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技術的日益成熟,一系列智能化的機器人走進了全球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當中。近年來,割草機器人頻獲資本青睞,融資不斷。
今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將是智能割草機器人的大量出貨期,國內關注消費科技賽道、出海賽道、機器人、自動駕駛賽道的投資人們都興趣滿滿,期待著見證如同掃地機器人這般,滲透率剛超過10%,卻能催生多家十億甚至百億營收企業的機器人神話。
割草機行業市場規模
本自同根生,但割草機器人相比掃地機器人有著更為明朗和廣闊的市場需求。
據統計,全球大概有2.5億個私家花園,8000萬個分布在歐洲各國,1億個集中在美國。2.27億美國人擁有庭院園林設備,占總人口的68%。2021年,全球割草機市場規模已達到304億美元,其中有70%源于家用場景。未來,全球割草機市場規模將在2027年達到441億美元。但即使割草賽道市場規模壯觀,目前依靠人力的手推式或騎乘式割草機仍是主流。相關數據顯示,智能割草機器人年出貨量僅有90萬臺,市場滲透率僅有4%。
低滲透率下亟待開發的廣袤市場吸引著中國企業瞄準割草機器人賽道,高客單價給了企業可觀的利潤前景,多條技術線路則給了初創公司以趕超可能。
下面,筆者將從市場格局、供應鏈和發展趨勢三方面展開對割草賽道的分析。
01、百舸爭流,智能割草賽道槍聲剛起
割草機器人是集環境感知、路徑動態規劃和行為控制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機器人系統。作為一個全新領域,對于割草機器人的技術路徑,行業內并沒有標準答案。
不同玩家對于割草機器人這一產品的理解和認知會直接影響技術路線的選擇,由此誕生了三個陣營的玩家——以園林器械工具起家的老牌選手,如富世華、寶時得、TORO,它們占據了全球割草市場90%的份額;擁有機器人背景的新玩家,例如irobot、科沃斯、九號公司等;初創公司,比如松靈機器人、正浩、來飛智能、河森堡等。
經梳理,筆者歸納了目前主要玩家的在技術、發展進度、融資多方面的相關信息。
第一代割草機器人通過預埋磁感線的方式來解決機器人工作邊界的問題,利用慣導碰撞完成割草覆蓋。該方案下,埋設地磁線需要前期鋪設和后期維護環節,方案落地的復雜程度不言而喻。此外,草坪修剪的效果一般,很容易有漏割的地方。此前,傳統玩家如寶時得、富世華便一直運用這種方案,其弊端繁多也造就了割草機器人的滲透率低下。
隨著導航、定位、避障技術的成熟,第二代割草機器人升級為自主規劃路徑的“無邊界”機器人,即無需手動布線,手機APP設定“虛擬邊界線”的智能割草機器人。由此衍生出以下四種技術方案。
1.通過濕度、跌落以及毫米波雷達解決草坪邊界識別問題。該方案對草坪邊界有著很高的限制要求,必須有圍欄或水泥路面,或是有一定高低差供機器人識別,雖成本低廉,但推廣難度較大。AMBROGIO和WIPER這兩個歐洲品牌商推出了這種設計機型,主要對英聯邦國家銷售。
2.利用全球定位系統的衛星信號,通過RTK(實時動態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實現厘米級的戶外精確定位。該方案定位精度達厘米級,但受天氣影響較大,以及樹木庭院帶來的信號遮蓋問題。因而,還需添加傳感器或與其他技術方案做補充和融合,比如9號機器人的“RTK+超聲波”、優思美地的“RTK+IMU+視覺傳感器”。
3.采用機器視覺方案。該方案完美解決了RTK信號遮蔽問題,但自身也存在需要攻克的難關。除光線強弱轉換會造成視覺失靈外,視覺學習也是一個長期的積累。
4.雷達,主要是激光雷達。因為室外環境和室內差別很大,所以目前使用在室內掃地機器人上的單線激光雷達是不足以應付的,而功能更強的激光雷達帶來的是成本的提升。
由于第二代割草機器人近似于低速無人駕駛的應用場景,基于功能穩定性考慮,許多廠家都會通過多傳感器與多種技術的融合方案來提升產品性能。
02、技術變遷,智能割草拉動上游億萬增量
