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雙(4-苯基)(2,4,6-三甲苯基)胺] (PTAA)代表了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中最先進的空穴傳輸材料(HTM),然而,PTAA不令人滿意的表面性質以及體膜中的高能無序阻礙了器件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廈門大學Jinbao Zhang、Li Yang、Yang Wang以及南方科技大學Xugang Guo等開發了一種簡單的小分子10-(4-(3,6-二甲氧基-9H-咔唑-9-基)苯基)-3,7-雙(4-乙烯基苯基)-10H-吩惡嗪(MCz-VPOZ),用于通過簡單的低溫交聯技術原位交聯聚合物空穴導體(CL-MCz)。
本文要點:
1)所得聚合物CL-MCz提供了高能量有序性、改善的導電性以及適當的能級排列,使得能夠在器件中有效收集電荷載流子。同時,CL-MCz同時提供了令人滿意的表面潤濕性和界面功能化,有助于形成具有較少碘空位和抑制載流子復合的高質量鈣鈦礦薄膜。值得注意的是,具有CL-MCz的器件產生了23.9%的功率轉換效率,以及低至0.41 eV的極低能量損耗,這代表了反式PSC中非PTAA基聚合物HTM的最高報道效率。此外,相應的未封裝器件在長達2500小時的各種操作壓力下表現出具有競爭力的壽命穩定性,反映了CL-MCz在可擴展PSC應用中的巨大前景。
2)這項工作強調了交聯方法在制備低成本、穩定和高效的聚合物HTMs以實現可靠的PSCs方面的潛力。
參考文獻:
Zhang, C., Liao, Q., Chen, J., Li, B., Xu, C., Wei, K., Du, G., Wang, Y., Liu, D., Deng, J., Luo, Z., Pang, S., Yang, Y., Li, J., Yang, L., Guo, X. and Zhang, J. (2022), Thermally Crosslinked Hole Conductor Enables Stable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23.9% Efficiency. Adv. Mater.. Accepted Author Manuscript 2209422.
DOI: 10.1002/adma.202209422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9422
審核編輯 :李倩
-
太陽能電池
+關注
關注
22文章
1195瀏覽量
69576 -
電荷
+關注
關注
1文章
642瀏覽量
36229 -
封裝器件
+關注
關注
1文章
40瀏覽量
11417
原文標題:AM:熱交聯空穴導體助力23.9%效率的穩定的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文章出處:【微信號:半導體技術情報,微信公眾號:半導體技術情報】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