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孔相機(Pinhole Camera)是一種沒有鏡頭的相機,取代鏡頭的是一個小孔,稱為針孔(Pinhole)。
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針孔成像可以產生倒立的影像。
針孔相機的結構相對簡單,由不透光的容器、感光材料和針孔片組成。其中,感光材料可以是底片,也可以是相紙。為了控制曝光,通常還需要有快門結構。
另外,由于進光量少,用針孔相機拍照,需要較長的曝光時間。曝光時間從數秒至數十分鐘,通常把針孔相機安裝在三腳架上,或把相機放在穩固的地方。
1.針孔相機的歷史
針孔相機的前身為暗箱(Camera Obscura),又稱暗盒。
最早的暗箱,其實只是利用黑暗的房子的一堵墻上的孔,將外面的景物投射到房子內平面上。
很多古代學者都注意到了針孔成像的現象,例如墨子最早留意到光線通過小孔可形成倒立影像;亞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論問題》中,提及暗箱的概念;伊本·阿爾哈增的文獻指出,假如陽光透過墻上的小孔,進入黑暗的房子,就能把房子外的景物投射在墻壁上,并且阿爾哈增利用針孔裝置,對日食進行了觀察。
在15世紀,藝術家開始利用暗箱作繪畫的輔助工具。布魯內萊斯基運用小孔成像原理進行臨摹,開創透視繪畫法。
在光學領域,“針孔(Pinhole)”一詞首次出現在詹姆斯·弗格森1764年的著作《力學、流體靜力學、氣動和光學精選學科講座》中。
1856年,蘇格蘭發明家大衛·布魯斯特(David Brewster)在《立體鏡》(The Stereoscope)中第一次描述了針孔相機,描述中包括“沒有鏡頭的相機,只有一個針孔”。
近代,把感光材料,例如底片或相紙放進暗箱,暗箱就成了針孔相機。
2.針孔相機的原理
根據光的直線傳播原理。物體反射的光線,通過針孔,在成像面形成倒立的影像。針孔與成像面的距離,稱為焦距。
焦距越長,所成的影像越大。例如,焦距為75mm時,影像剛好覆蓋4x5英寸的底片;焦距為150mm時,影像剛好覆蓋8x10英寸的底片。
焦距越短,所成影像的暗角越明顯。
一般而言,針孔越小,影像越清晰,但針孔過小,會導致衍射,反而令影像模糊。
需要注意的是,針孔相機的分辨率受到針孔直徑的限制,針孔直徑越小,成像的細節就越清晰,但光線通過的數量就越少,因此需要更長的曝光時間。相反,針孔直徑越大,光線通過的數量就越多,但成像的細節就越模糊。因此,在實際使用中,需要根據需要的成像效果來選擇合適的針孔直徑。
2.1針孔的最佳直徑
據不完全統計,用來計算針孔的最佳直徑的公式,至少有50種,其中最早的公式由Joseph Petzval于19世紀中葉提出,后續被Lord Rayleigh完善其公式,并發表于1989年的自然期刊(Nature Journal)中,其公式如下:
其中,f是焦距, λ是光的波長(單位是mm)。紅光的波長是700nm,綠光的波長是546nm,藍光的波長是436nm。計算的時候,通常取紅光與綠光的波長的平均值,即623nm。
例如,焦距為50mm時,小孔直徑為:
以下4張圖片的計算公式及結果有所不同,可供參考:
2.2光圈的計算
將焦距除以針孔直徑,就可得到光圈值。
例如,當焦距為50mm、針孔直徑為0.25mm時,光圈值為:
2.3暗角的成因
針孔與相紙中央的距離近,與相紙四角的距離遠,這種距離上的差異,導致曝光不平均,形成暗角,特別是廣角型的針孔相機,暗角尤其明顯。
解決方法之一,是放置相紙的時候,把相紙卷曲成橢圓面。這樣,針孔與相紙的中央的距離與相紙四角的距離接近,從而使相紙中央與四角的曝光一致。
另外,制作針孔的材料越厚,暗角越明顯。可以選擇一些較薄的材料制作針孔,例如鋁箔,厚度只有0.012mm至0.015mm。
使用減光棒(dodging tool),也可以消除暗角。
3.針孔相機特性
3.1無限景深
針孔相機沒有鏡頭,因此不受景深限制,擁有無限景深。不論景物遠近,都有相同的清晰度。
換句話說,用針孔相機拍照,根本不用對焦。
3.2長時間曝光
由于進光量少,因此需要較長的曝光時間,例如幾秒到數十分鐘。為了拍出漂亮的照片,建議使用三腳架,或把針孔相機放在平穩的地方。
典型的拍攝題材,除了靜止的物體,還有水的波動、被風吹動的花海、甚至是自拍肖像。
3.3眩光
