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低振幅信號可能具有挑戰性。為了區分低電平信號和周圍電路貢獻的噪聲,我們通常使用增益來放大高于本底噪聲的信號。但是,標準放大器配置將輸入信號、輸入噪聲和放大器的噪聲貢獻乘以放大器的增益。因此,當輸入信號的幅度變大時,輸入噪聲和放大器增加的噪聲也會變大,導致信噪比(SNR)沒有改善。
有一種方法可以使用放大器不僅可以增加信號幅度,還可以提高SNR。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在求和配置中使用放大器,了解相關和不相關信號之間的差異。在求和配置中,由于我們對兩個不相關的噪聲源(放大器噪聲)求和,因此放大器噪聲增加√2,而相關輸入信號幅度增加2。該原理可以擴展到N個放大器,以顯著改善SNR。
在數學上,單個放大器具有輸入信號S在和增益G,總組合輸入信號由信號(S在) 加上輸入端的任何外部產生的噪聲 (N在);這寫為 S在+ N在.輸出包括輸出信號(S外) 加上總輸出噪聲 (N外);這些可以寫為 S外= S在*G 和 N外= N在*G + N擴增1,分別,其中 N擴增1是由放大器本身引起的輸出參考噪聲。
SNR的計算方法是將輸出RMS信號功率除以輸出RMS噪聲功率。結果是:
信噪比(一個放大器)= (S外)2/ (N外)2= (S在*G)2/ ((N在*G)2+ N擴增12)
假設外部噪聲輸入功率最小(為簡單起見),將公式簡化為(S在*G)2/ N擴增12.
現在,并聯增加第二個放大器會使RMS信號功率增加2倍,但只會使RMS放大器噪聲增加√2,因為放大器會增加不相關的噪聲。因此,而不是噪音加倍(N擴增1加 N擴增2),我們得到的噪聲為 √2*N安普爾.
兩個并聯放大器的SNR計算公式為:
信噪比(兩個放大器)= (2S在*G)2/ ((2N在*G)2+ (√2((N擴增1)2+ (N擴增2)2))) = (2S在*G)2/ ((2N在*G)2+ (√2N安普爾)2) = (S在*G)2/ ((N在*G)2+ 0.5*(N安普爾2)).
同樣,假設外部輸入噪聲功率最小,則將其降低至(S在*G)2/ (0.5*(N安普爾2))
并聯添加放大器的好處是提高了SNR和更低的電壓噪聲密度。對于并聯N個放大器,放大器噪聲功率降低N,折合到輸入端的電壓噪聲密度降低√N。換句話說,放大器數量每增加一倍,放大器噪聲功率就會降低2,放大器的輸入參考電壓噪聲密度就會降低√2。請注意,并聯放大器只能減少放大器增加的不相關噪聲;它不能降低由于其他外部噪聲源(例如電阻器、傳感器、其他信號調理元件等)引起的噪聲。在上述兩個并聯放大器電路中,LT6020 的輸入電壓噪聲密度從 45nV/√Hz 降低至 32nV/√Hz。
下面的電路揭示了利用 LT1028 超低 0.85nV/√Hz 噪聲密度精準放大器如何降低 N 個放大器的輸入噪聲密度。
并聯放大器技術可以擴展到復合放大器設計,其中兩個放大器各自為電路提供獨特的優勢。這方面的一個例子見設計說明 241;電路如下所示。此處,兩個 LT1806 用于提供一種低失真、高輸出驅動電路解決方案;一個放大器提供 50 歐姆電纜驅動能力,另一個放大器提供精度。
使用并行放大器的另一個優點是降低了輸出失調誤差。由于失調誤差不相關,隨著放大器的增加,失調誤差的分布將向中心值移動,因此考慮所有器件時的凈值將接近典型平均值。
計算噪聲時,必須考慮電流噪聲、電阻噪聲(反饋電阻、源阻抗等)和外部噪聲。并聯使用放大器的一個后果是電流噪聲增加。其他權衡包括成本和組件數量。然而,這些通常可以通過使用并聯放大器技術獲得的改進性能來證明。
審核編輯:郭婷
-
放大器
+關注
關注
143文章
13629瀏覽量
214209 -
電阻
+關注
關注
86文章
5561瀏覽量
172721 -
SNR
+關注
關注
3文章
196瀏覽量
245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