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大連化物所:研制的深海原位熒光傳感器和原位氣相色譜儀海試成功】
由大連化物所微型分析儀器研究組(105組)耿旭輝研究員、關亞風研究員團隊與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共同研制的4500米級深海原位微生物、有色溶解有機物(CDOM)、葉綠素熒光傳感器,于2022年10月至12月在南海科考航次中搭載深海原位實驗室開展海試任務,最大潛深1384米,總工作時長超過40天,均工作正常、獲得了有效數據,表明該三種深海原位熒光傳感器具有優良的長期連續在深海海底原位工作穩定性。
此外,合作團隊共同研制的深海原位氣相色譜儀搭載深海原位實驗室,于2022年11月在南海科考航次中進行了2次海底試驗,最大潛深1384米,4次海底原位采樣分析均獲得了有效數據。
傳感動態
CMOS圖像傳感器(CMOS Image Sensor,簡稱CIS)一直是推動半導體行業發展的強大動力,這項技術能應用于智能手機、汽車、醫療、安全等多種領域。
據TheElec報道,SK海力士已重組其CMOS圖像傳感器(CIS)團隊,以將重點從擴大市場份額轉移到開發高端產品。
在過去SK海力士的CMOS圖像傳感器開發團隊是單一的組織,現在已另外創建了專注于圖像傳感器特定功能和特性的子團隊。
據Omdia最新市場研究報告顯示,索尼目前繼續主導著全球CMOS圖像傳感器(CIS)市場,去年第三季度以24.42億美元銷售額,及51.6%市場占有率獨領風騷。
排名第二的是三星,市場占有率為45.6%,第三至第五分別是豪威科技(9.7%)、安森美半導體(7%)和格科微電子(4%),而SK海力士排在第六,市場占有率為3.8%。
SK海力士以往只是一個專注于20MP或更低分辨率低端產品的小玩家,其從2021年開始向三星供應CMOS圖像傳感器,比如用于Galaxy A系列產品。
如今,SK海力士想要在高端CMOS市場發力,加強與索尼和三星的競爭,期待SK海力士高端圖像傳感器的表現。
【省人大代表、漢威科技董事長任紅軍: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打造河南新優勢】
1月14日,河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開幕,省長王凱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設制造業強省,著力構建先進制造業體系。延伸電子信息產業鏈條,加快打造萬億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
漢威科技是國內氣體傳感器領域的龍頭企業,同時借助傳感器優勢構建了完整的傳感器工藝技術體系和物聯網產業生態圈,對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場景和實際經濟意義,也有著更敏銳的理解。
兩會期間,河南省人大代表、漢威科技董事長任紅軍在接受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河南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關注力度,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以打造信息時代河南新優勢。
建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賦能河南各行業升級轉型
“能夠當選人大代表,心里面還是挺激動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對于首次當選省人大代表,任紅軍表示,將認真履職,就河南經濟和產業發展相關的現狀提出建議,為河南經濟和產業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當選省人大代表后,我也一直在思考,要怎樣履職,才能當好人大代表,不負群眾的關心和厚愛。”任紅軍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應用場景廣泛。”談及兩會建議,任紅軍表示,建議河南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投入力度,從底層開始,構建起一個良性的產業鏈生態。目前,在河南產業布局中,傳統產業占據較大比重,雖在數字經濟的賦能下逐步走上轉型升級之路,但在新一代信息產業布局方面,與長三角區域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在任紅軍看來,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投入,不僅可以幫助河南在未來5到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中獲得競爭優勢,也將為河南各行業發展、新舊產業更迭帶來更多的發展騰挪空間,完善河南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版圖,重塑河南在信息時代的發展新優勢。
作為這樣一家以傳感器為核心,構造物聯網生態圈的科技企業掌舵者,任紅軍表示,希望河南能在全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布局中獲得一席之地,并能夠把握時機做強、做優、做大。
任紅軍表示,希望河南能夠加大相關政策、機制創新力度,為河南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搭建匹配的綜合營商環境,助推河南企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快速突破、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下一代通信網絡、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和云計算等方面,近年來一直作為國家級戰略新興產業被重點推進。“作為河南信息技術龍頭企業之一,漢威科技也希望河南省能繼續出臺相關政策,打造更好產業發展生態,以高效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進步發展,服務河南經濟社會轉型需要。”任紅軍表示。
如何打造產業鏈生態,實現新一代信息技術鏈式發展?
