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編譯自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
大廠收緊錢袋子。
根據IC Insights的數據,半導體資本支出在2021年增加了35%,在2022年增加了15%。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的預測是2023年資本支出下降14%,這一預測主要基于公司的聲明。
削減最多的是內存公司,將下降19%。SK海力士的資本支出將下降50%,美光科技的資本支出將下降42%。三星在2022年只增加了5%的資本支出,在2023年將保持在同樣的水平。
晶圓代工廠整體將在2023年將減少11%的資本支出,其中臺積電以12%的削減率領先。中芯國際是主要代工廠中,少數沒有降低資本支出的公司。中芯國際曾預測2023年上半年行業周期仍處于低谷,預計2023全年銷售收入同比降幅為低十位數,毛利率在20%左右;折舊同比增長超兩成,資本開支與2022年相比大致持平。
在主要的IDM中,英特爾計劃削減19%。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和英飛凌科技將在2023年逆勢增加資本支出。分析師預計,德州儀器今年的資本支出將達到收入的20%,為2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但德州儀器需要電動汽車行業保持強勢。意法半導體則在6月宣布與三安光電在中國設立合資公司“三安意法半導體(重慶)有限公司”,項目總投資額達32億美元。
大幅削減資本支出的公司通常與 PC 和智能手機市場相關,而這兩個市場在 2023 年將陷入低迷。IDC 6 月份的預測是 2023 年 PC 出貨量將下降 14%,智能手機將下降 3.2%。個人電腦的衰退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特爾和內存公司。智能手機的疲軟主要影響臺積電(蘋果和高通是其最大的兩個客戶)以及內存公司。
2023 年增加資本支出的 IDM(TI、ST 和 Infineon)與汽車和工業市場的聯系更加緊密,而這些市場仍然健康。2023 年,三大支出方(三星、臺積電和英特爾)將占半導體資本支出總額的 60% 左右。
半導體資本支出的高增長年份往往是半導體市場每個周期的峰值增長年份。下圖顯示了半導體資本支出的年度變化(左側刻度上的綠色條)和半導體市場的年度變化(右側刻度上的藍色線)。 自 1984 年以來,半導體市場增長的每個顯著峰值(20% 或更高)都與資本支出增長的顯著峰值相匹配。幾乎在所有情況下,半導體市場在峰值后一年內的明顯放緩或下降都會導致峰值后一兩年內資本支出下降。1988 年的峰值是個例外,第二年資本支出并沒有下降,而是在峰值后兩年持平。
這種模式加劇了半導體市場的波動。在繁榮的年份,公司會大力增加資本支出以增加產量。當繁榮崩潰時,公司會削減資本支出。這種模式常常導致繁榮時期之后的產能過剩。這種產能過剩可能導致價格下跌,并進一步加劇市場低迷。更合乎邏輯的方法是根據長期產能需求每年穩步增加資本支出。然而,這種方法可能很難說服股東。繁榮年份的強勁資本支出增長通常會得到股東的支持。但在疲軟年份持續的資本支出增長則不會。
自 1980 年以來,半導體資本支出占半導體市場的平均比例為 23%。然而,該百分比每年從 12% 到 34% 不等,五年平均從 18% 到 29% 不等。5年平均值顯示出周期性趨勢。 第一個 5 年平均峰值出現在 1985 年,達到 28%。1985 年半導體市場下降了 17%,是當時有史以來最大的跌幅。五年平均比率隨后連續九年下降。平均水平最終在 2000 年回到了 29% 的峰值。2001 年,市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跌幅,達到 32%。隨后,五年平均值連續十二年下降,至 2012 年降至 18%。此后平均值一直在上升,到 2022 年達到 27%。根據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 2023 年的預測,平均值將在 2023 年增至 29% 。
2023年將是半導體市場的又一個低迷年。我們的半導體情報預測是下降 15%。其他預測低至 20% 的下降。這是否會成為資本支出相對于市場再次下降的開始?歷史表明這將是可能的,半導體行業的嚴重衰退往往會嚇到公司放緩資本支出。
資本支出決策背后的因素很復雜。由于晶圓廠目前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才能建成,因此公司必須預測未來幾年的產能需求。代工廠約占總資本支出的 30%,代工廠必須根據對客戶未來幾年產能需求的估計來規劃其晶圓廠。新建一座大型晶圓廠的成本高達 100 億美元甚至更多,這使其成為一個冒險的提議。然而,根據過去的趨勢,未來幾年該行業的資本支出可能會低于半導體市場。
審核編輯:劉清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6瀏覽量
232454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0瀏覽量
181050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3瀏覽量
222633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3瀏覽量
128315
原文標題:2023年半導體資本支出將下降14%
文章出處:【微信號:ICViews,微信公眾號:半導體產業縱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