及在該系統中應用的相關電臺、網絡協議和通信服務等分析研究,能夠為新型戰場通信網和新體制電臺設計提供成果借鑒和參考依據,進而推進新型戰術互聯網跨越式發展。

引言

戰術級作戰人員信息網絡(Warfighter Information Network-Tactical,WIN-T),是美國陸軍的核心戰術網,它是一種自組織、自愈合、自定位的綜合通信網,具有高速率、大容量、動中通的能力。

WIN-T系統采用“干線網+接入網”的網絡結構,干線網采用Mesh體制,干線節點主要包含戰術通信節點(Tactical Communications Node,TCN)和戰場入網節點(Point of Presence,POP)等裝備;接入網采用Adhoc體制,接入節點主要包含士兵網絡擴展節點(Soldier Network Extension,SNE)等裝備。其中干線節點中的TCN節點和POP節點中主要包含高頻段網絡波形(High-band Network Waveform,HNW)電臺和寬帶組網波形(Wideband Network Waveform,WNW)電臺;接入節點中的POP節點主要包含寬帶組網波形電臺和士兵網絡波形(Soldier Network Waveform,SRW)電臺。

WIN-T系統作為美國陸軍最新的戰場通信核心網,其采用的建設思路和技術路線對戰場通信網的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引領作用。本文重點研究剖析了美軍WIN-T系統的技術體制、編配部署及應用模式等,能夠為新型戰術互聯網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對戰術互聯網未來建設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1WIN-T系統概述

美軍WIN-T系統是美國陸軍研發的新一代自組織、自愈合的綜合戰術通信網,采用商用技術傳輸有線/無線話音、數據、視頻信息,是陸戰網的關鍵部分,可為戰場上的分散部隊提供大容量和高移動性通信。美陸軍對WIN-T采用了增量開發策略,先后制訂了4個增量方案,其發展演進如圖1所示[1]。

9e7bc308-7001-11ed-8abf-dac502259ad0.png

WIN-T系統包括四個增量任務:“增量1”提供駐停通能力;“增量2”提供初始動中通能力;“增量3”提供全網動中通能力;“增量4”提供轉型衛星通信能力。WIN-T系統四個增量階段的主要功能如下[2]。

(1)增量1:快速機動通信能力。已完成部署,正在升級。WIN-T增量1可在快速暫停狀態下為營級部隊提供超視距衛星通信能力,2004年開始裝備,到目前為止已經裝備了200多支現役、預備役和國民警衛隊部隊。目前,WIN-T增量1正在進行升級,升級到增量1b,增加了許多增量2(可部署到連級)的重要能力,同時還增強了互操作能力。

(2)增量2:初始動中通能力,正在加緊測試和部署。WIN-T增量2可實現初始動中通能力,可支持快停通與動中通,并首次將超視距衛星通信能力延伸到了連級部隊。增量2的目標是裝備機動部隊,這些部隊需要的是針對支援進攻作戰而進行的優化動中通能力。美軍從2012年10月開始將WIN-T增量2裝備到陸軍旅戰斗隊,2013年阿富汗的第10山地師使用增量2后,其能力立刻得到承認。美國防部國防采辦委員會對WIN-T增量2進行評估后,認為其技術已經成熟,2015年6月,美陸軍對外宣布增量2進入全速生產階段。WIN-T增量2部署至連級,可搭載在防地雷反伏擊車輛、高機動性多用途輪式車輛、“斯特瑞克”戰車等車輛上。目前該系統已部署在美陸軍4個師部和12個旅戰斗隊。隨著國防部授權增量2進入全速生產階段,陸軍將可以啟動相關采購并在2028年前向尚未裝備WIN-T增量2的剩余部隊進行列裝。

(3)增量3:完全動中通能力,空中層通信項目延期后WIN-T增量3通過開發HNW大幅提高視距傳輸吞吐量。增量3在2010年進入關鍵設計審查階段,并于2011年進行了有限用戶測試。由于美國國防預算的削減,增量3項目在2014年中期進行了重組,空中層要延遲到后續增加預算后實現。

