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變換器在控制信號類型來分類可籠統地分為兩大類:模擬電源和數字電源。
模擬電源就是直接對電壓或電流的原始信號進行縮小或放大、比較等處理,也就是在反饋環路中,從輸入反饋信號到產生新的PWM驅動過程中,該反饋信號一直保持模擬信號形式。而數字信號則是將反饋信號在輸入反饋環路前進行數字化處理,以數字信號進行計算處理產生新的PWM驅動。
模擬電源在控制器處理器發展起來之前占據絕大部分的市場,它的環路主要由分壓網絡、運算放大電路、比較器以及一些邏輯電路組成,目前市場上已經有非常多的IC廠家將這幾種電路的部分或全部集成到一顆芯片里,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甚至廠家還會針對一顆芯片提供多種詳細電路應用方案,這讓硬件工程師們設計電路時毫無壓力。
近十幾年來隨著MCU和DSP的迅速發展,數字電源在大功率場合已經成為主流,如TI的C2000系列的DSP,在電源領域得到極大應用。數字電源需要軟件參與,已經不是一個硬件工程師可以單獨完成的了,那么是不是說硬件工程師在硬件設計時工作量更小了呢?我個人覺得可以說變小了也可能變大了。怎么說呢?很多專搞硬件的工程師們可能根本不懂得DSP,而且廠家很少會針對一款DSP做電源方面的應用電路,并且一款DSP可使用在多種拓撲結構的電源變換器上,就算廠家針對一款DSP做了多種電源應用電路,但是在實際項目中變化太多了,DSP的一個引腳往往有多種復用功能,我們在設計電路時應該能合理分配DSP的引腳資源,所以設計時我們可以與軟件工程師溝通,此外,作為電路設計者,自己也應該對DSP有一定基本的了解,好讓自己能判斷設計是否合理,這也是作為高級硬件工程師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
那么以下篇章就對DSP的一些在控制環路中經常用到的資源進行整理,希望對同行的你有所幫助。
圖1
這里我以TI的TMS320F28335為例進行整理。
首先是DSP的最小工作系統,包括3部分電路:供電電路、復位電路以及時鐘電路。TMS320F28034的工作電壓為3.3V,工作電流可達160mA左右,如果由5V電源轉3.3V,可用TO252封裝的LOD芯片實現,如果是12V轉3.3V,LOD有1.4W的損耗,建議使用BUCK變換器進行降壓。
復位電路,TMS320F28034的數據手冊描述如下,其中關于該引腳的外部電路,它描述為通過一個2.2kΩ~10kΩ電阻上拉到VCC,用一個小于或等于100nF的電容接VSS。如圖3所示。
圖2
圖3
時鐘電路也可以說成振蕩電路,通過振蕩產生高頻信號驅動DSP運行,它相當于DSP的心臟。TMS320F28034的主頻為60MHz,這個頻率可以由DSP內部振蕩器產生,也可以由外部振蕩器產生,由于內部振蕩器的精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多數情況下采用外部時鐘信號。圖4數據手冊提供的外部時鐘電路,由兩個起振電容和一個晶振以及一個Rd(其實在實際應用中,一般沒有串接Rd)。
圖4
這是無源振蕩時鐘電路,也可使用有源振蕩電路,其輸入引腳為XCLKIN,如圖5所示。
圖5
晶振頻率有很多種,應該如何選擇?記住TMS320F28034的主頻為60MHz ,只要使圖6中的表達式里的其中一個等于60MHz即可,OSCCLK為晶振頻率,例如10MHz、12MHz。
圖6
第二就是JTAG調試接口,該接口可以方便軟件工程師燒寫程序,在線仿真調試。
圖7 JTAG調試接口
第三,開始說說TMS320F28034的一些在電源領域常用的資源,主要有通用I/O、ADC、PWM、TZ。當然還有一些通訊接口如SPI,SCI,IIC,CAN也會經常用到,但硬件設計與普通的單片機上的沒什么差別,這里就不做介紹。
通用I/O,也就是通用輸入輸出,通過配置相應的寄存器可以設置一個I/O引腳為輸入、輸出、上拉,所以設計電路時可以不外加上拉電阻。通用I/O口只能判斷邏輯電平——0和1,它們的表現在模擬電壓范圍如圖8所示。
圖8
作為輸入使用時,我們設計電路時不僅要保證需要保證輸入電平信號不能大于3.3V,也要保證有一定的時長,電平時間太短,DSP不能識別。如圖9所示。
圖9
ADC采樣,TMS320F28034的ADC為12位,這里設計電路時主要考慮時輸入電壓信號VADC不能大于3.3V,如果ADC是以15PIN的VREFHI作為參考電平,則VADC應小于VREFHI,同時VREFHI小于3.3V。
PWM,是開關電源里必不可少的一種驅動信號,TMS320F28034有7組PWM,每組有A和B兩個PWM,所以一共有14個PWM。一個完整的PWM輸出需要經過較多的功能模塊配置,如圖10所示,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研究。
圖10
對于硬件工程師來說,個人覺得圖10中的死區模塊(DB)應該要了解清楚,如圖11所示,同一組的PWMxA和PWMxB輸出可以選擇內部同一個PWM信號作為生成輸出PWM信號源,也可以選擇不同信號源。對于全橋式的拓撲結構,同一橋臂的上下管驅動信號是選用同一組的PWMxA和PWMxB還是選用不同組的來控制,不同軟件工程師有不同的編程習慣,所以在設計前我們應該和他們溝通好。
圖11
TZ,trip-zone的縮寫,谷歌翻譯是“旅行區”,怪怪的。其實TZ的功能是當功能發生異常,異常信號送至TZ模塊,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相應的處理,這個處理動作有軟件設定,比如,電源輸出短路時,將CT信號送至TZ的引腳,軟件設定立刻置PWM信號為低電平信號,從而實現短路保護。
TMS320F28034中有6個TZ,其中TZ1、TZ2、TZ3由引腳輸入,輸入為低電平時表示錯誤發生。
每一個PWM模塊都能通過寄存器TZSEL進行設置來選擇哪一個TZ信號用于控制該PWM情況。也就是PWM1可以選擇6個TZ中的任意一個作為錯誤控制信號。
圖12
圖13
-
dsp
+關注
關注
554文章
8059瀏覽量
350422 -
mcu
+關注
關注
146文章
17317瀏覽量
352643 -
數字電源
+關注
關注
28文章
520瀏覽量
109397 -
模擬電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109瀏覽量
24371 -
電源變換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41瀏覽量
1271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