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彭博社放出新聞,Apple Car 首次亮相時不再是提供L5的完全自動駕駛,上市時間也被推遲到 2026 年,目標價格也將其保持在 100,000 美元以下和特斯拉Model S以及奔馳EQS差不多,Apple汽車將依然有方向盤和油門剎車踏板,將實現(xiàn)L4主要在高速封閉路段實現(xiàn)自動駕駛。這再一次將蘋果造車新聞推上熱度。
其實對于Apple造車項目,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情了,蘋果的造車計劃開始于2014年, 該項目被稱之為 Project Titan (泰坦計劃)。到現(xiàn)在Apple Car 已經研發(fā)了將近9年。而蘋果其他經典成功的消費電子iPad、iPhone和iPod分別才耗時6年、3年和一年半。可見造汽車,特別是造好汽車對于商業(yè)的門檻還是有的。
那么蘋果為什么要造車?
增長,對于公司來講,盈利以及增長才能是資本的驅動力,而汽車市場的規(guī)模足以推動蘋果的增長。即使蘋果占據(jù)全球汽車市場 2% 的份額,它也可能銷售 150 萬輛汽車,按照最新規(guī)劃每輛車的平均售價為 100,000 美元,這樣每年可能增加 1500 億美元的收入。
另外汽車的概念正在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以前是機械,內燃機主導,現(xiàn)在已經是智能電動時代。而蘋果在消費電子時代的技術客戶等積累以及垂直整合戰(zhàn)略的成功,蘋果也想復制到智能汽車上。
所以雖然蘋果也在VR/AI (虛擬現(xiàn)實,元宇宙,人工智能應用)等消費電子領域尋求增長,但汽車從機械燃油走向電動智能讓汽車與消費電子走向了百年難得一遇的交匯,這也是當前各類IT以及電子軟件企業(yè)碰的頭破血流也要殺入這個行業(yè)的原因。
蘋果作為科技創(chuàng)新先鋒,自然造車的一舉一動牽動了消費者,產業(yè)內人士,投資界的關注。而且蘋果確實在汽車方面構建了不少專利,從智能網聯(lián)汽車到底盤,車身,充電熱管理到目前至少有250項專利。
所以本文將結合相關信息根據(jù)專利動態(tài)對
Apple汽車的智能化以及軟件
Apple汽車的平臺架構以及設計
Apple汽車的開發(fā)團隊
進行信息分享,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恍μO果汽車的技術信息。
關于蘋果汽車的智能
關于智能汽車,當前汽車主要分兩部分,智能座艙以及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就是基于座艙系統(tǒng)下的乘客舒適以及娛樂應用,具體可以看《智能座艙系列文一,他到底是什么?》系列文章;而智能駕駛則可以從SAE定義的各種level來看。他們智能的底層就是基于芯片,系統(tǒng),人工智能軟件的應用。以上三個關鍵詞對于蘋果來講,其消費電子Iphone,iPad,Macbook已經證明了其強大,所以關于智能方面,蘋果確實給了很多人期待。
對于智能座艙,蘋果一直寄托于強自動駕駛,那么也就是解放人類的駕駛時間,解放的時間就是用來休閑娛樂或者工作,所以蘋果顯然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軟件開發(fā)者生態(tài),在游戲,音樂視頻,對使用蘋果汽車的消費者進行訂閱收費。
對于顯示技術蘋果汽車大概率包括使用 AR 和 VR 技術、下圖為其在很早之前就申請的汽車VR專利,通過將車輛的加速度和運動與虛擬體驗中的加速度和動作相匹配,不但可以在移動車輛中給乘客提供增強的虛擬體驗,還可以解決乘客在行駛中看屏幕導致的暈車。
儀表顯示方面,其最新的Carplay儀表顯示,可以通過手機自由定制,還可以根據(jù)駕駛員調節(jié)呈現(xiàn)最佳儀表顯示,例如不遮擋等。這種對于儀表設計的思想估計未來都會體現(xiàn)在蘋果汽車上面。
當然智能汽車,智能肯定少不了了解乘客和環(huán)境的傳感器,蘋果的理念是豐富的傳感器并將各種傳感器隱藏在車身內,例如對乘客壓力檢測,根據(jù)乘客壓力調整對自動駕駛車輛的運動控制。
