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仿人眼設計,研發新型傳感器讓相機擺脫濾鏡實現高清圖像拍攝】
5 月 14 日消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借鑒自然界的設計,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圖像傳感器,能夠模仿人眼對紅、綠、藍三種顏色的感知和神經網絡的處理,從而產生高質量的圖像。
人眼的視網膜中含有對紅、綠、藍光敏感的錐狀細胞,以及一個神經網絡在信息傳輸到大腦之前就開始對我們所看到的東西進行處理。“這個自然過程創造了我們能看到的豐富多彩的世界。”該項目的研究員 Kai Wang 說。
為了在人造設備中實現這一點,科學家們使用了窄帶鈣鈦礦光電探測器,模仿了我們的錐狀細胞,并將其連接到一個類神經算法,模仿我們的神經網絡,來處理信息并重建圖像。光電探測器是一種能夠將光能轉化為電信號的器件,對于相機和許多其他光學技術都是必不可少的。窄帶光電探測器能夠專注于光譜中的單個部分,比如構成可見光的紅、綠、藍三種顏色。
“在這項工作中,我們找到了一種新穎的方法來設計鈣鈦礦材料,使其只對一種波長的光敏感。”Kai Wang 說,“我們制造了三種不同的鈣鈦礦材料,它們只對紅色、綠色或藍色有反應。”
這項技術可能代表了一種繞過現代相機中使用的濾鏡的方法,這些濾鏡降低了分辨率,并增加了制造復雜度和成本。科學家們說,相機中的硅光電探測器能夠吸收光線,但不能區分顏色。一個外部濾鏡將紅、綠、藍三種顏色分開,只允許一種顏色到達光傳感器的每個部分,浪費了三分之二的入射光,“當光線被過濾時,會有一些信息丟失,而這可以通過我們的設計來避免。所以我們認為這項工作可能代表了未來的相機感應技術,可以幫助人們獲得更高的空間分辨率。”
而且由于科學家們使用了鈣鈦礦材料,這些新設備在吸收光線時還能產生電力,這可能為無電池相機技術開辟了道路。
“該設備的結構類似于利用光來產生電力的太陽能電池。”該項目的博士后 Luyao Zheng 說,“只要你在上面照射光線,它就會產生電流。所以像我們的眼睛一樣,我們不需要施加能量來捕捉來自光線的信息。”
這項研究也可能引發人工視網膜生物技術方面的進一步發展。科學家們說,基于這項技術的設備有朝一日可能取代我們眼睛中死亡或受損的細胞,從而恢復視力。
注意到,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代表了在實現鈣鈦礦窄帶光電探測器方面的幾個基礎性的突破,從材料合成到器件設計再到系統創新。
傳感動態
【英飛凌擴大在韓業務,目標2030年在韓員工數量是現在的1.5倍】
集微網消息,據半導體行業內部人士稱,英飛凌計劃擴大其在韓國的員工隊伍。
知情人士表示,到 2030 年,英飛凌韓國公司在韓國的員工人數將是現在的1.5倍,并雇傭更多有職業生涯中期經驗的員工。
消息人士補充說,英飛凌擴大了在韓國的業務,因為它看到了該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
英飛凌的主要業務是功率半導體,在電子設備的電源管理系統中轉換、分配和控制電能。它們對可再生能源至關重要,可將可再生能源發電廠產生的能源轉化為可用電力。
此前,韓國政府宣布計劃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國家電網中的占比提高到21.6%,而到2021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僅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7%。這意味著對功率芯片的需求將上升,國家在助力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
【激光雷達制造商 Luminar 總裁Austin Russell宣布收購《福布斯》】
據Macrumors報道,香港投資公司海通國際證券分析師Jeff Pu曾表示,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的低端iPhone 15和iPhone 15 Plus機型將配備48MP像素后置攝像頭。但最新的供應鏈調查顯示,48MP像素后置攝像頭使用的堆疊式傳感器可能面臨良率問題,或將導致以上兩種機型的生產延遲。
激光雷達公司Lumina創始人、CEO Austin Russell日前與總部位于香港的Integrated Whale Media Investments (IWM) 宣布,他們已就收購Forbes Global Media Holdings(福布斯)的多數股權達成最終協議。
這一交易對福布斯的估值近8億美元。
交易完成后,Austin Russell將持有控制全球媒體平臺的實體82%的權益。此次收購的所有資金均已全部投入,且與他在Luminar的股份無關。
