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纖通信的發展,傳輸容量和距離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光模塊正向著100G、200G、400G,甚至800G速率演進。但由于噪聲、色度色散、非線性效應以及偏振模色散PMD的影響,高速率長距離的光通信受到了限制。雖然通過各種補償技術,可以減輕光信號傳輸中所受的影響,但這樣做需要花費很高的代價。為了適應光通信大容量、低成本的要求,前向糾錯FEC技術應運而生。本文態路將為大家介紹關于FEC的功能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
首先了解什么是FEC?
前向糾錯技術
在光通信系統中,鏈路中一旦發生錯誤,信號將無法再進行傳輸。FEC技術是發送端的FEC編碼器將待傳輸的信號編成具有一定糾錯能力的碼,接收端FEC譯碼器對接收的序列進行譯碼,若傳輸中產生的差錯數目在其糾錯能力范圍之內時(非連續性錯誤),對差錯進行定位加以糾正。因此,FEC可以有效的降低誤碼率,提高系統中信號的可靠性,延長傳輸距離。
為了更加直觀的理解,請看下圖:
哪些光模塊中有FEC?
在光通信領域,FEC被應用在高速率、長距離光模塊中。下圖為部分高功率長距離光模塊傳輸的距離。
例如,100G QSFP28 ER4,傳輸30km的光模塊,在系統開啟FEC功能時,通過單模雙芯LC光纖跳線傳輸距離可達40km。
但是,特別注意,FEC在糾正誤碼的過程中也會造成一些數據包的延遲。根據IEEE標準協議,在使用100G QSFP28 LR4光模塊時,不建議開啟FEC功能。
總結一下FEC優點
FEC具有成本效益。FEC允許系統工作在較高的誤碼率的情況下,放寬了高速通信系統對各個器件性能的要求,從而降低了系統的造價。
FEC可以增加傳輸距離。其具有糾正誤碼的功能,有助于在更遠的距離接收信號。
FEC提高了系統對色散、非線性效應和OSNR的容忍度。
審核編輯黃宇
-
光纖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952瀏覽量
73625 -
數據中心
+關注
關注
16文章
4860瀏覽量
72386 -
光通信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90瀏覽量
34080 -
FEC
+關注
關注
0文章
40瀏覽量
137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