(4)增量4:WIN-T增量4最初的計劃高度依賴轉型通信衛星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取消,從而導致WIN-T增量4取消。

2 技術體制分析

2.1系統特點

WIN-T系統是第一個在戰場任何地方為士兵提供動中通話音和數據通信服務、態勢感知服務的網絡[3]。系統采用獨特的動中通衛星通信,使士兵能夠無縫地從連級指揮官到師部和更高梯隊來回傳送信息。WIN-T系統主要特點如下[1]。

2.1.1 多樣化網絡接入媒介

綜合采用有線、802.16/802.11無線局域網、衛星通信等多種網絡接入媒介,有線主要是光纖,衛星通信主要依靠寬帶全球衛星通信。

2.1.2多樣化網絡接入節點

網絡接入節點多種多樣,既包含大型固定站接入點如遠程端口,也包含多種移動小型節點如士兵網絡擴展節點、單方艙交換機節點、戰場入網點、戰術通信節點等,還包含一些單兵背負式或便攜式接入點如各類智能手機

2.1.3多樣化的編碼、調制和加密樣式

綜合采用了多種調制、編碼、加密樣式,確保網絡配置的靈活性以及運行的安全性。

2.1.4多樣化軟件無線電波形

WIN-T非常重視基于軟件無線電的波形設計理念,可支持單信道地面和機載無線電系統、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等多種傳統波形,以及HNW、NCW、SRW等新波形,并通過波形移植來實現裝備性能的動態重構、升級等;WIN-T利用現有的成熟的商用技術,具有大容量、高帶寬特點,能夠提供大容量高速傳輸能力,并通過引入NCW和HNW等新波形、能夠使網絡傳輸能力大大增強。

2.1.5網絡的自組織、自愈合和魯棒性

由于WIN-T網絡結構不需要設置任何中心控制節點,所有節點的地位平等,任何節點的故障不會影響整個網絡的運行,因此WIN-T網絡結構具有很強的抗毀性;另外WIN-T網絡具有動態拓撲特征,其網絡節點可以隨處移動,也可以隨時開啟或關閉,從而使網絡拓撲結構能夠隨時發生變化。

2.1.6快速部署能力

WIN-T的布設或展開無需依賴于任何預設的網絡設施,節點開啟后就可以快速、自動組成一個獨立的網絡。當節點與其覆蓋范圍之外的節點進行通信時,需要中繼節點進行多跳轉發。與固定網絡不同,WIN-T網絡中的多跳路由是由普通網絡節點完成的,而不需要使用專用的路由交換設備,也不需要專業人員操作,從而具備快速部署能力,適應快節奏作戰需要。

2.1.7真正意義上的立體化“動中通”

長期以來,美軍裝備部隊的多種戰術電臺能在移動中使用,但連接指揮所的高速網絡卻從未實現移動中使用。WIN-T綜合利用了支持移動通信的網絡化視距無線電波形、保持移動網絡要素連接的網絡自動化技術和動中通衛星天線系統。這些新技術促成戰術分隊能引入動態任務指揮,使士兵們可以不間斷地在戰術車輛內部進行通信操作而無須停車架設裝備。同時WIN-T還將衛星通信擴展到連一級,并提供了極強的連通性。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以往最大的移動通信難題,使美軍地面部隊在戰術機動過程中不間斷的通信及網絡連接能力發生根本的轉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動中通”。

提升了部隊的機動性和指揮控制的靈活性。通過太空、空中、地面三層無縫連接,實現了立體化動中通能力。這些均大幅提升了部隊的機動性和指揮控制靈活性。

2.1.8抗電子干擾、網絡攻擊能力強大

綜合采用跳頻、擴頻、無特征隱蔽技術等電子防御手段以及統一網絡原理與運作能力,采用各類加密與認證手段的賽博防御手段來實現抗電子干擾和網絡攻擊能力。

2.1.9與傳統戰術網絡的兼容性

最大程度地避免因轉型導致的能力斷層,盡管WIN-T的最終目標是替換大部分傳統美軍移動用戶設備系統(Mobile Subscriber Equipment,MSE),但這種替換采用一種“最經濟”的方式進行,即與傳統戰術通信網絡長期共存,若能通過裝備軟件更新來實現能力升級則不用硬件升級,若通過硬件升級來實現能力升級則不采用新研設備,不得已情況下才開發新設備。