從產業鏈角度看,割草機器人的上游環節為電池、電機、五金等材料;中游為割草機器人品牌商,包括九號機器人、富世華、寶時得等企業;下游渠道包括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面向家庭庭院、公共園林等方面的消費者。
目前,割草機市場主要聚焦于中游的品牌商,但上游環節仍值得關注。
從動力角度來看。自美國加州打響燃油機禁令第一槍,在環保政策指引下,占據割草機動能主場的燃油退出市場已成為一種必然。出于穩定性和損耗率考量,需要持續工作的草坪設備從交流電走向直流電也成為一大趨勢。目前,絕大多數割草機器人都用上了鋰電池,未來隨著割草機器人的滲透率提升,草坪賽道的鋰電替換將跑出加速度。
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主RTK,輔助傳感器或機器視覺已逐漸形成割草機器人的主流技術趨勢。隨著割草機器人的市場鋪開,RTK GPS模組、RTK&IMU傳感器傳感器、智能相機、機器鏡頭等設備生產廠商將拓展出不錯的增長業務。
以RTK技術為例,一個組網中需要兩套RTK模組(基站、流動站)。業內基本不走自研,而是尋求第三方的解決方案,單臺割草機設備在RTK部分的成本約2000元。目前,全球割草機設備的出貨量約在2600萬臺,若以10%的滲透率來算,則割草機器人市場單RTK的市場規模便可達5.3億元。
而作為普遍輔助的傳感器技術,割草機器人可選擇品類更為豐富——從用于感應的雨水傳感器到用于視覺傳達的圖像傳感器,再到追求L3、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所需搭載的雷達傳感器。鑒于單臺割草機器人上搭載的傳感器普遍在2個以上,智能割草賽道還將給傳感器市場帶來上千萬的市場增量。
03、競爭不輟
耐心培育才能行穩致遠
從發展邏輯來看,基于廣闊市場的剛性需求的割草機市場持續走熱是一種必然。再加上全球工具產業的ODM廠商都集中在我國江浙地區這一得天獨厚的國內供應鏈優勢,以割草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電器出海浪潮將持續煥發活力。
其次,從行業角度來看,低滲透、高可培育空間的割草機器人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技術和產品核心功能為當前階段的主要驅動因素,大公司和初創公司基本處于同一起跑線。當產品性能逐步提升,用戶痛點解決用戶習慣培育完善,割草機器人行業的增速將超出想象。
而對于行業爆發期的預測,業內普遍認為現在的割草機器人近似于10年前的掃地機器人。
筆者看來,由于掃地機器人所帶動的供應鏈、技術的成熟為割草機器人發展鋪設了好的基礎設施,加上前者十年來在市場培育、產品供應、產品銷售服務各方面所積累的經驗,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割草機器人行業的催熟時間將會大力縮短。
與此同時,投資市場也應給予割草機器人行業以足夠的耐心。畢竟硬件的更迭從產品的上市,意見信息收集、改善,再上市需要一個時間周期,且割草機器人還存在一定的季節因素,它的迭代是以年為單位的,而非以月。因而,從產品推出,通過小范圍鋪開獲悉用戶建議及時糾正問題,以點對點服務構建用戶口碑,再到量產鋪貨,割草機器人前期的每一步都要走得謹慎穩健。
最后,從產品角度來看,割草機器人作為一種高客單價產品,要做一個符合用戶行為習慣的割草機器人出來,產品定義能力再加上渠道、銷售推廣極其重要。未來,在攻克技術體驗之后,品牌力、渠道和售后服務會是出貨后的割草機器人公司三大核心競爭點。
審核編輯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72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23瀏覽量
377010 -
機器視覺
+關注
關注
162文章
4405瀏覽量
1207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