Austin Russell曾登上福布斯封面、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富豪榜,并成為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2020年12月,Austin Russell帶領Luminar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上市時公司估值34億美元。
Austin Russell不會參與福布斯的日常運營, IWM 還將保留一個董事會席位及其保留的少數股權。
交易預計將于2023年晚些時候完成,并需滿足慣例成交條件。
【AutoCore獲博世旗下基金戰略投資,專注打造高性能汽車中間件平臺】
據IPO早知道消息,奧特酷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utoCore.ai)日前完成由博世集團旗下博世創投和博原資本發起的戰略投資,老股東高瓴創投持續跟投。
當前汽車芯片大算力時代的到來催生了汽車傳感器的倍數增長,海量數據帶來了數據傳輸、調度、管理難度的指數增長,從智駕域控的發展趨勢來看,汽車中間件將成為智能化發展的剛需基礎軟件,中長期會是數百億美金的市場格局。
成立于2018年的AutoCore.ai現已成為一家面向全球的汽車軟件平臺型企業,基于自主開發的Autocore.OS 軟件平臺,為合作客戶提供基于整車 SOA 架構的中間件產品、基礎軟件產品以及算法軟件與應用軟件授權服務,從而為客戶建立了完整統一的車載數據鏈路平臺,實現了系統級功能安全,致力于打造整車數據實時、確定、安全兼顧的通信、傳輸、 調度以及規劃。
此外,AutoCore.ai是全球首家全棧軟件產品通過ISO26262最高功能安全等級ASIL-D產品認證的企業,產品應用于全球范圍內多家頭部OEM和Tier1量產項目。同時AutoCore.ai也是多家主流芯片廠商選擇的戰略伙伴。
本輪投資方博世創投與博原資本均為全球整車電子電氣架構頭部企業博世集團旗下基金。博世集團是Autosar標準的主要支持與發起者,是全球最大汽車Tier1系統集成商,在汽車產業供應鏈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力與頭部效應。日后,AutoCore.ai將與博世集團共同探索新技術與新產品,合力在更大范圍以更快速度響應全球汽車產業高速變化的需求。博世旗下ETAS相信,AutoCore.ai 還將通過利用與其集團實體和伙伴的合作機會,從戰略上受益于博世強大的軟件定義汽車網絡和社區。
“我們相信Autocore.ai將代表中國優秀的創新企業,成為下一代國際汽車供應鏈大家都需要的搶手專家”,博世風險投資公司總經理Ingo Ramesohl博士表示。
博原資本管理合伙人及董事長蔣紅權博士表示:“伴隨著整車EE架構的變革,新一代的汽車產業軟硬件解決方案加速進入規模化落地階段。隨著本輪戰略投資的完成,Autocore.ai與博世集團將在資本和業務層面開展深入合作,聯合打造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創新模式。我們相信Autocore.ai將代表中國優秀創新企業,成為新一代核心汽車供應鏈的國際供應商。”
高瓴創投合伙人李強表示:高瓴創投從Pre-A輪開始支持AutoCore,此次是我們連續第三輪投資。AutoCore在短短幾年時間里高速發展,憑借出色的技術和研發能力,以及豐富的產業經驗,打造了性能出眾的中間件平臺。安全、高性能、高可靠的中間件是汽車產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一步。我們非常高興看到AutoCore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整車廠商、系統集成商及其他合作方的歡迎與認可,相信在創始人張旸帶領下,AutoCore能夠為更多客戶持續創造價值,并在汽車智能化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
AutoCore.ai創始人張旸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得到眾多國際頭部OEM和Tier1對我們企業產品和技術的認可,在博世集團的加持下,AutoCore.ai全球的產業同盟步入了一個全新階段。我們熱烈的歡迎新股東加盟,并衷心的感謝所有AutoCore.ai的客戶和老股東們一如既往的支持。”
【納芯微推出高可靠、高精度和低功耗的溫濕度傳感器NSHT30】
納芯微宣布推出基于CMOS-MEMS的相對濕度(RH)和溫度傳感器NSHT30。NSHT30在單芯片上集成了一個完整的傳感器系統,包括電容式的相對濕度傳感器、COMS溫度傳感器和信號處理器以及I2C數字通信接口,采用2.5mm×2.5mm×0.9mm的DFN和LGA封裝。其I2C接口的通信方式、極小的封裝和低功耗特性使得NSHT30可以更廣泛地集成到各種應用中。
從汽車智能化到智能家居,系統越來越依靠對周圍環境的判斷做出決策,利用可快速響應的高精度傳感器產品來捕獲必要信息,從而在各種終端設備中實現實時控制和自主操作。納芯微的高可靠性、高精度和低功耗的溫濕度傳感器NSHT30可以幫助實現更高效和更穩定的系統。