2.1.10重視網絡集成測試與評估

提升網絡的成熟度和對傳感器網、火力網的支持力度。不但通過網絡集成評估實現通信網絡的集成測試評估,還通過能力集系列實現WIN-T與其他傳感器網絡、火力網絡的集成。

2.2技術體制

WIN-T系統技術體制主要包含[4-13]:電臺技術體制、衛星技術體制、網絡協議技術體制、網絡管理技術體制和通信服務技術體制等。

2.2.1電臺技術體制

WIN-T系統電臺采用軟件無線電技術體制,電臺波形支持基于IP的網間互連和網內互連。軟件無線電采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在模塊化、標準化、可編程的通用硬件平臺上,利用軟件來實現無線通信裝備的各種功能,具有高度開放性、靈活性、組件化、可移植特點的新一代無線電通信技術。軟件無線電技術是WIN-T傳輸層采用的重要技術體制。以WNW波形為例,在IP層之下的移動互聯網層實現移動組網功能,采用動態的鏈路狀態路由協議ROSPF支持用戶節點的移動性;在移動數據鏈路層實現統一時隙分配(Unifying Slot Assignment Proto[1]col,USAP),支持多跳廣播并控制子網拓撲;采用跨層設計的方法實現高效的移動自組網。

2.2.2衛星技術體制

WIN-T的車載衛星終端(Satellite Transportable Terminal Plus,STTP)調制樣式包含三種:

二進制相移鍵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編碼率1/2;

偏移四相相移鍵控(Offset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OQPSK),編碼率1/2和3/4;

8移相鍵控(8 Phase Shift Keying,8PSK),編碼率2/3和3/4。

新增使用波形為網絡中心波形,符合美軍標MIL-STD-188-EEE。NCW是美陸軍開發的一種開放式標準波形,即非專用波形,搭載波形的終端可以在任何衛星通信體系結構中實現最佳網絡性能[6]。該波形提供了一個全認證的自組織、自愈合的保密網絡。NCW具備全網狀網組網、星型組網和混合組網能力。任何大孔徑終端都可以用作NCW網絡的網絡控制器,并能夠進行自動化或預規劃的網絡控制交接。

2.2.3網絡協議技術體制

WIN-T是美軍采用商用標準和商業現貨原則,基于IP網協議,構建的新一代戰術通信網絡。在IP層以下采用無線局域網技術和WiMax技術實現無線通信,通信設施支持HNW和NCW。在IP層以上與商用網標準一致。在網絡中增加了軍用的信息保證與網絡安全保證設施,提高了服務質量保證能力。為滿足未來部隊需求,WIN-T選擇IPv6作為核心網絡協議。為支持與現有技術裝備的兼容性,WIN-T邊界同時支持IPv4和IPv6。WIN-T網絡協議采用四層體系結構,其協議棧如表1所示。最底層是數據鏈路層,具體包括媒體接入控制層(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層,主要解決與數據鏈路及無線鏈路相關的傳輸問題;網絡層采用IP協議進行統一,核心網采用IPv6協議,接入網同時支持IPv4和IPv6,主要解決網絡尋址與數據轉發問題,包括路由技術與數據轉發技術,WIN-T支持的主要路由協議為: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路由協議和優化鏈路狀態路由(Optimized Link State Routing,OLSR)協議;傳輸層主要支持UDP和TCP協議;應用層支持各種特定應用,比如用于網絡管理的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imple Netwo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用于文件交換的文件傳輸協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用于發送郵件的簡單郵件協議(Simple Message Transfer Protocol,SMTP)等[3]。

