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劉靜)車載傳感器制造商浙江瑞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格科技),從6月創業板IPO獲受理以來,7月便快速進展至問詢環節。不過,近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顯示,瑞格科技的IPO審核狀態已變更為撤回。
此前,瑞格科技擬發行不超過3750萬股A股,募集5.587億元資金,用于年產1000萬套汽車配件技改項目和年產500萬件智能傳感器及50萬套閥類產品新建項目等。瑞格科技的控股股東是浙江傳致,直接持有瑞格科技51.56%的股份,而江振翔、江于青、江正榮通過控股浙江傳致,成為瑞格科技的間接控制人,三兄弟合計控制瑞格科技76.95%的表決權。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初中學歷,一人高中學歷,個別還是技術員出身,20年三人勵志創業成功,干出了一個創業板IPO。2021年營收、毛利率出現下滑,最大業務是鋼制同步器摩擦環
瑞格科技是一家具備一定市場競爭力的傳感器以及零部件制造企業,深度聚焦于汽車領域,成功開發了鋼制同步器摩擦環、變速器操縱機構零部件、離合器組件等傳動系統關鍵零部件,以及汽車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液位傳感器等產品,擁有多元化產品線。為了把握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機遇,瑞格科技正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積極布局,據了解其目前已經成功成為國產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的合格供應商,其直驅齒套現已進入生產件批準程序(PPAP),電機軸產品已進入樣件試制階段(OTS)。招股書顯示,2020年瑞格科技營業收入由2019年的2.30億元增長至3.89億元,同比增速為69.03%。不過2021年,瑞格科技的營收卻一反常態,出現不增反降的情況,較2020年同比下滑16.90%。對此,瑞格科技表示因為2021年重型商用車國六排放標準升級切換導致市場波動,公司當期應用于重型商用車的銷售收入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導致2021年公司整體營收低于2020年。在盈利能力上,2020年瑞格科技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出現較大幅度的提升,2021年由于重型商用車的市場需求下行,單價小幅下降,成本小幅上漲,導致主營業務毛利率隨之出現小幅下滑。雖然瑞格科技在積極擴大車載傳感器的生產規模,但是目前瑞格科技營收主要來源還不是傳感器,而是應用于汽車變速器上的核心部件鋼制同步器摩擦環。2019年-2021年瑞格科技鋼制同步器摩擦環產品銷售收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67.54%、56.69%、48.26%。2020年,瑞格科技的第一大業務鋼制同步器摩擦環銷量已經突破600萬件,達657.65萬件,單價為33.75元/件。2021年瑞格科技的鋼制同步器摩擦環、變速器操縱機構零部件、車載傳感器業務收入較2020年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在全線產品中僅有離合器組件和其他汽車零部件兩大業務收入出現小幅上漲,上漲幅度分別為35.59%、13.80%。憑借技術工藝、客戶資源、產品質量、配套能力等多方面競爭優勢,瑞格科技先后與陜西法士特、采埃孚集團(ZF)、伊頓等國內外多家整機廠商建立合作,產品成功打進戴姆勒集團、卡特彼勒、佩卡集團、中國重汽、一汽解放、陜汽集團、北汽福田、東風汽車、廣汽集團、江淮汽車、沃爾沃、比亞迪的多款車型中。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瑞格科技八成的營收來自法士特這一大客戶。以收購的方式進入競爭激烈的車載傳感器市場,研發投入不足