無論是汽車智能座艙的智能除霧,還是延長生鮮產品在運輸和存儲期間的壽命,抑或是控制室內空氣的濕度和質量,以及醫療設備對于氣體濕度的要求,越來越多的場景需要采用相對濕度傳感器來測量環境中的水蒸氣,來提供一個更可靠、更安全、更舒適的環境。
此外,NSHT30的I2C接口具有兩個獨特的、可選擇的I2C地址,通信速度高達1 MHz,2.0 V至5.5 V的寬電源電壓范圍,使NSHT30在各種應用環境中更加兼容。同時具有可編程的中斷閾值,可以提供警報和系統喚醒,而不需要微控制器來持續監控系統。
NSHT30的性能參數:
· 相對濕度(RH)傳感器
- 工作范圍:0%~100%
- 精度:±3%(典型值)
· 溫度傳感器:
- 工作溫度范圍:-40℃~125℃
- 精度:±0.3℃(典型值)
· 相對濕度和溫度補償的數字輸出
· 寬電源電壓范圍:2.0 V ~ 5.5 V
· I2C數字接口,通信速度高達1 MHz
- 兩個可選地址
- 帶有CRC校驗的數據保護
· 低功耗:平均電流2.5μA
· 8-Pin LGA 封裝和DFN封裝可選
關于納芯微
納芯微電子(簡稱納芯微,科創板股票代碼688052)是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及混合信號芯片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來,公司聚焦傳感器、信號鏈、電源管理三大方向,提供豐富的半導體產品及解決方案,并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信息通訊及消費電子領域。
納芯微以『“感知”“驅動”未來,共建綠色、智能、互聯互通的“芯”世界』為使命,致力于為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連接提供芯片級解決方案。
【SSD 觸底,消息稱國產龍頭長江存儲 NAND 顆粒已正式漲價】
5 月 16 日消息,這兩年,SSD 市場飛速發展,成本已經大幅降低,再加上這一年來市場需求嚴重下滑,全球各大 NAND 廠商庫存持續處于高位,因此為爭奪出貨量不得不開啟降價模式,目前 SSD 可以說是來到了“白菜價”水平。
最新報道,長江存儲旗下自有品牌致態 TiPro7000 2TB 已經降到了 999 元,TiPlus7100 1/2TB 也達到了 509/959 元。
不單單是大牌,目前很多小眾品牌的固態硬盤已經殺到了接近機械硬盤的價位,例如部分采用長江存儲泰山顆粒 + 聯蕓 1602 主控的固態硬盤目前已經來到了每 TB 200 元出頭的程度。
而隨著三星、美光、SK 海力士等品牌 NAND 顆粒已經開始逐步小幅拉升,大部分產品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再繼續降價。從中國閃存市場數據來看,NAND 指數已經有近兩個月的時間穩定在一個區間,降價趨勢已經大幅低于去年年底。
在這種情況下,國產龍頭企業長江存儲自然也不愿意看到市場再繼續下跌。最新消息表明,長江存儲的顆粒報價已經從上周開始抬升。
博板堂一位渠道人士透露,長江存儲已經通知正式拉漲,漲價幅度約在 3-5% 左右,比如 256G 已上漲 4-5 美元左右。當然,漲價最先影響的肯定是企業級市場,消費級的現貨市場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看到明顯上漲。
根據 TrendForce 最新研究,由于降價,2022 年第 4 季度全球 NAND 閃存收入為 102.9 億美元,環比下降 25%,而出貨量僅增長 5.3%。
報告指出,鎧俠在 2022 年第 4 季度收入暴跌 30.5%,美光季度收入 11 億美元環比下降 34.7%,這導致他們大幅降低了晶圓廠的產能利用率。三星憑借成本優勢持續推動高容量產品,從而帶動總位元出貨量增加,但盡管如此也還是無法避免平均價的下跌,三星在 2022 年第四季度收入為 34.8 億美元,環比下降 19.1%。
除此之外,SK 集團(SK 海力士和 Solidigm)同樣深受影響,第四季度收入為 17.6 億美元,環比下降 30.9%。
西部數據雖然第四季度出貨量增長了 20%,但 NAND Flash 收入僅達有 16.6 億美元,環比下降 3.8%。
分析師指出,由于 DRAM 和 NAND Flash 的減產未能跟上需求疲軟的步伐,部分產品平均價在 2023 年第二季度進一步下滑,分析師預計 DRAM 降價約 13~18%;NAND Flash 預計跌幅在 8~13% 之間。
報告顯示,NAND Flash 主要受企業級 SSD 和 UFS 降價影響,市場供過于求的局面仍未得到解決。這兩種產品占 NAND Flash 總消費量的 50% 以上。
也就是說,盡管需求仍不及預期,庫存仍面臨壓力,但各大廠商已經難以繼續承受降價后果,例如美光已告知經銷商 DRAM 及 NAND Flash 閃存從 5 月起不再接受更低詢價;而近日也有消息傳出三星通知經銷代理商,未來將不再提供低于目前成交價的訂單,原廠相繼對市場價格打底的動作明顯,雖然該策略是針對現貨價格,但預計價格止穩的策略將逐步拓展至合約市場。
審核編輯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