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代電子電路設計中, 隨著低電壓邏輯的引入, 系統內部常常出現輸入-輸出邏輯不協調的問題, 從而提高了系統設計的復雜性。例如, 當1.8V的數字電路與工作在3.3V的模擬電路進行通信時,需要首先解決兩種電平的轉換問題, 這時就需要電平轉換電路。
幾種電平轉換方式的優劣勢
1、使用晶體管轉換電平
如下圖,使用2個NPN三極管,將輸入信號電平VL和轉換為輸出電平VH,使用2個三極管的目的是將輸入和輸出信號同相,如果可以接受反相,使用一個三極管也可以。
優勢:
1) 價格:三極管比較常見并且容易采購,價格低廉。
2) 驅動能力強:驅動能力取決于三極管,可以做到數十mA。
劣勢:
1.速度:兩級三極管屬于電流驅動型,加上電路和寄生電容,轉換后的波形不是十分理想。一般只能用于100K以內的信號轉換。
2.器件多:同相轉換需要2個三極管以及配套的電阻,只能單向轉換
3.漏電流高:輸出漏電流會過大。
2、使用電阻分壓轉換電平
如下圖,主機接受信號時,R2和R3構成分壓。
優勢:
1) 成本:每路信號僅需要兩個電阻,成本低;
2) 容易實現:電阻采購容易,占用面積小。
劣勢:
1) 速度:分壓法為了降低功耗,使用KΩ級別以上的電阻,加上電路和器件的分布和寄生電容,因此能夠達到的通訊速率較低,一般只能應用于100KHz以內的通訊速率。
2) 驅動能力:由于使用了大阻值的電阻,因此通訊端的驅動電流能力變弱,不適合需要高驅動能力的場合。
3)方向:電阻分壓只能降低電平,不能升高電平。
3、使用電阻限流轉換電平
部分硬件工程師有時會通過使用電阻進行限流的方式,實現兩個不同電平之間的轉換。具體的現實原理就是利用芯片的輸入電流不超過某個值,例如74HC系列的芯片的輸入電流值不能超過20mA,則認為是安全的;如果是5V轉3.3V,只要電阻大于(5-3.3V)/20mA=85Ω,則認為是安全的。因為芯片內部是可以等效一個負載電阻RL,與R1構成分壓的關系。
優勢:
1) 成本:只需要一個電阻即可。
劣勢:
1) 難以實現,不僅需要十分熟悉芯片內部的構成,而且還要考慮限流后的電壓范圍。
2)只能從高電平轉低電平。
4、使用二極管鉗位轉換電平
如下圖是5V轉3.3V,輸入是高電平時,3.3Vout=3.3V+Vd≈4V,當5V電平輸入為低電平時,3.3Vout=0V。
優勢:
1) 漏電流小:二極管的漏電流非常小(uA級)
2) 容易實現:二極管、電阻采購容易,占用面積小。
劣勢:
1) 電平誤差大:主要是二極管的正向壓降較大,容易超出芯片的工作電壓范圍。
2) 速度和驅動能力不理想:由于電阻限流,驅動速度和能力均不理想,只能應用在100K以內的頻率。
AiP2206雙向電平轉換電路;
除上述方法外,還可以通過專用電路實現電平轉換,例如無錫中微愛芯的AiP2206雙向電平轉換電路。它的優勢明顯:漏電流低、速率高、驅動能力強,并且支持雙向轉換。其具體介紹如下:
產品特點;
兼容標準模式、快速模式及快速模式Plus I2C總線和SMBus
小于1.5ns的最大傳輸延遲,適應標準模式和快速模式I2C總線器件和多個主控制器
允許電平轉換如:
1.0V?1.8V、2.5V、3.3V、5V
1.2V?1.8V、2.5V、3.3V、5V
1.8V?3.3V、5V
2.5V?5V
3.3V?5V
無需控制電平轉換方向
輸入輸出引腳間3.5歐姆的低導通電阻,提供更小的信號失真。
開漏I2C總線I/O端口(SCL1,SDA1,SCL2和SDA2)
I2C總線的I/O口具有5V耐壓值,支持混合模式信號操作
EN為低電平時,SCL1、SDA1、SCL2和SDA2端口為高阻抗狀態
自由鎖定
功能框圖;
引腳排列圖;
典型應用圖;
總結;
AiP2206可以高速、有效、便捷地解決系統間電平不匹配問題,因此可以廣泛應用于各種控制信號復雜的系統中.
審核編輯:湯梓紅
-
三極管
+關注
關注
143文章
3622瀏覽量
122393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45瀏覽量
138876 -
電平轉換電路
+關注
關注
1文章
46瀏覽量
139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