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半導體產業縱橫,謝謝
Omdia的最新研究表明,2023年第一季度半導體市場收入連續第五個季度下降。這是自2002年Omdia開始跟蹤市場以來記錄最長的下跌期。2023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收于120.5億美元,比2022年第4季度下降9%。半導體市場是周期性的,隨著全球疫情需求增加,市場在2020年第4季度至2021年第4季度的收入達到創紀錄水平后,開始長期下降。
存儲器(Memory)和微處理器(MPU)是導致半導體市場下滑的主要兩個板塊。2023年第一季度,MPU市場規模為131億美元,僅為2022年第一季度200億美元規模的65%。存儲器市場表現更差,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為193億美元,僅為2022年第一季度436億美元規模的44%。跟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MPU和存儲器市場收入合計下滑了19%,導致半導體市場環比下滑9%。
隨著最近三個季度存儲器市場的萎縮,半導體市場占有率排名發生了變化。一年前,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半導體企業中,有三家是存儲器企業:三星電子、SK海力士和美光,目前躋身排名前十的僅剩三星。上一次SK海力士和美光未能躋身前十是在2008年,這說明了專注于存儲器的半導體公司所面臨的困境。
在Omdia的半導體總體競爭分析工具(CLT)報告發布之后,英偉達發布了財務業績。由于需求強勁,該公司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芯片的表現超出了預期。英飛凌則憑借其在汽車行業的實力,收入環比增長11%,進入了前十名。
存儲Q2價格能否觸底?
當前一輪的存儲芯片行情是由全球經濟通脹、終端消費不振所致,具有下滑幅度、時間跨度大的特點,短期內大幅度恢復的希望不大。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各大存儲芯片廠商相繼減產、降低開支以改善供需關系,三星也在2023年4月減產,甚至有分析認為減產幅度最高達25%,但減產半年之后,市場仍然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
根據CFM閃存市場最近的分析數據,存儲芯片市場跌價仍在繼續,相較去年4月NANDFlash和DRAM市場價格指數均已腰斬。不過,CFM閃存市場認為,Q2以來,部分存儲產品價格跌幅已經明顯收窄。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三星電子已經通知分銷商,將不再以低于當前價格的價格出售DRAM芯片。而此前率先降價的美光也在近期通告代理商,從5月起DRAM及NANDFlash將不接受低于現階段行情的詢價。由此可見,半年的減產措施還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不僅預示著DRAM價格將在Q2跌幅收窄,也可能意味著存儲廠商將退出殺價搶市。
同時,由于終端廠商也進行了數月的庫存調整,當前各類終端庫存水平已經顯著下降,為Q2存儲芯片價格觸底提供了一些基礎條件。甚至一些存儲廠商還在最近接到一些細分領域的急單,涉及消費電子、電視、物聯網、工控等領域,而且訂單數量也有大幅提升。
由此可見,存儲市場在悄然中已出現一些“復蘇信號”,而Q2存儲芯片價格觸底或具有很大可能性。當然,此前也有一些廠商認為存儲芯片價格早已經觸底,角度不同,觀點不一。
PC回暖,MPU有望受益
綜觀2022年MPU市場表現,占需求大宗的PC逐漸降溫,陷入高庫存挑戰;且遇通貨膨脹、全球局勢動蕩導致制造成本上升,造成負面沖擊,市場營收明顯下滑。
對于 PC 市場何時能扭轉頹勢,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整個行業渠道庫存的消耗周期已經逐漸接近尾聲,庫存水平的減少勢必會對 PC市場的復蘇產生良性影響。
劉軍表示:“去庫存的過程到這個季度末基本就完成了,從下個季度開始,出貨量和激活量應該基本是同樣的曲線,比較趨于一致了,而且如果只看今年下半年的話,我們相信出貨量可能會獲得同比的增長。”
伴隨著PC回暖,MPU有望受益。
對于全球半導體市場何時回暖,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4月,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400億美元,環比微增0.3%,但較去年同期的509億美元下降了21.6%。2023年以來,SIA公布的1月至4月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每月銷售額均同比下滑20%左右。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預計,由于通脹加劇和終端市場需求疲軟,2023年全球半導體年銷售額將下降10.3%,至5151億美元,然后在2024年反彈到5760億美元,同比增長11.9%。2024年,或將產生該行業有史以來最高的年銷售總額。
審核編輯:湯梓紅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3瀏覽量
222628 -
閃存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799瀏覽量
11511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