9e8fbbba-7001-11ed-8abf-dac502259ad0.png

2.2.4網絡管理技術體制

WIN-T網絡管理系統采用簡單的網絡管理協議。網絡管理設備不但能夠管理網內設備,而且具有管理網外設備和其他標準網絡設備的能力。WIN-T信號營負責管理廣域網、局域網及其組成部分。信號營支持各級梯隊的作戰部隊。網絡管理包含5個功能域:包括網絡規劃、網絡工程、網絡戰場頻譜管理的配制管理;網絡系統管理;網絡性能管理;網絡計算機管理和網絡安全保密通信管理。

網絡管理員利用WIN-T網絡管理系統自動計劃、分配和控制所有的網絡和主機IP地址,觀察網絡狀態的變化,監控和管理地址變換服務的名稱。系統必須給所有的數據網絡路由器和每個主機用戶分配一個IP地址,監控和管理地址變換服務會定期更新名稱/IP地址表。

2.2.5 通信服務技術體制

WIN-T通信服務符合美陸軍統一能力體系架構。通信服務包含協作、實時通信、服務等的套件,可用于在任意地方的士兵和陸軍業務用戶的任何設備上。該套件在安全的環境下,集所有實時的、接近實時的和非實時的各類應用于一體,如聊天、音頻、視頻、文檔、搜索、協作和定位等。陸軍統一能力支持作戰的所有階段,并且銜接了作戰部隊和生成兵力部隊,增強了互操作性,驗證隨戰隨訓,提高陸戰網的安全性。統一通信將用戶連接起來,實現實時通信、協作和共享態勢感知。服務的整合將有助于更及時地交付新興的統一通信技術和提高任務效率。美陸軍統一通信的當前狀態是國防部統一能力文檔中描述的美國國防信息系統局企業級服務與本地解決方案的混合。美國防部統一能力也定義了在統一通信產品間的互操作、信息保障和接口的規范。統一能力的信息保障需要來自于美國防部指令。美陸軍統一能力提供無縫集成語音、視頻和數據應用服務的能力。

2.3主要功能

WIN-T增量2主要實現了初始動中通能力,并將超視距衛星通信能力延伸到了連級部隊。目前,WIN-T增量2正在全速部署,由于美軍空中層通信項目延期,WIN-T增量3相關能力還未形成。WIN[1]T增量2主要功能如下[7]:

初始動中通/快停通能力,主要支持旅級戰斗隊到連級部隊;

動中通網絡延伸,最低可擴展到連級;

立體化網絡結構,采用空間層和地面層兩層網狀網結構,增量3階段開發空中層,且空中層開發計劃延期;

多樣化的節點接入能力,網絡接入節點多種多樣,既包括大型固定站接入點,如Teleport,也包括各種移動小型節點,如士兵網絡擴展節點、戰場入網節點、戰術通信節點等,還包括單兵背負式或便攜接入點,如各類智能終端等;

基于策略的一體化網絡運作與管理能力,如基于策略的網絡管理、網絡規劃、頻譜管理;

多樣化通信能力,綜合采用有線、802.16/802.11無線局域、衛星通信、軟件無線電等多種通信手段,有線主要是光纖,衛星主要依靠寬帶全球衛星等;

無線電臺支持HNW、WNW視距波形和NCW超視距波形,HNW數據速率≥54Mbps、WNW數據速率≥2Mbps、NCW每路載波數據速率最高可達6.14Mbps;

自組織、自愈網狀組網能力,衛星網絡、地面干線網絡、地面接入網絡均支持自組織、自愈網狀組網,大大提高了網絡整體魯棒性;

立體化動中通能力,通過空間、地面兩層無縫連接,實現立體化動中通能力,大幅提升部隊的機動性和指揮控制的靈活性;