2022年12月19日,河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對2023年經濟工作部署中,會議提出要堅持制造業立省建設制造業強省。重點培育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引導產業鏈式集群發展。“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引導產業鏈式集群發展,可謂點到了行業發展的痛點。”任紅軍表示,良好的產業生態,是一個產業能夠持續健康和向上發展的關鍵。任紅軍解釋稱,根據一般產業發展經驗,所謂打造產業生態,實際上就是沿著產業鏈生態展開布局,最終形成產業集群和龍頭帶動的相互配合、互相協作的局面,進而提高整個生態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任紅軍分析,如果河南省要加快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也可以借鑒類似的產業經驗,加快打造新一代信息產業集群,并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進而實現鏈式發展,提升河南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態的創新和市場競爭力。“引導產業鏈式集群發展的政策非常好,但要真正落地,還需要在很多具體的工作上下功夫。”任紅軍建議,政策執行層面不僅要真正看準整個產業鏈,還要摸清河南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布局、產業生態現狀,進而引導形成“龍頭帶動、產業集群配合”的局面,實現協同發力。在任紅軍看來,龍頭企業和相關產業集群是一個有機整體,缺一不可。
堅持做產業鏈生態,漢威科技已成長為行業龍頭
作為河南省首家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企業和國內首批創業板上市公司,漢威科技也是省內堅持產業鏈發展的代表企業之一,其氣體傳感器在國內市場有著相當高的占有率,已成功構建以傳感器為核心的物聯網產業生態,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回報。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漢威科技業績繼續保持穩步增長,2022年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7.62億元,同比上升10.82%;歸母凈利潤2.3億元,同比上升10.05%。“公司一直堅持做產業生態,通過內生孵化和外延投資并購,漢威科技的產業鏈也逐步獲得完善,除了傳感器品類不斷增加,整個物聯網生態的邊界也在逐步拓寬。”
任紅軍表示,漢威科技目前仍在加大產業鏈方面的布局力度,持續完善企業競爭能力布局。大河財立方記者采訪獲悉,得益于持續不斷的布局完善,漢威科技傳感器產品和市場邊界也在逐步拓寬,并在壓力、流量、熱釋電和振動傳感器等領域實現國內技術領先。此外,該公司近年來還布局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及相關創新技術,未來有望拿出系統解決方案,以有效滿足市場需求。為進一步提升整個產業生態的創新能力,漢威科技還持續完善地理布局,并在人才優勢突出的長三角、珠三角布局研發中心,圍繞產業鏈和自主可控持續完善企業創新生態。
任紅軍表示,公司近期也在思考和投入一些精力,探索如何利用公司的傳感器技術基礎及物聯網生態圈相關優勢,助推河南傳感器和物聯網相關產業生態的構建,并提升漢威科技自身產業集群的協同能力。此外,2022年,漢威科技還聯合河南本土國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重點圍繞傳感器產業鏈上下游進行投資,聚焦智能傳感器等新興產業,助力公司更好尋找業內具有良好發展潛質的企業進行投資,緊抓傳感器、物聯網領域快速發展機遇,夯實行業龍頭地位。談及新一年的發展計劃,任紅軍表示,漢威科技將會圍繞傳感器和物聯網生態加大投資力度,聚焦原始技術創新和瞄準未來的高端技術、產品,加強產學研合作,進一步提升新技術產業化速度,助推鄭州乃至整個河南傳感器和物聯網生態上高端、構建新型發展體系。
