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中科院:研發具有高刺激分辨能力和分辨率的柔性應變-溫度雙模態傳感器】
人體活動所產生包括應變和溫度等大量的生理信號是醫療健康、運動監測的重要數據來源,利用柔性可穿戴設備實現應變和溫度的感知意義重大。柔性傳感器是柔性可穿戴設備的核心部件,其發展趨勢是集成化和多功能化。發展柔性應變-溫度雙模態傳感器,實現應變和溫度等信號的監測以及區分,并同時兼具高的分辨率仍是一個難點。
Co基磁性非晶絲具有優異的軟磁性能和巨磁阻抗效應(GMI),可以實現對磁場的高靈敏探測,是發展柔性多功能傳感器的理想材料之一。前期,中科院磁性材料與器件實驗室柔性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團隊李潤偉研究員和劉宜偉研究員基于磁性非晶絲設計與發展了仿生觸覺傳感器與自供電彈性應變傳感器,并在機器人假肢的觸覺感知、運動捕捉的智能服裝方面實現應用(Science Robotics. 2018, 3, eaat0429;Nano Energy, 2022, 92, 106754)。在此基礎上,以磁性非晶絲為敏感材料,通過設計具有管狀異質結構的雙模態傳感器實現了單一傳感器對應變和溫度的靈敏監測和實時區分。該傳感器具有獨立的應變和溫度感知機制。一方面,結合磁彈性體的磁彈效性和Co基非晶絲的巨磁阻抗效應可以實現應變靈敏探測;另一方面,用于阻抗輸出的熱電偶線圈具有顯著的塞貝克效應,可以同時實現溫度的檢測。基于獨立的感應機制,溫度和應變信號之間不存在相互耦合,后續通過信號讀取電路可實現溫度和應變信號的實時區分和輸出。
圖2 雙模傳感器的應變感知性能
該研究中雙模態傳感器的應變-磁轉換單元中具有磁彈效應的磁彈性體提供隨應變而變化的磁場,通過內置的Co基磁性非晶絲,能夠靈敏感知微小變化的磁場,從而輸出變化的阻抗,實現應變的感知。此外,該工作巧妙地設計了具有雙功能的Cu-CuNi熱電偶線圈,不僅可以實現阻抗的輸出,而且本身具有的塞貝克效應可以實現對溫度的感知。進一步地,通過調控應變-磁轉換單元的不同區域的相對模量,即磁彈性管和非磁性彈性管的相對模量,可以控制磁場變化快慢,從而能夠實現應變靈敏度的可調。該傳感器可實現0.05%的應變和0.1 ℃的低探測極限,5.29和54.9 μV/℃的較高應變和溫度感知靈敏度。此外,該研究也從模擬和實驗上對該雙模傳感器的應變-溫度信號輸出的耦合和相互干擾進行了驗證。分別測試了雙模傳感器在不同應變下的溫度輸出信號和不同溫度下的應變輸出信號,發現該傳感器具有的管狀異質結構能夠有效避免應變對溫度的干擾,且磁性非晶絲和磁粉的磁性能在低于居里溫度下具有的良好的溫度穩定性可以確保溫度對應變感知幾乎沒有影響。
圖3 雙模傳感器的溫度感知性能
圖4 雙模傳感器對應變和溫度刺激的獨立感知
最后,該研究將所設計的管狀線型雙模傳感器與織物集成,可以同時用于人體微小應變的探測,比如呼吸和吞咽等檢測,也可用于膝蓋彎曲等較大應變的探測,同時也能實現體溫或環境溫度的實時監測,在健康監測、智慧醫療以及人機交互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圖5 雙模傳感器的應用
傳感動態
法國紅外探測器供應商Lynred日前宣布啟動HEROIC,這是歐洲國防基金的一個項目,旨在開發高度先進的電子元件用于下一代紅外(IR)傳感器,同時整合歐洲這些最先進產品的供應鏈。
該項目由Lynred牽頭的10個歐洲合作伙伴共同參與。HEROIC(高效讀出集成電路)是一個為期四年的項目,預算約為1900萬歐元,其中歐洲國防基金貢獻了1800萬歐元。
該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增加使用歐洲衍生的先進CMOS技術的機會和靈活性,該技術為開發下一代高性能紅外傳感器提供了關鍵能力——這些傳感器將具有更小的像素和先進的國防應用功能。一個總體目標是使歐洲在生產高性能紅外傳感器方面獲得技術主權。
聯盟成員包括三個IR制造商:AIM(德國)、Lynred(法國)和Xenics(比利時);四個系統集成商:Indra(西班牙)、Miltech Hellas(德國)、Kongsberg(挪威)和PCO SA(波蘭);一家元器件供應商:Ideas,一家IC 開發商(挪威),以及兩家研究機構:CEA-Leti(法國)和塞維利亞大學(西班牙)。
紅外傳感器用于在夜間以及惡劣天氣和操作條件下檢測、識別物體或目標。它們是多種防御應用的核心:熱成像儀、監視系統、瞄準系統和觀測衛星。
下一代紅外系統將需要更長的檢測、識別和識別范圍,并提供更大的視野和更快的幀速率。這將需要更高分辨率的格式,包括進一步減小像素間距尺寸,從今天的標準15微米和10微米降至7.5微米及以下。這將需要在不增加IR傳感器的小尺寸的情況下獲得,從而保持合理的系統成本和機械/電氣接口。這些要求使得必須對新的CMOS技術進行鑒定,才能在IR傳感器級別實現更高的性能。
HEROIC項目起源于2019年歐洲防務局IR技術工作組會議,會議認為有必要加強歐洲IR制造商之間關鍵技術的供應鏈。Lynred公司主動提議了一個歐洲范圍的項目,并創建了一個聯盟來鞏固歐洲的IR生態系統。
為了提高紅外探測器的質量、降低功耗和冷卻需求并增加探測范圍,在過去幾年中,用作熱像儀傳感器的焦平面陣列(FPA)開始發展,最明顯的變化是像素尺寸的減小。
