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在越來越多的無線通信選項(如 Wi-Fi、藍牙和 NFC)中,越來越多的應用正在使用超寬帶 (UWB) 技術的安全和精確范圍功能來發揮它們的魔力。這種魔力使許多應用成為可能。免提門禁解決方案利用 UWB 的能力來跟蹤接近的人,該技術同時可用于自動解鎖汽車或建筑物的門。資產跟蹤和基于位置的服務也可以利用 UWB 的能力,特別是在難以獲取或維持穩定 GPS 信號的室內位置。用例包括以厘米級精度定位倉庫、醫院或工廠中的資產,以及幫助人們在機場和購物中心等大型空間中導航。
市場研究公司 Data Bridge 認識到該技術的增長潛力,并預計 UWB 的全球市場價值將從 2021 年的 11.6 億美元增加到 2029 年的 18.4 億美元。ABI Research 證實了這一趨勢,該公司認為 UWB 技術在智能手機等應用中的年度設備出貨量、車輛和物聯網設備到 2026 年將達到 15 億,高于 2022 年的 5 億。這一發展與新 UWB 應用的激增齊頭并進,這些應用將傳感需求與低能耗、高抗干擾能力和高比特率。
IEEE 802.15.4Z和強大的行業支持推動UWB成為主流
今天的脈沖無線電 (IR) UWB 系統在測距精度方面大大優于窄帶無線電。作為 2020 年 8 月采用 IEEE 802.15.4z 修正案的一部分,UWB 物理層的增強功能有助于實現該技術的安全測距功能。精細測距 (FiRa:fine-ranging) 和汽車連接 (CCC: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s) 聯盟等工業生態系統已經在汽車、智能工業、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筑市場中標準化了支持 UWB 的用例。
雖然 UWB 系統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并且其采用率正在增長,但這些系統確實存在挑戰。UWB 使用更昂貴的電路,系統也更復雜。系統的寬帶性能還導致比藍牙等窄帶技術更高的功耗。這些挑戰危及電池供電 UWB 應用的長期運行,并阻礙了該技術的更廣泛采用。
一項突破:低于 5 兆瓦的 IEEE 802.15.4Z 超寬帶發射器芯片
為了應對功耗挑戰,2021 ISSCC 會議上推出了一款低于 5 mW、IEEE 802.15.4z 寬帶發射器芯片。該發射器芯片的功率預算比當時最先進的 UWB 低 10 倍。該芯片采用 28 nm CMOS 工藝制造,占用的核心面積僅為 0.15 mm2,旨在支持具有成本效益的小型 UWB 部署。它在符合標準的操作中具有 4.9 mW 的功耗,同時遵守 UWB 嚴格的光譜發射規定。
該芯片利用圖 1中所示的數字極性發射器架構來顯著降低 IC 的功耗。這種架構不同于傳統的 IR-UWB 發射器,后者通常使用 IQ 混頻器將基帶脈沖整形濾波器的輸出上變頻至射頻頻率,然后在傳輸前由線性功率放大器 (PA) 放大。這種傳統方法會導致更高的功耗,這會限制電池壽命,從而限制 IR-UWB 應用。
圖1. 兼容 IR-UWB IEEE 802.15.4z 的相干異步極性發射器。
極化發射機(polar transmitter)可以采用效率更高的非線性 PA。然而,笛卡爾坐標到極坐標的變換導致帶寬擴展,這可能導致數字 PA (DPA) 時鐘速率可能比芯片速率高 4 到 10 倍。這導致整個系統的高功耗。
在對IEEE 固態電路雜志的貢獻中,imec 提出了一種采用脈沖整形器的異步極性發射器,該脈沖整形器由有限脈沖響應 (FIR) 濾波器組成,該濾波器采用基于電流匱乏的逆變器的延遲抽頭,從而產生良好的功率/性能權衡。此外,注入鎖定環形振蕩器 (ILRO) 技術通過在數據包內的 IR-UWB 發射器信號突發之間實現快速工作循環,實現了更大的節能效果。這允許發射器的部分在脈沖之間關閉。建議的發射器與 IEEE 802.15.4z 標準兼容,支持相干操作,同時降低功耗標準。IR-UWB 發射器芯片還符合嚴格的頻譜規定,這些規定規定了 UWB 發射器可以發射的頻率,以避免干擾其他無線服務。該芯片的異步脈沖整形設計符合全球范圍內的頻譜發射法規,同時允許發射器在接近最大功率頻譜密度 (PSD) 的條件下運行。