兼容能力,能力升級的情況下確保向下兼容傳統戰術網絡,最大程度地避免因轉型導致的能力斷層。

2.4結構組成

WIN-T系統分層體系結構可以分為空間層、空中層和地面層[3],如圖2所示。空間層主要通信手段是衛星,它綜合利用寬帶全球衛星、軍事星、先進極高頻衛星和商用衛星等多種衛星通信系統,將網絡范圍從軍、師一直延伸到營、連一級,形成全域互通、動態運行、寬帶傳輸、靈活升級、高可靠性的多媒體信息網絡;空中層包括由各種無人機承載的自適應節點、臨時性飛機或者高空飛艇,通過WIN-T通信載荷與HNW通信手段增加通信距離;地面層以戰術互聯網為基礎,通過戰術互聯網連接,將橫向連接戰斗隊,縱向連接上級指揮所,從而連接司令部、后勤、訓練和醫療支援單位。

9ea6a992-7001-11ed-8abf-dac502259ad0.png

3 系統編配部署與應用模式

目前,WIN-T系統增量1和增量2均已被美軍大規模使用。原計劃于2014財年列裝的增量3也未能按計劃列裝,并且為適應財政預算緊縮狀況,美國陸軍《2015財年陸軍裝備現代化計劃》還決定推遲增量3系統的空中層發展計劃;原計劃于2016財年開始列裝的增量4也因為TSAT項目的取消而取消。因此,本文重點介紹增量2的編配部署、師/旅/營級規模和應用模式。

3.1編配部署WIN-T系統增量2地面層采用“干線網+接入網”的網絡架構。干線網主要由戰術通信節點、戰場入網點等裝備組成,其中戰術通信節點之間通過大容量視距或超視距無線電互聯,且其數量、部署與連接關系可根據戰場需求靈活配置;接入網主要由士兵網絡擴展節點、便攜電臺等裝備構成;此外接入網也包含安全的無線局域網、車載無線包等。其干線網和接入網均采用網狀網的組網方式,網絡結構非常靈活,可根據具體作戰需求靈活配置與增減。

WIN-T增量2主要由戰術通信節點、戰術中繼塔、戰場入網點、士兵網絡擴展節點、改進型衛星戰術終端、車輛無線包、模塊化通信節點和網絡運維與安全中心等節點與裝備組成。根據美軍《作戰人員戰術信息網(WIN-T)指揮官手冊V1.6》中WIN-T增量2裝備的師級戰斗梯隊不同類型旅部署規模,典型旅級戰斗梯隊中主要通信節點的部署關系如表2所示[1]。

9eca4e4c-7001-11ed-8abf-dac502259ad0.png

WIN-T增量2各型節點部署情況包括:戰術通信節點部署于師旅營各級,為指揮所提供微波骨干網通信能力;戰術中繼塔部署于作戰區域,提升增強微波骨干網的區域覆蓋能力;戰場入網節點部署于師旅營指揮所,提供衛星、微波骨干網通信能力,支持指揮所接入到固定網絡;士兵網絡擴展節點部署于連級,為連級提供對上的接入能力,以及分隊內的通信組網能力;衛星戰術終端部署于師/旅/營,為各級指揮所提供衛星通信能力的伴隨保障;車載無線包與戰術通信節點結合使用,提升用戶和業務接入能力;模塊化通信節點由兩套帶不間斷電源的用戶接入箱組成,為駐停狀態的指揮所用戶提供話音和數字數據接入端口,用戶接入箱可提供48個以太網端口;網絡運維與安全中心部署在師級或旅級,可為WIN-T網絡提供整套網絡的運行應用與信息保障,同時也可提供強大的網絡規劃、監控與管理功能[14-21]。

3.2師/旅/營級規模目前美陸軍地面作戰部隊主要旅級戰斗隊主要包含:裝甲旅戰斗隊、步兵旅戰斗隊和“斯特瑞克”旅級戰斗隊等不同類型。美軍不同類型旅級戰斗隊的網絡規模和節點數如表3所示。美軍WIN-T系統在裝甲旅、步兵旅和斯特瑞克旅戰斗隊中設備主要包括:旅級網絡操作與安全中心、戰術通信節點、戰術中繼塔,戰場入網節點、車輛無線包、士兵網絡擴展節點、模塊化通信節點等,其設備配置數量如表3所示[5]。