為了應對這種發展并在FPA領域取得突破,需要一種與那些新的高級紅外(IR)探測器兼容的卓越CMOS技術。不僅如此,歐洲還必須在高性能紅外傳感器方面獲得技術主權,并鞏固這一戰略領域的供應鏈,從而獨立于其他地區的供應商。
在2021年歐洲國防基金(EDF)計劃中,HEROIC,即高效讀出集成電路屬于光電和雷達類別,EDF文件描述如下:“高效讀出電路(HEROIC)項目將使歐洲紅外傳感器供應商能夠可持續地設計下一代歐盟讀出集成電路(ROIC)用于國防應用的紅外傳感器。ROIC提供每個單獨的檢測器像素及其相關讀出電路之間的電氣接口。HEROIC將提高與各種紅外檢測器技術和2D/3D架構兼容的通用先進完全歐盟ROIC供應鏈可用性的安全性。”
【重磅!寶馬與安森美簽訂長期協議】
據eeNews報道,雖然特斯拉似乎打算減少SiC組件在其動力總成中的份額,但其他汽車制造商繼續依賴節能的SiC技術。例如,寶馬計劃為其下一代電動汽車配備來自安森美的EliteSiC器件。
這家巴伐利亞制造商已與安森美半導體簽署了長期供應合同。根據協議,安森美將采用EliteSic die 750 V M3作為寶馬400伏動力傳動系統的全橋功率模塊,提供高達數百千瓦的功率。就在今年1月,大眾汽車還與這家美國功率半導體供應商簽署了類似的采購合同。
寶馬汽車制造商在電動傳動系統開發和集成過程中的戰略合作使安森美能夠提供差異化和特定應用的芯片解決方案,包括優化的尺寸和布局以及高性能和可靠性。增強的電氣和機械特性可提高效率并降低總體損耗,同時提供最高的系統級性能。
這些公司最初沒有提供有關單位數量和交付價值的更多細節,但眾所周知,寶馬打算大幅增加電動汽車在其車隊中的份額。
安森美電源解決方案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兼高級電源事業部總經理Asif Jakwani表示:“最大續航里程是購買電動汽車的首要考慮因素,安森美為寶馬所有電動汽車優化性能的系統方法提供了關鍵的競爭優勢,”“此外,我們能夠通過不斷提升我們穩健、垂直整合的SiC供應鏈的所有生產步驟,來支持對寶馬高端電動汽車快速增長的需求。”
【聲學巨頭歌爾股份副總裁吉永和良因個人原因辭職】
藍鯨TMT頻道3月7日訊,歌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歌爾股份”)發布公告成,董事會于2023年3月7日收到公司副總裁吉永和良的書面辭職報告,吉永和良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
辭職后,吉永和良不再擔任歌爾股份及其子公司其他任何職務。截止本公告日,吉永和良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實際上,歌爾股份已經在最近1年半的時間內未發布高管辭職公告了。而在近半年,歌爾股份丟掉了境外客戶的一筆大單。
該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披露了《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盈利40.61億元–47.0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區間為盈利36.41億元–40.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
但值得注意的是,歌爾股份于2022年12月3日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業績預期進行了大幅下調。
歌爾股份表示,于2022年11月9日的《歌爾股份有限公司風險提示性公告》中披露了關于收到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的事項。在上述事項發生后,公司管理團隊積極應對,與客戶保持緊密溝通,推動相關事項的后續解決。基于目前進展情況,該款產品預計在2022年度內無法恢復正常生產發貨。
受此影響,該公司本年度營業收入減少不超過33億元,與之相關的直接損失約9億元(包括直接利潤減少和停工損失等)。
鑒于該公司與該客戶就該款產品在后續恢復生產、市場份額、訂單數量等仍在進行溝通,存在不確定性,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要求,歌爾股份對該產品固定資產、存貨等相關資產進行清查評估,重新估計可收回金額并進行減值測試。
經過與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溝通后,充分考慮該事項影響并基于謹慎性原則,該公司擬增加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確認資產減值損失。上述減值損失預計約11-15億元(其中存貨跌價損失約7-9億元,固定資產減值損失約4-6億元)。
綜上,受該事項影響,該公司直接損失和資產減值損失約20-24億元,對2022年度經營業績產生顯著影響。經調整后的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1億元–21.37億元,同比降低50%-60%。
