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保護
主保護是指為滿足系統(tǒng)穩(wěn)定和設(shè)備安全要求,并能以最快速度有選擇性地切除被保護設(shè)備和全線路故障的保護。
2、后備保護
后備保護是指當故障設(shè)備、線路的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用來切除斷路器,避免故障擴大化。后備保護分為近后備保護和遠后備保護。
3、近后備保護
近后備保護是指當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由本電力設(shè)備或線路的另一套保護來實現(xiàn)的后備保護。當斷路器拒動時,由斷路器失靈保護來實現(xiàn)后備保護。
4、遠后備保護
遠后備保護是指當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由相鄰電力設(shè)備或線路的保護來實現(xiàn)的后備保護。
5、輔助保護
輔助保護是指為補充主保護和后備保護的性能,或當主保護和后備保護退出運行而增設(shè)的簡單保護。
6、繼電保護的基本要求
(1)繼電保護的可靠性
是指在其保護范圍內(nèi)發(fā)生故障時,應可靠地動作,不應該拒絕動作;而在正常運行或不屬于它應該動作的情況下,應可靠地不動作,不應該誤動作。
(2)繼電保護的選擇性
是指當電力系統(tǒng)發(fā)生故障時,繼電保護動作僅將故障元件切除,使停電范圍盡可能小,保證非故障部分能繼續(xù)運行。若其保護或斷路器拒絕動作時,應由后備保護切除故障。
(3)繼電保護的快速性
是指保護裝置應盡可能快地切除故障。保護動作快,縮短故障切除時間,減少故障元件的損壞程度,提高電力系統(tǒng)運行的穩(wěn)定性,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4)繼電保護的靈敏性
是指對其保護范圍內(nèi)發(fā)生的故障或不正常運行狀態(tài)的反應能力。靈敏性通常用靈敏系數(shù)K來衡量。過流保護加裝復合電壓閉鎖可以提高保護的靈敏性。
7、電流速斷保護
無時限電流速斷保護又稱為電流Ⅰ段保護,是反應電流升高而不帶時限(瞬時)動作的保護,簡稱電流速斷保護。電流速斷保護的動作電流是按被保護線路未端最大短路電流整定的,其主要缺點是受系統(tǒng)運行方式變化的影響較大。電流速斷保護具有可靠的選擇性和快速性,多用作線路的主保護。電流速斷保護的選擇性是靠動作電流來保證的,不能保護線路全長。
8、限時電流速斷保護
由于無時限的電流速斷保護不能保護本線路的全長,為此增設(shè)帶時限的電流速斷保護,用來切除本線路電流速斷保護范圍以外的短路故障,同時作為電流速斷保護的后備保護。對它的要求是能保護線路的全長,并且具有足夠的靈敏性,其次是動作時間盡量短,其結(jié)果必然要延伸到相鄰的下一級線路。為保證選擇性和快速性,必須與下一級線路的電流速斷保護在動作時限和保護范圍上相配合。為使動作時間盡量縮短,限時電流速斷保護的動作時間應比下一級電流速斷保護動作時間大一個級差。
9、過電流保護
過電流保護是時限過電流保護的簡稱,其動作電流按躲過最大負荷電流來整定,保護的動作時限按階梯原則來選擇。過電流保護靈敏度高,保護范圍大,不僅能保護本線路全長,而且能保護下一級線路的全長甚至更遠,可作為本線路主保護的近后備保護和下級線路的遠后備保護。過電流保護分定時限過電流保護和反時限過電流保護兩種。
(1)定時限過電流保護
過電流保護動作時間與過電流值的大小無關(guān),是固定的整定時間,稱為定時限過電流保護。為了實現(xiàn)過電流保護的選擇性,應將線路各段的保護動作時間按階梯原則來整定,即離電源方向越遠,時限越短,越近則時限越長。每段時限級差一般為0.5s。定時限過電流繼電器為電磁式,配有時間繼電器獲得時限特性,其型號為DL型。
(2)反時限過電流保護
過電流保護動作時間與過電流值的大小成反比,稱為反時限過電流保護。其動作時間隨短路電流的大小而變化,短路電流越大,則動作時間越短,反之,則動作時間越長。反時限過電流繼電器為感應式,其型號為GL型。
-
電力設(shè)備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0文章
191瀏覽量
14227 -
斷路器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23文章
1957瀏覽量
52060 -
電氣保護
+關(guān)注
關(guān)注
0文章
17瀏覽量
7215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guān)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