9ee40206-7001-11ed-8abf-dac502259ad0.png

由表3可以看出,WIN-T系統設備在裝甲旅和步兵旅的網絡節點數量規模相同,在斯特瑞克旅規模更大,其中戰術通信節點、戰場入網節點、士兵網絡擴展節點和車輛無線模塊數量都要更多一些。 3.3應用模式 WIN-T增量2后的網絡應用模式主要包括:機固接入、骨干網絡、中層網絡、分隊網絡等[22-27],其部署后典型旅—營—連級組網應用模式如圖3所示。

9ef9486e-7001-11ed-8abf-dac502259ad0.png

3.3.1 機固接入

WIN-T增量2的機固接入主要通過衛星實現。衛星戰術終端編配部署于師、旅、營三級,具備NCW衛星通信能力,能夠為部/分隊提供機固接入,完成機動戰術通信系統到全球信息柵格網絡的銜接;

3.3.2骨干網絡

WIN-T增量2骨干網絡包括NCW衛星和高頻段網絡電臺兩種通信手段。NCW衛星波形部署于衛星戰術終端、戰術通信節點、戰場入網節點、士兵網絡擴展節點等,衛星戰術終端、戰術通信節點、戰場入網節點提供營級以上的NCW衛星通信能力,士兵網絡擴展節點提供連級分隊NCW衛星通信能力,NCW衛星網絡實現了從師/旅級到營/連分隊的全覆蓋,一般每個機動旅有一個單獨的NCW衛星網絡,每個師有四個機動NCW網絡和一個師級的網絡;高頻段網絡電臺部署于戰術通信節點、戰術中繼塔等通信節點提供骨干網絡的區域覆蓋,部署于戰場入網節點為各級指揮所提供骨干網接入能力,高頻段網絡電臺組成的微波骨干網實現了營級以上的作戰單位的覆蓋;

3.3.3中層網絡

中層網絡提供NCW衛星以外覆蓋旅/營/連的另一種寬帶通信手段,主要通過中層組網電臺設備實現,WNW波形可以加載到中層組網電臺中,主要包含AN/VRC-118(V)、AN/PRC[1]158等電臺,部署于戰術通信節點、戰場入網節點和士兵網絡擴展節點;

3.3.4分隊網絡

分隊網絡提供分隊內的通信組網應用。士兵網絡擴展節點作為分隊的核心節點,提供對上的NCW通信組網能力,對下構建分隊內部網絡;分隊網可以采用傳統的傳輸手段包括EPLRS和SINCGAS等,也可以采用SRW波形電臺設備實現,主要包含AN/PRC-152、AN/PRC-154、AN/PRC[1]155等電臺,部署于士兵網絡擴展節點。

結 語

WIN-T系統是美陸軍核心戰場通信網絡,它作為美陸軍未來部隊發展的一種自組織、自愈合、自定位的綜合通信網,能夠支持從戰區到連隊的動中通能力,其網絡結構、網絡傳輸能力、系統快速部署能力等都非常適應未來作戰需要,但其依然存在著如下缺點:戰斗條件下的安裝、操作、維護時間長;設備笨重、難于運輸、抗毀能力差、不能滿足遠征作戰對設備便攜性要求;系統從設計開發到裝備部署過程復雜且周期過長,導致快速發展的商用成熟技術難以融入通信網絡的開發當中等。因此,通過研究WIN-T系統網絡結構本身技術特點和編配部署與應用模式,對未來戰術互聯網發展啟示:

3.1網絡功能與復雜度的權衡

WIN-T的發展從追求多功能,使網絡復雜度不斷增加,到開始簡化網絡,是美軍重新認識到網絡功能與結構復雜的權衡。WIN-T系統發展到增量2,網絡功能不斷提升,但伴隨的是網絡管理和操作復雜度急劇增加,網絡節點數量增加了4倍。在WIN[1]T系統的網絡配置中,62%的通信支持維護人員都不是專職的操作手。因此,在增加網絡功能的同時,需要考慮減小網絡操作的復雜度,以保證裝備操控人員操控裝備的便捷性。