用針孔相機拍照,照片容易出現眩光,特別是逆光的時候。解決炫光的方法之一,是利用景物遮擋住太陽。
4.針孔相機的優勢
針孔相機是一種簡單而又古老的相機,它的光學成像原理基于光線穿過一個小孔并形成倒立、縮小的像的特性。相比其他類型的相機,針孔相機具有以下優勢:
(1)成本低廉:針孔相機沒有復雜的光學部件,也不需要使用高科技材料,因此成本非常低廉。
(2)簡單易用:針孔相機非常簡單易用,沒有任何復雜的設置或操作,只需要將膠片裝入相機,然后打開相機的快門,即可拍攝出自然的照片。
(3)輕便小巧:由于針孔相機不需要任何高科技材料,因此它非常輕便小巧。這使得針孔相機非常適合隨身攜帶,不論是旅行還是日常生活中的記錄都非常方便。
(4)具有特殊的圖像效果:由于針孔相機的成像原理,它可以創造出一些獨特的圖像效果,例如景深、曝光時間長等。這些效果可以為攝影師提供更多的創意空間,從而創造出獨特、有趣的作品。
因此,盡管針孔相機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它仍然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為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提供多種優勢。
5.針孔相機的不足
針孔相機是一種基本的相機類型,其原理是利用針孔將光線投射到感光介質上。雖然針孔相機可以產生出非常藝術化的照片,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足之處:
(1)光圈限制:針孔相機的光圈大小受到針孔直徑的限制,因此其光圈相對較小,無法調節,無法適應不同光線條件的拍攝。這使得它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需要較長曝光時間,導致照片模糊。
(2)分辨率限制:由于針孔的直徑和光圈大小有限,針孔相機無法捕捉非常精細的圖像細節,因此其分辨率相對較低。
(3)顯影難度:針孔相機所使用的膠片顯影過程相對較為復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經驗,對初學者來說較難掌握。
(4)無法預覽:針孔相機無法提供即時預覽,因此需要拍攝者提前做好構圖和光線等方面的計算,否則很容易出現拍攝失敗的情況。
(5)無進行實時調整:針孔相機無法進行實時調整,例如無法調整焦距和光圈大小等參數,因此需要拍攝者事先對光線和構圖等方面進行充分的計算和準備。
6.自制針孔相機
6.1針孔片的制作
一般而言,用來制作針孔片的材料是金屬薄片,例如鋁箔,鋁箔厚度只有0.012mm至0.015mm,較其他材料薄。針孔可以直接用針刺穿,刺穿后還要轉動針尖,這樣出來的針孔會比較圓滑。其他常見的材料,還包括銅箔、銦箔等。
6.2消光作業
容器的內部反射會降低照片的對比度。把容器的內部涂黑,或貼上黑色的絨布,可提高照片的對比度。
6.3組裝
先把針孔片貼在不透光容器的內側,再安裝快門??扉T可以是一小片黑色膠帶,也可以是簡單的活門。比如,以黑色膠帶為例,曝光時,掀起黑色膠帶,露出針孔;曝光完成后,再次用黑色膠帶遮蓋針孔。
6.4漏光測試
檢測漏光的方法,是先把一張相紙放進相機,涂有感光劑的一面對著針孔。接下來是不打開快門的情況下,把相機放在陽光下曝曬15至20分鐘。曝曬其間,每隔一段時間,要轉動相機,讓陽光從不同的角度照片相機的每一面;最后在暗房檢查相紙的曝光情況。如果相紙變灰甚至變黑,代表相機漏光。
參考資料:
(1)Pinhole camera – Wikipedia
(2)Pinhole Photography – History, Images, Cameras,Formulas by Jon Grepstad
(3)Pinhole camera – ChatGPT
審核編輯 :李倩
-
相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1369瀏覽量
53916 -
光學
+關注
關注
3文章
760瀏覽量
36440 -
波長
+關注
關注
0文章
63瀏覽量
22544
原文標題:針孔相機
文章出處:【微信號:機器視覺沙龍,微信公眾號:機器視覺沙龍】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