車載傳感器作為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信息源,廣泛應用于汽車傳動系統、車身系統、底盤系統、安全保護等,并用于測量汽車運行過程中的溫度、壓力、速度等信息,新一代智能傳感器(車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還可以通過采集、處理汽車周圍環境信息達到協助汽車實現智能駕駛的目的。隨著自動駕駛在全球快速推廣,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汽車傳感器也迎來了飛速發展。根據賽迪顧問的統計數據,汽車傳感器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傳感器最大下游應用領域。2019年,全球汽車傳感器整體行業規模達到491.32億美元,預計2026年中國車載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982億元。車載傳感器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參與者并不多,市場主要被龍頭廠商主導。從全球范圍來看,德國博世、英飛凌、日本電裝、德國大陸集團、霍尼韋爾等國外汽車傳感器龍頭企業掌握了車載傳感器的前沿技術,市場份額處于行業領先。在車載傳感器這一塊,瑞格科技起初是通過收購的方式掌握核心技術,實現迅速量產出售的。2020年3月,瑞格科技以新增1684.12萬股股權的方式收購國內一家有近20年經驗之久的商用車傳感器制造企業德利亞電子100%的股權。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收購德利亞電子的當年,瑞格科技的車載傳感器業務便創造了五千多萬的銷售收入,占企業總營收的比例高達13.59%。2021年由于商用車的需求不濟,瑞格科技的車載傳感器業務收入較2020年也下滑11.65%。目前,瑞格科技車載傳感器主要包括速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以及液位傳感器等,主要應用于商用車變速器、緩速器等車輛總成中,負責檢測汽車運行中的車速、溫度、液位位置等各種工況信息,其車載傳感器配套客戶有陜西法士特、中國重汽、一汽解放、安徽星瑞。2019年-2021年瑞格科技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068.78萬元、1864.26萬元、1661.41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64%、4.79%、5.14%。車載傳感器技術門檻高,對企業的技術研發實力要求極其高。但是在瑞格科技披露的2019年、2020年、2021年研發項目看,其并沒有專門針對車載傳感器實現產業化或者技術攻克的研發項目。直到在募投項目中,才看到瑞格科技擴產車載傳感器的內容,此次撤回創業板IPO,上市融資失敗,其擴增車載傳感器的計劃將再次擱淺。未來如果瑞格科技想要在車載傳感器領域占據一席之地,加大車載傳感器方面的研發投入必然是需要去做的事情。募資5.587億元,擴增汽車配件、智能傳感器等產能
瑞格科技此前沖刺創業板上市,擬募集5.587億元資金,用于年產1000萬套汽車配件技改項目、年產500萬件智能傳感器及50萬套閥類產品新建項目以及汽車配件研發中心項目等。瑞格科技計劃在溫嶺市東部新區南區新建一個汽車精密零部件的現代化智能制造工廠,擴增現有汽車零部件的產能外,同時增加T型端面法蘭、液壓動力轉向器蝸桿、剎車組件等商用車精密零部件,并進一步通過新增直驅齒套、電機軸等精密零部件產品,以此達到拓寬自身現有產品體系,布局火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目的。在傳感器方面,瑞格科技計劃利用募集資金對現有車載傳感器進行擴產,并實現AT、AMT智能傳感器以及AMT換擋執行機構高速開關電磁閥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擴大零部件生產規模,可以增強瑞格科技對客戶的生產響應能力,擴大傳感器產品生產規模,滿足日益增長車載傳感器需求,讓企業業績持續增長。但是同時也要對研發高度重視起來,增強自身的技術實力,才是決定一個企業能否跟龍頭企業競爭的核心,也是保障企業長久走下去的關鍵。瑞格科技原計劃是將4108萬元募集資金,投入研發汽車零部件領域新產品、工藝、新技術,重點開發T型端面法蘭、液壓動力轉向器蝸桿以及新能源車直驅齒套和電機套等產品的生產工藝。現在瑞格科技撤回創業板IPO,對前沿技術的研發投入金額可能會進一步收窄。未來,瑞格科技表示將加大新產品的開發力度,全面推進技術創新,在繼續鞏固提高現有產品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向新能源、智能化、集成化等方向延伸,進一步拓展公司在新能源乘用車等方面的應用,致力成為國內領先的汽車零部件高端制造企業。![](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E/2D/wKgZomToEVOADqNoAAHKi71ba7o890.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E/2D/wKgZomToEVSAeGCEAAABv-yx8DQ099.png)
聲明: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訪需求,請發郵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熱點文章閱讀
- 包機出海拿下10億訂單!企業面對面溝通,或更利于電子產品出口!
