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thread在ArtPi硬件平臺下和AP6212藍牙實現。
RT-Thread Studio下利用ArtPi實現藍牙功能
搭建 RT-Thread Studio 環境
參考完成快速開始 (rt-thread.org) RT-Thread studio 環境的搭建。
新建 ART-Pi 示例工程
按照下圖新建一個 art_pi_blink_led 示例工程,等待創建完成。
配置使用 zephyr_polling
進入工程 RT-Thread Settings 界面, 進入到軟件包頁面,找到zephyr_polling,并按照下面的參數配置好。
配置完成后保存,studio 將自動更新下載軟件包。
配置相關串口
在 RT-Thread Settings 下硬件選項頁中使能對應串口,如下圖,按照實際需求開啟。AP6212內部接的是UART3,所以UART3必須打開。
串口接收buffer記得調整一下。
保存退出。
在 borad.h 頭文件中添加對應串口的引腳定義。
編譯運行
直接燒錄進去即可,這里直接使用 ART-Pi 板載的 AP6216 芯片。而后輸入zephyr_polling_init指令,啟動beacon程序。
使用 nRF Connect 手機 APP 即可成功觀察到藍牙設備地址為704a0e5316:bf的beacon設備。
-
UART接口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4瀏覽量
15363 -
RTThread
+關注
關注
8文章
132瀏覽量
41001 -
ART-Pi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瀏覽量
13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RTT平臺zephyr_polling軟件包SPI Bluenrg2芯片宕機問題與修復
![RTT平臺<b class='flag-5'>zephyr_polling</b>軟件包SPI Bluenrg2芯片宕機問題與修復](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7/D5/wKgZomURTY2ARAwyAACVfI4v-gY375.jpg)
如何用Ubuntu qemu跑zephyr_polling的藍牙?
![如<b class='flag-5'>何用</b>Ubuntu qemu<b class='flag-5'>跑</b><b class='flag-5'>zephyr_polling</b>的<b class='flag-5'>藍牙</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6/6F/wKgaomUU8MqAS8dfAAGfuO8zk-k742.jpg)
ART-PI重力感應無線智能小車設計實現
基于ART-Pi Smart平臺的設計方案推薦
基于ART-Pi與SX1302的設計資料分享
關于ART-PI的基本使用例程簡單描述
ART-Pi開發板藍牙配網的設計與小程序實現
NimBLE軟件包在ART-Pi bsp工程下的使用
ART-Pi LoRa開發套件教程相關資料分享
【STM32H750】玩轉ART-Pi(一)——使用STM32CUBMX生成TouchGFX工程
![【STM32H750】玩轉<b class='flag-5'>ART-Pi</b>(一)——使用STM32CUBMX生成TouchGFX工程](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技術三千問】之《玩轉ART-Pi》,看這篇就夠了!
![【技術三千問】之《玩轉<b class='flag-5'>ART-Pi</b>》,看這篇就夠了!](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ART-PI重力感應無線智能小車第一彈——ART-PI擴展板設計
![<b class='flag-5'>ART-PI</b>重力感應無線智能小車第一彈——<b class='flag-5'>ART-PI</b>擴展板設計](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RT-Thread平臺 zephyr_polling軟件包 Bluenrg2 藍牙芯片啟動流程
![RT-Thread平臺 <b class='flag-5'>zephyr_polling</b>軟件包 Bluenrg2 <b class='flag-5'>藍牙</b>芯片啟動流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A/1A/wKgZomUs71-AO8kfAACeCOW2wd083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