3.2先進技術與研制成本的權衡

WIN-T系統項目進展中,技術難度估計不足,需求多變致使部分項目發展進展受到嚴重影響,原規劃將在增量3實現的空中層通信,涉及許多最先進的技術,如高空通信負載平臺(駐空時間長的無人機、飛艇等)、先進的JC4ISR電臺等,最終因經費限制,在2014年的經費預算中從WIN-T中出局,但空中層通信的需求仍保留有效,其包含的JC4ISR將在其他項目中進行開發。因此,在采用先進技術開發系統時應考慮系統的研制成本和裝備形成能力的時效性。

3.3作戰試驗鑒定發揮重要作用

美軍作戰試驗鑒定貫穿裝備采辦全過程。它可真實檢驗裝備的作戰性能,并及時糾正,降低風險。WIN-T增量2要求實現上下級之間可靠、快速的數據傳輸,但增量2投入試驗初期,其“關鍵性能參數”、“關鍵系統特性”都未達到要求,美陸軍為WINT增量2等項目中的精選部分“在測系統”額外進行了糾正性能和可靠性的措施,解決系統的適應性、抗毀性、作戰效能等問題。試驗鑒定收集的反饋意見作為增量2全速生產決定的重要依據。因此,需要更加重視網絡形成能力前年的測試與評估。

審核編輯:郭婷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

    文章

    11185

    瀏覽量

    103865
  • 衛星通信
    +關注

    關注

    12

    文章

    727

    瀏覽量

    38823
  • 無線電
    +關注

    關注

    60

    文章

    2148

    瀏覽量

    116810

原文標題:【深度】美國陸軍核心戰術網WIN-T系統建設及應用解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CloudBrain-TT,微信公眾號:云腦智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數字通信分析儀的技術原理和應用

    :數字通信分析儀還可以用于系統脈沖響應的校正和校準,確保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數字通信分析儀是一種功能強大的通信測試儀器,其
    發表于 12-10 14:32

    地移動無線電調制分析儀的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

    地移動無線電調制分析儀是一種專用于地移動無線電(LMR)系統的高性能測試設備,其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如下:
    發表于 11-05 14:28

    安泰功率放大器在軌道車輛振動壓電俘能結構中的應用

    研究方向:研究軌道車輛振動壓電寬頻響應俘能結構的動力學問題,建立工型壓電懸臂梁的模態頻率模型,通過實驗對軌道車輛振動壓電寬頻響應俘能結構進行實際驗證。
    的頭像 發表于 11-04 11:58 ?147次閱讀
    安泰功率放大器在軌道車輛振動壓電俘<b class='flag-5'>能結構</b>中的應用

    兼容7A100T和PG2L100H雙芯核心板,米爾FPGA平臺

    能力使其成為電力監測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7A100T和PG2L100H核心板憑借其穩定的性能和低功耗特性,在電力監測與智能電網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案例分析:在某智能電網項目中,PG2
    發表于 09-14 16:08

    中國大成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核心市場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大在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市場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據日本半導體制造裝置協會(SEAJ)發布的最新統計,2024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額實現
    的頭像 發表于 09-09 18:25 ?771次閱讀

    一文解析RFID技術的應用

    RFID技術大力發展促使行業架構進行深刻重構,尤其在國防事務、物資流轉、以及資產管理等核心環節中,其作用尤為顯著。接下來,本文將對這項技術如何具體地重塑行業格局進行深入的
    的頭像 發表于 08-30 15:16 ?521次閱讀
    一文解析RFID<b class='flag-5'>軍</b>標<b class='flag-5'>技術</b>的應用

    光伏電站智能運維管理系統三大核心功能

    光伏電站智能運維管理系統三大核心功能 以往,光伏電站的運維工作需要人工巡檢和維護,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效率低下。而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陜西公眾智能監測自主研發了光伏電站智能運維管理系統
    的頭像 發表于 08-23 15:55 ?480次閱讀
    光伏電站智能運維管理<b class='flag-5'>系統</b>三大<b class='flag-5'>核心功能</b>

