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與能源相關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無論是在國家戰略里還是在股民持倉中,其中光伏作為新興產業更是擁有極高的討論度。如今在我國政策的大力助推下,光伏已帶動了實體經濟,其產業鏈也在不斷地發展壯大。根據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2022年全年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全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過55%;行業總產值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
我國光伏行業總產值(來源:光明日報)
可以看出,光伏帶動了一大批元器件在市場上流通。但在這其中筆者注意到,最重要的傳感器卻未被提及,嚴格來說,作為智能化時代的產物,光伏發電站的每個部分都需要傳感器。并且,大面積鋪設的光伏板在荒野難免碰到極端天氣,沒有監測需求是不可能的。
接下來,筆者就針對傳感器在光伏領域的應用進行探討,對其市場空間進行簡單分析。
光伏應用
傳感器企業的新藍海
光伏由于與自然物理量關系緊密,所以其對氣象環境等數據的采集、傳輸是應用中的重點。在一個光伏發電站中,所應用到的傳感器種類如下圖所示:
光伏產業中的傳感器使用情況(來源:中國光伏物聯網產業分析報告)
其中,每個傳感器也有不同的分工和職能,分別安放在光伏發電站的不同場景中。
想必讀者一定非常好奇,這些場景將為傳感器提供多大的需求量。而這就要討論到光伏發電站對監測的需求。
據了解,在未來,對光伏板實現組件級的實時監控,是光伏產業中一大發展方向。眾所周知,光伏發電站的占地面積非常大,通常來說100兆瓦發電量的光伏發電站,面積就在2.67萬平方米左右,其中光伏板就占了90%以上。
也正是由于占地面積、光伏板數量多,所以對設備進行人為監測、維修等工作便非常麻煩,且消耗大量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由于光伏發電站通常建設在荒野,極端天氣的出現及風沙侵擾都是常事,光伏板受損的情況也十分常見,所以對其進行智能化監測、運維已是剛需。在粗略計算下,以每平方米需要1個溫度傳感器及1個灰塵傳感器為標準,100兆瓦發電量的光伏發電站就需要上述傳感器各2.67萬個。
而兆瓦只是一個舉例說明面積需求的單位,光伏發電站的裝機容量所用單位已是吉瓦(GigaWatt,GW,1吉瓦=1000兆瓦)。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截至2022年,我國光伏發電站累計裝機量已達392.6吉瓦。換算下來,上文提到的傳感器需求量就已達百萬級。
市場之大肉眼可見,這也是傳感器在光伏產業中的應用市場,能被稱為藍海的原因。
光伏場景仍在擴容
玩家不斷涌入
放眼全球,光伏產業已被多個國家重視,就在今日,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今年太陽能發電投資將首次超過石油生產支出。
不僅如此,光伏的增長勢頭也非常兇猛,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數據,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已達191.6吉瓦。
此外,光伏發電站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增多?!笆奈濉睍r期,我國光伏發電市場形成了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的發展格局。2022 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中,分布式電站占比為58.5%,分布式占比超過集中式,其中戶用光伏發電占到分布式市場的49.4%。目前,從家庭用戶電源到工商業以及畜牧漁養、綠色建筑、綠色交通、通信等眾多領域,都有光伏發電的影子。
而從產業鏈玩家的角度來分析,目前我國光伏發電的市場還相對分散,暫無龍頭壟斷,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小企業探索市場。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光伏應用規模擴大,伴隨監測需求的出現,將極大利好傳感器產業?;诖耍瑸橹Ω鱾鞲衅魍婕夷軌蛄私夤夥I域的更多細節、尋覓商機,AIOT星圖研究院攜手物聯傳媒、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等單位共同研究編制了《中國光伏物聯網行業分析報告(2023)》。擬定于5月31日直播發布。歡迎各位行業同仁參加。
報告對光伏物聯網的業務場景、體系架構、產業現狀,以及關鍵智能設備、智能傳感器等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光伏物聯網未來發展的策略建議,為我國光伏物聯網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審核編輯 :李倩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71 -
光伏監測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6217
原文標題:光伏監測,差點被忽視的剛需
文章出處:【微信號:ulinkmedia,微信公眾號:物聯傳媒】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