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是農業生產必要操作,傳統水肥灌溉設備在不同區域灌溉時,對灌溉時間、灌溉量的把控上比較粗放,且受田間日常耕作影響大,檢查維修比較麻煩,布線施工及材料成本也較高。
基于物聯網技術開發而來的水肥一體化系統,由灌溉系統和肥料溶液混合系統兩部分組成。灌溉系統主要由水泵、穩壓閥、控制器、過濾器、田間灌溉管網以及灌溉電磁閥構成。對農田作物、溫室系統進行精準水肥灌溉。
組成設備
1:輸水管網
由干管、支管、毛管組成,作用是將首部處理過的水, 按照要求輸送到灌水單元和灌水器,毛管是微灌系統的最末一級管道,在滴灌系統中,即為滴灌管,在微噴系統中,毛管上安裝微噴頭。
2:環境數據采集器
即氣象傳感器,監測大氣溫度、大氣濕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雨量、風速、風向、氣壓、輻射、照度等氣象要素,獲取灌溉區域的氣象情況。
3:閥門控制器
控制田間灌溉的閥門,直接與管網布置的電磁閥相連接,接收到系統平臺指令后對電磁閥的開閉進行控制,執行灌溉作業。由田間節水灌溉設計輪灌組的劃分來確定安裝位置及個數,可一個閥門控制器可控制多個電磁閥。
智能水肥一體控制系統方案,融合物聯網、云計算、無線通訊等技術,通過對農田土壤墑情信息、小氣候信息和作物長勢信息的實時監測,可實現智能化監測、控制灌溉中的供水時間、施肥濃度以及供水量,執行灌排作業。由平臺發射無線控制信號控制電磁閥的開關和持續時間,并實時監測管道壓力及流量等信息。
通過水泵電流和電壓監測、出水口壓力和流量監測、管網分干管流量和壓力監測,能夠及時發現滴灌系統爆管、漏水、低壓運行等不合理灌溉事件,及時通知系統維護人員,保障滴灌系統高效。
系統功能
(1)在線監測:采集灌區的實時參數,及閥門控制器的開關狀態等參數,數據采集頻率與周期可調整;
(2)智能灌溉:系統支持定時灌溉、遠程灌溉、循環灌溉三種灌溉模式,通過邏輯控制功能,按照預設時間或灌溉水量自動控制田間閥門啟閉,完成灌溉管理。當灌區土壤濕度達到預先設定的下限值時,電磁閥可以自動開啟,當監測的土壤含水量及液位達到預設的灌水定額后,可以自動關閉電磁閥系統。可根據時間段調度整個灌區電磁閥的輪流工作,并手動控制灌溉和采集墑情;
(3)功能拓展:支持與土壤墑情監測、灌溉控制系統等系統聯用,結合土壤墑情和作物生育期,調整灌溉計劃,啟動機井和田間閥門實現智能化灌溉;
系統優勢
(1)無線傳輸,自組網協議,系統安裝維護方便;
(2)無線閥控和采集節點超低能耗設計;
(3)自動化功能多層次設計,滿足不同灌溉管理需要;
(4)采用組件化和模塊化設計,可以按照項目需要自由擴展;
(5)遠程無線控制,無需人員現場操作,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審核編輯 黃宇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35瀏覽量
3770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