對于燈光,外部的前大燈系統(tǒng)可以為駕駛員突出顯示道路危險,例如通過使用顯示在障礙物旁邊的“照明指示器”,或專門照亮道路的某些部分,這個其實國內新勢力例如智己,阿維塔對這方面都有探索。內部照明Apple 提出了照亮汽車內部的替代方法。從使用光纖系統(tǒng)到使用帶通濾波器來提供隱私的內部照明系統(tǒng),使旁觀者難以看到車輛內部,達到隱私玻璃的目的。
對于智能駕駛,根據(jù)信息,目前推出是支持L4自動駕駛,也就是主要在高速,高架以及半封閉地方的智能駕駛,可以點擊《淺談高階智能駕駛-領航輔助的技術與發(fā)展》了解當前此方面智駕功能。當然Apple 還在探索遠程指揮中心的想法,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從遠處協(xié)助駕駛員和控制汽車,這樣就能真正實現(xiàn)一個自動駕駛以及應急處理的方案,幫助用戶放心使用。
業(yè)內人士指出,蘋果可能仍會決定先在北美推出脫手自動駕駛技術,然后再將其推向全球。
基于AI 人工智能的方式是已經完全確定。然而,與特斯拉押注純視覺的方式不同。蘋果計劃通過結合使用激光雷達和雷達傳感器以及攝像頭等和Waymo,Cruise《Cruise以及其自動駕駛技術》一致的多種傳感器冗余的方式。這種雷達和攝像頭的傳感器組合可幫助汽車確定其位置、查看車道并評估它與其他物體和人的距離。
關于激光雷達,外資的應用可能比國內新勢力的應用更加精細而不是那么簡單粗暴。根據(jù)信息Apple 已與四家 LiDAR 傳感器供應商進行了會談,蘋果的要求激光雷達比當前的系統(tǒng)更小、更實惠且更容易量產,而當前很多激光雷達對于量產車輛來說過于笨重和昂貴。
另外智能駕駛的攝像頭目前還沒有透露,但根據(jù)攝像頭360覆蓋原則估計和當前主流差不多。但其攝像頭可能不僅僅用于駕駛,它還可以用于拍攝興趣點的照片。這可能包括從路線上的風景到車禍現(xiàn)場,以方便向保險公司報告。
關于芯片,目前蘋果手機以及Mac電腦全線配置自己的芯片,對于蘋果汽車蘋果顯然也有準備,根據(jù)彭博透露的信息Apple 智能汽車的技術核心是強大的機載計算機系統(tǒng)—代號為 Denali,以北美最高的山峰命名—以及定制的傳感器陣列。
該處理器的性能相當于大約四款蘋果最高端例如Mac M1 ultra 芯片的總和,該芯片已經達到了先進的狀態(tài),被認為幾乎可以投入生產,不過蘋果可能會在汽車推出之前縮小它的規(guī)模以降低成本。
熟悉我文章的讀者知道,智能汽車時代,除了車載硬件外,還需要強大的云處理服務器用來數(shù)據(jù)算法訓練,數(shù)字孿生。當然蘋果也采用一個基于云的組件,用于一些人工智能處理。蘋果選擇的是靠亞馬遜云網絡服務進行托管,要知道apple現(xiàn)在每年要花費大約 1.25 億美元在亞馬遜云服務器上。但這只是公司每年在汽車項目上花費的大約 10 億美元的一小部分。所以云服務,云人工智能例如最近很火的ChatGPT都會是未來很好的一個生態(tài)。
關于蘋果汽車平臺以及設計
對于設計,目前Apple 尚未確定其汽車的設計,該車被認為處于“預原型”階段。該公司的目標是在明年2023年準備好設計,并在 2024 年底之前完成功能設置。然后計劃在 2025 年對汽車進行廣泛的測試。
其實單從蘋果的開發(fā)過程來看,蘋果的整車開發(fā)很符合當前主流“傳統(tǒng)”主機廠的開發(fā)流程,全新車型大概4-5年,這對于目前所謂新勢力所謂的1-3年出車的流程來看確實體現(xiàn)了其確實是全新開發(fā)和穩(wěn)健,對于新勢力所謂的1-3年肯定就是基于某款車型平臺逆向或者拿來主義。
Apple 此前曾討論過推出一款看起來與 Canoo(誰是Canoo點擊《歐美電動造車新勢力“CANOO”以及他的Skateboard底盤》了解)的 Lifestyle Vehicle 相似的汽車。這個想法是要有一個類似豪華轎車的內部空間,乘客可以面對面。現(xiàn)在的計劃是生產更像傳統(tǒng)汽車的東西,帶有駕駛員座椅。