- 被裹挾的臺積電與昂貴的“美國制造”:投資400億美元補貼不足5%
原文標題:瑞格科技創業板IPO首輪問詢即撤回!主打汽車變速器核心部件,2021年營收、毛利率出現下滑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瑞格科技創業板IPO首輪問詢即撤回!主打汽車變速器核心部件,2021年營收、毛利率出現下滑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機房精密空調是專門為計算機房、數據中心等場所設計的空調設備,其核心部件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和膨脹閥等。下面將詳細介紹這些核心部件的工作原理。
發表于 10-16 18:02
?399次閱讀
在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芯片作為現代工業的核心組件,其產能和毛利率問題日益凸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芯片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文將深入探討芯片產能和毛利率的困局,并提出可能的破解之道。
發表于 08-22 10:33
?410次閱讀
電機控制器的核心部件是其內部的電子控制系統,它負責驅動和控制電機的運行。本文將詳細介紹電機控制器的核心部件,包括其功能、原理和應用。 一、電機控制器
發表于 06-04 18:20
?2067次閱讀
報告顯示,格芯一季度毛利潤為3.93億美元(當前約折合人民幣28.37億元),比去年四季度的5.25億美元減少了25%,同比亦下滑24%。同時,毛利率由上季度的25.4%降至約28%。
發表于 05-08 10:01
?474次閱讀
聯電第一季度合并營收為546億3千萬新臺幣,環比下降0.6%,但相較于2023年同期的542億1千萬新臺幣,本季度營收實現了0.8%的增長。
發表于 05-07 16:04
?568次閱讀
受汽車行業芯片需求放緩影響,意法半導體一季度營收未達分析師預期。公司表示,鑒于汽車行業需求疲軟,將2024年度
發表于 04-25 16:52
?914次閱讀
云從科技2023營收增長近2成 毛利率提升至52.29% 作為人工智能領軍企業云從科技擁有自主可控且不斷創新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實現了從智能感知到認知、決策的
發表于 04-19 17:27
?975次閱讀
近日,中鼎恒盛氣體設備(蕪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鼎恒盛”)的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計劃宣告終止。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官網的公開信息,中鼎恒盛主動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深交所據此決定終止對其在
發表于 03-14 15:19
?1002次閱讀
近日,深圳晶華顯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晶華電子”)的創業板IPO審核狀態發生變更,由原先的審核中變更為“終止”。據悉,此次終止審核的原因系公司與保薦人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根據相關規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對晶華電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發表于 03-14 15:16
?786次閱讀
深圳晶華顯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華電子”)的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審核狀態于近日變更為“終止”。據了解,此次終止的原因系晶華電子與保薦人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根據相關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在
發表于 03-14 13:44
?650次閱讀
深交所近日宣布終止對山東華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菱電子”)創業板IPO的審核,直接原因是公司及保薦機構東興證券主動撤回了申報和保薦。華菱電子的IPO申請于2023
發表于 03-11 15:37
?622次閱讀
山東華菱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菱電子”)的創業板IPO之路在近日走到了盡頭。據深交所官網顯示,華菱電子的IPO審核狀態已變更為“終止”,原因是公司及保薦人主動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
發表于 03-01 15:57
?886次閱讀
具體分品類看,清洗設備貢獻營收26.14億元,同比微增25.79%,毛利率較去年的48.62%有所提升至48.62%;其他半導體設備9.4億元營收
發表于 02-29 16:12
?867次閱讀
在經歷長達15個月的等待后,博菱電器近日宣布撤回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的申請。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于21日晚間公告,鑒于博菱電器已撤回IPO申請文件,決定終止對其
發表于 02-28 15:18
?765次閱讀
深圳市大族封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族封測”),一家在LED及半導體封測專用設備制造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的公司,近日宣布撤回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文件。這一決定意味著大族封測的創業板
發表于 02-26 14:16
?867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