支持下一代 UWB 應用的 IR-UWB 802.15.4Z 收發器
支持 UWB 的日益普及需要的不僅僅是低功率發射器。業界需要優化的 UWB 收發器,其中包括高性能測距、測向和定位算法。研究人員在 ESSCIRC 2022 的一篇論文中解決了這些問題。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超低功耗的 IR-UWB 802.15.4z 收發器,它在經濟高效的硅布局、低能耗和精確定位之間取得了平衡測量。
這個設計在 28 nm CMOS 中實現,占用面積為 1.06 mm 2。該芯片的功耗降低源于高度優化、低功耗和抗干擾的接收器 (Rx) 架構以及創新的數字極化發射器架構。分布式兩級數字 PLL 可進一步降低芯片的功耗,并有助于縮短定位測量時間。
圖2.3 至 10 GHz IR-UWB 802.15.4a/z 1T3R 收發器。
收發器的系統架構如圖2所示。它包含一個系統時鐘發生器、一個高能效極性發射器 (Tx) 和三個帶有獨立 PLL 的 Rx。Rx 由兩級低噪聲跨導放大器、無源混頻器、TIA(跨阻放大器)、低通濾波器和模數轉換器 (ADC) 組成。Rx 中的所有放大器均由基于單元逆變器的 gm 單元組成,該單元由自偏置電流調節器調節。該 ADC 是一個 2 GSps 6 位 2x 時間交錯 (TI:time-interleaved) ADC,它是 TI (time-interleaved)復雜性和切片采樣率之間的折衷。該收發器在 Tx 模式下每通道功耗 8.9 mW,在 Rx 模式下每通道功耗 21.5 mW,同時實現- 33 dBm 帶外 (OOB) 阻塞容限( blocker tolerance)。
UWB 的下一件大事?
在超寬帶技術不斷完善的同時,業界正在探索幾種新 UWB 應用的可行性,超越 FiRa 和 CCC 聯盟所追求的典型安全和精細范圍應用。該技術的大帶寬使得構建 UWB 雷達系統成為可能,該系統可以比窄帶技術以更高的分辨率和細節提取信息。憑借短射頻脈沖特性,該技術可用于存在檢測系統,它可以檢測呼吸模式或人的心跳。人們一直在努力創建具有成本效益的 UWB 片上雷達系統,該系統具有高能效和指甲蓋大小。
該技術可能成為汽車應用的推動者。高端車輛已經包含用于安全無鑰匙進入的 UWB 錨點。汽車制造商沒有添加額外的毫米波雷達傳感器,而是探索利用已安裝的 UWB 傳感器進行被動存在檢測應用的可能性。其中一些應用包括檢測兒童或寵物是否無人看管在車內或監測駕駛員的身體參數。除了節省組件和安裝成本外,UWB 雷達傳感器的功耗由于其較低的載波頻率而顯著降低。汽車制造商正在積極研究為他們的車輛配備兒童檢測系統。從 2023 車型年開始,
提高 UWB 技術的數據速率
增加 UWB 應用中的電池壽命是未來采用該技術的重要推動因素。在這一領域有重大的發展努力,但推動 UWB 的邊界超越了能源消耗的挑戰,研究人員正在研究該技術如何在保持低功耗的同時支持極高比特率的應用。
圖 3中所示的芯片采用 28 nm CMOS 制造,表面積為 0.155 mm2,可為體內和短程應用提供高達 1.66 Gb/s 的數據傳輸速率。這比使用當前 IEEE 802.15.4z 標準的速度快 50 倍以上。盡管有這些創紀錄的比特率,發射器的功耗仍低于 10 mW。我們認為 5.8 pJ/b 的能效至少比 Wi-Fi 提高了一個數量級。
圖3.節能型高數據速率 IR-UWB 發射器。