【南昌華潤微電子MEMS傳感器產業園二期項目:預計10月竣工交付使用】
近日,南昌華潤微電子MEMS傳感器產業園二期項目傳來新進展。
南昌高新區消息顯示,該項目于2022年8月份開工,總投資4.5億元,目前已完成整體項目的50%,預計今年10月份竣工交付使用。
江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此前消息顯示,華潤微電子MEMS傳感器產業園(二期)項目用地約38.75畝,面積約5.1萬平方米,項目建設內容包含一棟研發生產廠房、一棟廠房、化學品倉庫、綜合動力站、員工食堂、活動中心、凈化裝修及一期廢水站、動力站、硅烷站改造等。
【出手!商務部擬將激光雷達等技術列入禁止限制出口目錄】
最新消息,國家商務部發布關于《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為加強技術進出口管理,這次商務部會同科技部等部門對該目錄進行了修訂,擬刪除技術條目 32 項,修改 36 項,新增 7 項,修訂后《目錄》共 139 項。其中,禁止出口技術 24 項,限制出口技術 115 項。
在這 7 項禁止或限制出口的技術中,激光雷達等技術在列。具體來說包括激光雷達系統、光伏硅片制備技術、用于人的細胞克隆和基因編輯技術、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合成生物學技術、農作物雜交優勢利用技術、散料裝卸輸送技術。
商務部擬將激光雷達等技術列入禁止限制出口目錄
眾所周知,激光雷達相當于智能汽車的 " 眼睛 ",是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目錄中的 " 激光雷達系統 " 被定義為 " 車載激光探測及測距系統技術 "。目前,國外研究激光雷達的公司紛紛破產,主要原因是錢燒完了。而國內的激光雷達產業已經步入正軌,正在量產裝車當中。
需要注意的,如果相關技術最終被列入限制名單,也僅會限制技術授權或轉讓,基本不會影響產品正常銷售。
【聚焦激光雷達近 20 年,北科天繪獲惠友資本領投 1.8 億元投資】
近日,激光雷達研發商北科天繪獲得 1.8 億元新一輪投資,本輪融資由惠友資本領投,國聯通鑠和泓松資本跟投。
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激光雷達量產和規模化應用。
北京北科天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 4 月,創始團隊聚焦激光雷達 20 年,是為數不多的兼具測量和導航兩大類激光雷達研制能力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研發及生產場地面積達 8000m ,員工總數超過 200 人。同時,北科天繪邀請與楊元喜院士(中國科學院)和劉先林院士(中國工程院)成立院士工作站,進一步推進測繪及導航激光雷達技術發展。
北科天繪專注于激光雷達研制,涵蓋汽車電子和數字孿生兩個業務群,旨在為客戶提供更高效、更精確、更豐富的實景三維數據及行業解決方案。
目前,北科天繪自主研發的 CK128 固態激光雷達已經通過頭部汽車企業的車規符合性驗證。基于機載、車載及地面平臺的測量型激光雷達系統覆蓋了高精度地圖、智慧城市、電力巡檢、安防監控、勘察測繪、工業自動化等高精度空間信息采集應用場景。
此外,北科天繪生產的導航類產品 C-Fans-32 和 C-Fans-128/256 固態激光雷達產品將全面升級智能車用激光雷達的傳感技術手段,為智能車導航提供全方位的高精度三維目標探測能力和分類識別能力。
據介紹,北科天繪智能網聯客戶目前已經覆蓋了商用車、乘用車主流廠商,在港口、礦山、機場、園區等封閉道路擁有較高市場占有率,接下來將進一步著力滲透公開道路 L4 級自動駕駛市場。
審核編輯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2瀏覽量
756616 -
色譜儀
+關注
關注
0文章
40瀏覽量
11414 -
汽車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602瀏覽量
376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