歌爾股份表示與該客戶除該款產品之外的其他零組件和整機業務合作均在正常開展中。
【SIA:1 月份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下降 18.5%】
3 月 8 日消息,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SIA)近日公布的數據,全球半導體行業在 2023 年 1 月的銷售額為 413 億美元,這個數字比 2022 年 12 月的 436 億美元減少了 5.2%,比 2022 年 1 月的 507 億美元減少了 18.5%。
SIA 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John Neuffer 表示,“雖然 2022 年全年的銷售額達到了歷史新高,但是下半年開始全球半導體市場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這種情況在 2023 年第一個月還在持續。目前半導體市場正經歷一個短暫的周期性低迷,但是由于芯片在各種關鍵技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半導體市場長期來看仍然有很大的潛力。”
從各個地區來看,歐洲在 1 月份實現了微弱的環比增長(0.6%),而日本(-2.1%)、亞太 / 所有其他地區(-2.7%)、美洲(-7.9%)和中國(-8.0%)則都出現了環比下降。同比來看,歐洲(0.9%)和日本(0.7%)也有所增長,而美洲(-12.4%)、亞太 / 所有其他地區(-19.5%)和中國(-31.6%)則都有所減少。
傳感財經
【3月7日傳感財經分析:測試儀概念報跌,東華測試領跌;工業互聯網概念報跌,潤建股份領跌;MEMS傳感器概念報跌,潤欣科技領跌】
3月7日盤后,測試儀概念報跌,東華測試 (45.97,-2.32,-4.8%)領跌,科威爾(57.22,-2.52,-4.22%)、華力創通(8.17,-0.27,-3.2%)、優利德(38.79,-1.22,-3.05%)等跟跌。
3月7日盤后,工業互聯網概念報跌,潤建股份(46.29,-2.21,-4.56%)領跌,航天科技(10.36,-0.49,-4.52%)、風華高科(16,8,-0,67,-3,84%)、查有科技(16,88,-0,67,-3.82%)等跟跌。
3月7日盤后,MEMS傳感器概念報跌,潤欣科技(7.28,-0.42,-5.45%)領跌,通富微電(22.21,-1.09,-4.68%)、長電科技(27.6,-1.31,-4.53%)、萬訊自控(10.56,-0.5,-4.52%)等跟跌。
相關MEMS傳感器概念股
(1)、潤欣科技:
3月7日消息,潤欣科技開盤報價7.7元,收盤于7.270元。3日內股價下跌6.33%,總市值為36.7億元。潤欣科技公司2021年實現總營業收入18.58億,同比增長33.96%;凈利潤5777.7萬,同比增長26.57%,毛利率11.82%,凈利率3.11%。
公司分銷的產品主要用于實現通訊連接及傳感功能,具體包括無線連接芯片、wiFi及網絡處理器芯片、傳感器芯片、微處理器芯片等產品。
(2)、通富微電:
3月7日晚間復盤消息,通富微電開盤報價23元,收盤于22.210元。5日內股價下跌3.92%,總市值為336.09億元。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58.12億元,同比增長46.84%;凈利潤9.57億元,同比增長182.69%; 毛利率17.16%。公司成功開發并量產汽車用MEMS、霍爾傳感器、MCU和新一代電子點火模塊。
(3)、長電科技:
3月7日消息,長電科技開盤報價28.78元,收盤于27.600元。3日內股價下跌6.99%,總市值為491.16億元。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05.02億元,同比增長15.26%:歸屬干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59億元,同比增長126.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4.87億元,同比增長161.22%。
(4)、萬訊自控:
3月7日晚間復盤消息,萬訊自控今年來漲幅上漲9.86%,最新報10.450元,成交額1.18億元2021年報顯示,萬訊自控實現營業收入9.48億元,凈利潤9254.14萬元,毛利率51.97%。2019年12月16日公司在互動平臺稱,公司有自主開發的壓力傳感器和氣體傳感器等
(5)、華伍股份:
3月7日晚間復盤消息,華伍股份今年來漲幅上漲5.2%,截至15點收盤,該股跌4.2%,報9.810元,總市值為41.21億元,
PE為24.37。2021年公司營業總收入14.35億,同比增長9.18%,近五年復合增長為20.54%;凈利潤為1.35億,近五年復合增長為29.87%。
公司表示,西人馬作為行業領先的EMS與高端傳感器芯片研發企業,在該領域具有技術領先優勢。
審核編輯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