其實蘋果已與多家供應商就獲得電動汽車平臺(業(yè)內稱為“滑板底盤”)進行了討論,但仍在尋找合作伙伴。蘋果早些時候曾與幾家公司談過授權他們平臺的事宜,傳言中有現(xiàn)代的《現(xiàn)代的E-GMP電動平臺技術詳解》,日產,吉利,富士康《鴻海富士康的MIH 整車平臺架構(包含物理和電子架構)》還有LG Magna。但根據(jù)彭博社的信息唯一認真的談判發(fā)生在幾年前與大眾汽車的談判,但顯然目前依然沒有確定信息。
電動汽車平臺包括汽車的基礎結構、車輪系統(tǒng)和電池,具體可以了解我的專題#整車平臺架構以及模塊化。但蘋果顯然不止步于此直接借用,根據(jù)蘋果的專利情況,蘋果在獨特的天窗設計,底盤懸架舒適性,冷卻系統(tǒng),充電等方面申請了不少專利,看是否會在蘋果汽車上使用。
關于電池和充電,有消息稱Apple 正在開發(fā)一種新的電池設計,它有可能“從根本上”降低電池成本并增加車輛的續(xù)航里程。Apple 正在創(chuàng)造一種“單電池”設計,也就是去掉模組,可以增加單個電芯的體積并釋放電池組內部的空間。這將允許在更小的包裝中使用更多的活性材料。當然這個消息很大膽,畢竟材料的熱冷性能很難處理,對于材料基本創(chuàng)新要求很高,當然也只可能是一種結構創(chuàng)新,所以當前電池的創(chuàng)新如之前文章《如何看當前的汽車動力電池》基本更多停留在結構創(chuàng)新。
關于現(xiàn)在產品團隊
Apple 蘋果汽車目前組織大概由 1000 名員工組成,分布在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的各個園區(qū);渥太華;蘇黎世; 和亞利桑那州。
目前該車的設計由 Canoo 前 CEO Ulrich Kranz 以及來自特斯拉、蘭博基尼和保時捷的前任經理領導。軟件方面由前特斯拉經理 Stuart Bowers 領導,而安全工程、測試和法規(guī)合規(guī)方面則由前福特高管 Desi Ujkashevic 負責。
大部分基礎工程、工業(yè)設計和軟件開發(fā)都在桑尼維爾完成,而汽車未來操作系統(tǒng)的部分開發(fā)在加拿大渥太華,這是開發(fā)汽車操作系統(tǒng)QNX的黑莓公司總部。蘋果于 2016 年從黑莓挖了不少人。
在蘇黎世的團隊正在開發(fā)一種名為“Rocket Score”的工具,用于對車輛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進行評分。
蘋果汽車的整車測試工作都是在菲尼克斯郊外的前克萊斯勒賽道上完成的。這個代號為“撒哈拉沙漠”的測試區(qū)于 2021 年被一家代表蘋果公司的企業(yè)以 1.25 億美元的價格買下。該公司還繼續(xù)在幾個州部署的雷克薩斯 SUV 上測試其駕駛系統(tǒng)。這些內部稱為“Baja”車輛的汽車每 6 到 12 個月更新一次車載系統(tǒng)。
在硅谷,Apple 的目標是將其幾個汽車團隊整合到圣何塞機場旁的 Orchard Parkway。該物業(yè)將擁有約 50 萬平方英尺的空間,還可能容納其他 Apple 團隊。該公司在 2015 年左右買下了園區(qū),并于去年開工建設。
總結
蘋果造車,其實還是挺講究,從造車的流程時間來看,有傳統(tǒng)汽車公司的穩(wěn)健;從造車技術專利來看,重點關注智能網聯(lián),也覆蓋傳統(tǒng)底盤車身;從細節(jié)上來看細小的人機交互也備受關注。滿足了一個好的產品總是讓你舒服沒有違和感但你又說不出他到底哪里好,這其實都是背后每一個地方讓科技服務人類的打磨。
所以蘋果汽車的進入,會是一個真正讓BBA,保時捷等高端豪華品牌值得擔心的品牌,當然也會拉升智能汽車進入從有到更好的階段,蘋果造車值得期待。
審核編輯 :李倩
-
Apple
+關注
關注
1文章
932瀏覽量
52925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890瀏覽量
107564 -
智能網聯(lián)
+關注
關注
4文章
608瀏覽量
23318
原文標題:關于Apple蘋果汽車的智能設計平臺技術
文章出處:【微信號:阿寶1990,微信公眾號:阿寶1990】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