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TL494專為單芯片脈寬調制應用電路而設計。該器件主要用于電源控制電路,可以使用該IC有效地確定尺寸。
該器件內置可變振蕩器、死區時間控制器級(DTC)、用于脈沖轉向的觸發器控制、精密5 V穩壓器、兩個誤差放大器和一些輸出緩沖電路。
誤差放大器的共模電壓范圍為-0.3 V至VCC - 2V。
死區時間控制比較器設置有固定的失調值,以提供大約5%的恒定死區時間。
通過將IC的RT引腳#14與參考引腳#14連接,并通過外部向CT引腳#5提供鋸齒信號,可以覆蓋片內振蕩器功能。該設施還允許同步驅動許多具有不同電源軌的TL494
IC。
芯片內部具有浮動輸出的輸出晶體管被布置成提供共發射極輸出或發射極跟隨器輸出設施。
該器件允許用戶通過適當配置引腳#13(輸出控制功能引腳)來獲得推挽式或輸出引腳上的單端振蕩。
內部電路使得任何輸出都無法產生雙脈沖,而IC則采用推挽功能。
引腳功能和配置
下圖和說明為我們提供了有關IC TL494引腳功能的基本信息。
引腳#1和引腳#2(1 IN+和1IN-):這些是誤差放大器(運算放大器1)的同相和反相輸入。
引腳#16,引腳#15(1 IN+和1IN-):如上所述,這些是誤差放大器(運算放大器2)的同相和反相輸入。
引腳#8和引腳#11(C1,C2):這些是IC的輸出1和2,它們與各個內部晶體管的集電極連接。
引腳#5 (CT):該引腳需要與外部電容器連接,以設置振蕩器頻率。
引腳#6 (RT):該引腳需要與外部電阻器連接,以設置振蕩器頻率。
引腳#4 (DTC):它是控制IC死區時間操作的內部運算放大器的輸入。
引腳#9和引腳#10(E1和E2):這些是IC的輸出,與內部晶體管的發射極引腳連接。
引腳#3(反饋):顧名思義,該輸入引腳用于與輸出樣本信號集成,以實現所需的系統自動控制。
引腳#7(接地):該引腳是IC的接地引腳,需要與電源的0 V連接。
引腳#12 (VCC):這是IC的正電源引腳。
引腳#13 (O/P CNTRL):該引腳可配置為在推挽模式或單端模式下使能IC的輸出。
引腳#14 (REF):該輸出引腳提供恒定的5V輸出,可用于在比較器模式下固定誤差運算放大器的基準電壓。
絕對最大額定值
(VCC) 最大電源電壓不超過 = 41 V
(VI) 輸入引腳上的最大電壓不超過 = VCC + 0.3 V
(VO)內部晶體管集電極處的最大輸出電壓 = 41 V
(IO)內部晶體管集電極上的最大電流 = 250 mA
距離 IC 主體 1.6 mm (1/16 英寸) 處的最大 IC 引腳焊接熱量不超過 10 秒 @ 260 °C
Tstg 儲存溫度范圍 = –65/150 °C
推薦操作條件
以下數據為您提供了推薦的電壓和電流,可用于在安全有效的條件下操作 IC:
VCC 電源:7 V 至 40 V
VI 放大器輸入電壓:-0.3 V 至 VCC - 2 V
VO 晶體管集電極電壓 = 40,每個晶體管的集電極電流 = 200 mA
反饋引腳電流:0.3 mA
fOSC 振蕩器頻率范圍:1 kHz 至 300 kHz
CT 振蕩器定時電容值:介于 0.47 nF 至 10000 nF 之間
RT 振蕩器定時電阻值:介于 1.8 k 至 500 k 歐姆之間。
內部布局圖
-
TL494
+關注
關注
38文章
180瀏覽量
56101 -
引腳功能
+關注
關注
2文章
12瀏覽量
198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