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LM衍射效率的概念
一級衍射效率是LCOS真正的“衍射效率”,是通過加載閃耀光柵時(將LCOS作為光柵使用)一級衍射光的能量占不加光柵時的零級光能量的百分比來定義的。
Diffraction efficiency = I1st/Iave[%]
其中,I1st是加光柵時一級光的能量,Iave是不加光柵時零級光的能量。
2. SLM衍射效率的參數
3. SLM衍射效率的測試方法
搭建一個如下圖所示的小角度入射光路。入射光偏振方向和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相同,入射角小于10°,光闌直徑10mm。
在空間光調制器上加載光柵的相位圖,產生閃耀光柵的調制效果,衍射光柵可以設置為2階、4階、8階、16階,如下圖所示:
根據相位調制和灰度值的關系,可以制作出以下幾個光柵相位圖。
將這些光柵相位圖分別加載到SLM上,就可以得到經過光柵分光的光斑。
測量一級光和零級光的能量,根據公式 Diffraction efficiency = I1st/Iave[%] 進行計算即可。
4. SLM衍射效率的相關計算
衍射效率是與空間分辨率相關的,加載的光柵階書越高,衍射效率越高,空間分辨率就越低。關系如下:
對于2 steps的光柵,一個線對包含一明一暗兩條線,每條線占一個像素。
對于4 steps的光柵,一個線對包含明暗不同的四條線,每條線占一個像素。
對于8 steps的光柵,一個線對包含明暗不同的八條線,每條線占一個像素。
對于16 steps的光柵,一個線對包含明暗不同的16條線,每條線占一個像素。
光柵steps越多,每個線對中明暗(灰度,對應相位)分的級次就越多,包含的信息也就越多,可以將更多地光閃耀到一級光斑上,所以衍射效率就越高;但是由于LCOS每個像素每次只能設置一個灰度值,因此越高step的光柵就需要越多的像素來表達,這樣就導致了高級次的光柵空間分辨率的下降,也就是在提高衍射效率的同時,必須犧牲空間分辨率。就好比一張報紙,每篇新聞寫的越詳細(相當于衍射效率高),能報道的新聞總數就越少(相當于空間分辨率)。
X10468系列的單像素寬度為20μm。
對于2 steps的光柵,每個線對2個像素,相當于40μm/lp,換算得25lp/mm。
對于4 steps的光柵,每個線對4個像素,相當于80μm/lp,換算得12.5p/mm。
對于8 steps的光柵,每個線對8個像素,相當于160μm/lp,換算得6.25lp/mm。
對于16 steps的光柵,每個線對16個像素,相當于320μm/lp,換算得3.125lp/mm。
X13267/X13138/X15213/X15223系列的單像素寬度為12.5μm。
對于2 steps的光柵,每個線對2個像素,相當于25μm/lp,換算40lp/mm。
對于4 steps的光柵,每個線對4個像素,相當于50μm/lp,換算得20p/mm。
對于8 steps的光柵,每個線對8個像素,相當于100μm/lp,換算得10lp/mm。
對于16 steps的光柵,每個線對16個像素,相當于200μm/lp,換算得5lp/mm。
根據光柵公式可得,理論上的衍射效率計算方法為:
其中,N為光柵每個周期內的液晶像素列數,例如2階光柵N=2
可以看到,濱松的LCOS-SLM一級衍射效率是非常接近理論值的。
審核編輯:湯梓紅
-
光柵
+關注
關注
0文章
290瀏覽量
27595 -
激光器
+關注
關注
17文章
2540瀏覽量
60708 -
光譜儀
+關注
關注
2文章
978瀏覽量
309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