該芯片使用基于全數字鎖相環 (ADPLL) 和數字控制功率放大器的復雜調制方案來實現報告的數據傳輸速率。該架構使用高能效、低抖動的環形振蕩器和低功耗極性發射器,以盡可能小的尺寸實現這些混合脈沖調制方案。圖 3,最初發表于IEEE 固態電路雜志,顯示了所提出的低功率基于極化的 IR-UWB Tx 能夠執行 3D 混合脈沖調制以支持更高的數據速率。振幅和相位調制可以由極性架構獨立執行。與之前提出的無載波拓撲不同,所提出的 Tx 獨立于載波相位調制脈沖延遲。
脈沖波形由數字控制 PA (DPA) 和脈沖整形器 (PS) 整形,后者使用八個延遲單元在 RF 域中執行 FIR 濾波。每個延遲單元的輸出啟用八個 PA 單元。脈沖的形狀和寬度可以通過 PS 輸出的延遲進行調整。采用基于注入鎖定環的數字控制振蕩器 (DCO) 為 8-PSK 調制方案的八個相位在寬頻率范圍內提供低抖動信號。7 位、238 Msym/s 數字數據流在與 476 MHz 系統時鐘 (SYS_CLK) 同步后分配到 PAM、PSK 和 PPM 調制路徑。具有 32 個單元單元的數字 PA 最多支持 4-PAM。8-PSK 調制是通過使用相位選擇器 (PHMUX) 從 ILRO 選擇八個相位之一產生的。
圖 3 所示架構的應用是下一代智能眼鏡,可實現身臨其境的增強現實 (AR) 和虛擬現實 (VR) 體驗。神經科學研究也可以受益于用于皮質內傳感目的的高比特率和小型化無線遙測模塊。在每一種情況下,UWB 都可能成為 Wi-Fi 的有力競爭技術,因為 Wi-Fi 實施通常涉及占用空間更大的更復雜的系統。
結論:UWB 已準備好支持大眾市場部署
雖然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才能使 UWB 技術走向成熟,但初步結果的可喜成果證明 UWB 可以支持范圍廣泛的新應用,這些應用結合了對短距離高數據傳輸率、極低能耗和外形小巧。UWB 技術已證明其支持大眾市場安全測距和本地化部署的能力,這對于關注 UWB 潛力的商業公司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收獲。IEEE 目前正在進行的標準化工作以及支持性監管、互操作性和認證討論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 UWB 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審核編輯:劉清
-
無線通信
+關注
關注
58文章
4606瀏覽量
143886 -
UWB
+關注
關注
32文章
1110瀏覽量
61388 -
WiFi技術
+關注
關注
1文章
64瀏覽量
17334 -
無線電
+關注
關注
60文章
2149瀏覽量
116815 -
電池供電
+關注
關注
0文章
255瀏覽量
22256
原文標題:UWB與WiFi的面對面競爭
文章出處:【微信號:射頻美學,微信公眾號:射頻美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UWB、RFID、藍牙、WiFi定位技術比較
無線傳輸技術比較:藍牙、UWB、WIFI、NB-LOT
Wifi6比Wifi5到底強多少
想要3D真正風行,還需內容與傳播媒介齊頭并進
交易所和公鏈是齊頭并進還是此消彼長
用AI創造更多價值 中國將在AI領域與美國齊頭并進
5G與WiFi 6將會齊頭并進共同發展
5G與WiFi 6的結合,兩大無線技術齊頭并進
5G應用“爆點”尚未出現,2B和2C應“齊頭并進”發展
數字化熱潮下,大尺寸OLED面臨的是激烈競爭還是齊頭并進?
5G和AI齊頭并進 “泛在智能”
廣東歡太科技全面兼顧,產品與服務齊頭并進
![廣東歡太科技全面兼顧,產品與服務<b class='flag-5'>齊頭并進</b>](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15/7E/poYBAGFK2feAKbP4AAAx0Xxbe7k86.jpe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