    訊維AI教學分析軟件系統核心優勢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工智能(AI)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各行各業,教育領域也不例外。訊維科技作為AI技術的先行者,近期推出的AI教學分析軟件系統,正以其獨特的優勢和創新的
    的頭像 發表于 07-31 10:12 ?528次閱讀

    虛擬現實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有哪些

    和情境,如復雜的地形、多變的氣候、緊張的戰斗等。這種訓練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士兵的實戰能力,還可以降低實地訓練的成本和風險。例如,美國陸軍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開發了“虛擬戰場訓練系統”,使士兵能夠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戰
    的頭像 發表于 06-23 10:38 ?1829次閱讀

    OpenAI聘請美國前國安局局長加入董事會

    近日,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OpenAI宣布了其董事會的新成員——Paul M. Nakasone,這位備受矚目的美國退役陸軍將軍和前國家安全局局長將為OpenAI注入新的活力與見解。
    的頭像 發表于 06-15 09:47 ?576次閱讀

    電容元件的儲能結構及其原理

    電容元件,作為電子電路中的關鍵組件,具有儲存電荷和電能的能力。在理解電容元件的儲能結構之前,我們先簡要回顧一下電容的基本概念。電容,即電容器儲存電荷的能力,通常用字母C表示,單位是法拉(F)。電容的大小取決于電容器的幾何形狀、電極板的面積、電介質的介電常數以及電極板之間的距離。
    的頭像 發表于 05-16 17:55 ?1497次閱讀

    SOLIDWROKS結構系統設計功能加速焊件設計

    在SOLIDWORKS2019版本發布時新增了結構系統設計功能,這是一種可以在單個特征中創建、修改焊件結構的高級焊件功能。 這個新
    的頭像 發表于 04-03 16:17 ?443次閱讀
    SOLIDWROKS<b class='flag-5'>結構</b><b class='flag-5'>系統</b>設計<b class='flag-5'>功能</b>加速焊件設計

    佳馳科技沖刺上市,系為電磁功能材料與結構提供商

    成都佳馳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佳馳科技,正穩步邁向上市的輝煌時刻。據公司官披露,佳馳科技已成為國內電磁功能材料與結構(簡稱EMMS)領域的佼佼者。其核心業務聚焦于隱身
    的頭像 發表于 03-29 16:06 ?611次閱讀

    半導體制技術節點:電子科技飛速發展的幕后英雄

    半導體制技術是現代電子科技領域中的一項核心技術,對于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等眾多產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半導體制技術
    的頭像 發表于 03-26 10:26 ?1235次閱讀
    半導<b class='flag-5'>體制</b>造<b class='flag-5'>技術</b>節點:電子科技飛速發展的幕后英雄

    全志T527國產核心板及米爾配套開發板批量上市!

    T527核心板現已批量上市,歡迎垂詢! 圖:米爾國產核心板-第一款全志T527核心板 全志T52
    發表于 02-23 18:33
    百家乐打劫法| 免费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赌博机销售| 务川| 德州扑克玩法| 大发888棋牌下载| 百家乐送现金200| 百家乐系统足球博彩通| 西游记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高返水| 百家乐官网有没有稳赢| 娱乐城注册送38| 88娱乐城址| 大发888游戏黄金之旅| 百家乐几点不用补| 安桌百家乐游戏百家乐| 玩百家乐技巧博客| 百家乐官网筹码14克粘土| 蓝盾百家乐官网代理打| 百家乐官网策略大全| 真人百家乐官网策略| 百家乐官网揽子打法| 百家乐官网d博彩论坛| 霍林郭勒市| 足球改单| 至尊百家| 百家博娱乐城| 开花财娱乐城| 网上大发扑克| 久盛国际| 足球竞猜推荐| 百家乐英皇赌场娱乐网规则| 狮威百家乐娱乐场| 百家乐前四手下注之观点| 现金百家乐赌法| 百家乐真人娱乐城| 百家乐赌场网| 免费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网上百家乐官网哪里开户| 玩百家乐官网技巧看路| 太阳城百家乐官网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