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得益于科學儀器的進步和新型試劑的不斷開發,快速檢測分析新方法在各個領域中得到了空前的進步和發展。隨著生命分析的發展,對復雜體系的分析方法在靈敏度、特異性、穩定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設計具有足夠性能的快速檢測方法極為關鍵。
在前期研究中,北京工商大學輕工科學技術學院林玲教授團隊針對食品中多種微量抗生素殘留的現場快速檢測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開發了一種集成化微流控裝置,將含有十字形閥的微流控芯片與免疫層析條相結合,用于快速檢測食品中的多種抗生素,研究成果以“An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device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multiple antibiotics”為題發表在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期刊上。
論文信息:
[1]https://doi.org/10.1016/j.cclet.2022.108110
在此基礎上,林玲教授團隊系統地總結了微流控芯片技術用于食品中抗生素檢測的國內外最新進展和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未來應結合微流控技術,進一步開發用于食品安全快速、高靈敏檢測的新方法和新技術,并在TrAC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上發表了題為“Recent development of microfluidic biosensors for the analysis of antibiotic residues”的綜述文章。同時,該技術成果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一種通過紙基微流控芯片同時檢測多種抗生素殘留的便攜式裝置,專利號:ZL202210042013.X,北京工商大學第一單位),獲得專利授權,并轉讓企業實施產業化。
該系列工作的第一作者均為輕工科學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2020級碩士王瀟睿,通訊作者為林玲教授。研究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2073816,21727814)和北京工商大學人才引進啟動項目(9008021179)資助。
論文信息:
[2]https://doi.org/10.1016/j.trac.2022.116797
近日,在前期的研究基礎上,研究團隊通過液滴微流控技術開展了一種包裹液晶的載細胞凝膠微膠囊用于實時監測3D培養細胞微環境。利用微流控芯片產生均勻液滴的優勢,將功能化的液晶傳感器包裹于模擬腫瘤微環境細胞共培養的凝膠中,形成尺寸均一的液晶核-水凝膠殼結構的微膠囊。微膠囊具有獨特的核殼結構,細胞可在3D模型的水凝膠殼中進行培養,功能性液晶核可以響應細胞的酸性微環境,在偏光顯微鏡觀察微膠囊下顯示出軸向到雙極的變形。實現在單個微膠囊中同時進行3D細胞培養和細胞微環境的可視化監測。相關研究成果以“Functional liquid crystal core/hydrogel shell microcapsules for monitoring live cells in a 3D microenvironment”為題,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期刊上。
該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為輕工科學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林玲教授,共同作者為生物工程系2021級碩士謝瑤雙、2020級碩士王瀟睿。該研究工作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2073816,21727814)、北京市科技新星(20220484055)和北京工商大學人才引進啟動項目(9008021179)資助。
論文信息: [3]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2c03762
審核編輯 :李倩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1瀏覽量
756593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6瀏覽量
427263 -
微流控
+關注
關注
16文章
541瀏覽量
18973
原文標題:北京工商大學在微流控生命分析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