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一種災害。雷電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僅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會對電力、通信、交通、石油、化工等重要行業的設備和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因此,防雷減災是一項重要的公共安全工作。
隨著科技的發展,防雷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從最初的避雷針,到后來的系統防雷,再到現在的智能防雷,防雷技術已經從被動防護向主動預防轉變。智能防雷是將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引入到綜合防雷措施中,并通過軟硬件系統的集成,開展特定區域雷電預警、智能化防雷、智能化監測,實現防雷減災的主動預防,從而有效降低雷擊風險。
綜合防雷應用(防雷接地工程廠家)是指根據不同的區域或對象的特點和需求,采用一種或多種有效的防雷措施,包括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等電位連接、電磁屏蔽、浪涌保護器等,形成一個完整的防雷保護系統。綜合防雷應用應遵循以下原則:
以安全為第一要求,符合國家和行業的相關標準和規范。
以效益為第一目標,充分利用現有的防雷設施和資源,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
以創新為第一動力,積極引進和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方法,提高防雷工程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以用戶為第一服務對象,充分了解和滿足用戶的防雷需求和期望,提供優質的防雷保護服務。
防雷接地工程廠家,防雷檢測,防雷
防雷接地工程廠家,防雷檢測,防雷
地凱科技介紹幾個綜合防雷應用(防雷接地工程廠家)的案例:
案例一:數據中心機房綜合防雷應用
數據中心機房是存儲和處理海量數據的場所,其內部設備對電壓波動和電磁干擾非常敏感,一旦遭受雷擊或感應過電壓,可能導致數據丟失或損壞,甚至引發火災或爆炸。因此,數據中心機房需要采取綜合防雷措施來保護其安全運行。
該案例是一個位于廣州市的數據中心機房的綜合防雷應用方案1 ,該機房位于大樓三層,面積約1000m2。該方案采用了以下措施:
接地裝置:由于機房接地電阻要求較高,在該大樓附近另外增加人工接地裝置,在地網槽內打入15根鍍鋅角鋼,并用扁鋼焊接起來,并采用降阻劑回填。機房靜電接地采用50mm2多股銅芯線穿管引入。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要求小于或等于1歐姆。
接地匯流排:在機房內設立一環形接地匯流排,機房內的設備及機殼采用S型的等電位連接形式,連接到接地匯流排上,用50×0.5mm2銅鉑帶敷設在活動地板支架下,縱橫組成1200×1200mm2網格狀,在機房一周敷設30×3mm2(40×4mm2)的銅帶,銅帶配有專用接地端子,用編織軟銅線將機房內所有金屬材料都做接地,接入大樓的保護地上。
防雷保護:由于大樓已具備防直擊雷擊的措施,本方案只對機房電子設備的配電系統采取相應的防感應雷擊措施。工程計算機交流配電系統采用三級防雷:第一級在大樓低壓配電室內加裝B級防雷器;第二級在UPS輸入配電柜內加裝B級防雷器;第三級在機房UPS輸出列頭配電柜內加裝C級防雷器。所有的防雷器均采用獨立模塊,并具有失效告警指示,當某個模塊被雷擊失效時可單獨更換該模塊,而不需要更換整個防雷器。
該方案經過檢測和驗收,符合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2010)和《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GB 50601-2010)等相關規范的要求,有效保障了數據中心機房的安全運行。
案例二:風力發電場綜合防雷應用
風力發電場是利用風能轉化為電能的場所,其內部設備包括風力發電機、變壓器、控制柜、輸電線路等,這些設備都容易受到雷擊或感應過電壓的影響,造成損壞或故障。因此,風力發電場需要采取綜合防雷措施來保護其安全運行。
該案例是一個位于山東省的風力發電場的綜合防雷應用方案2 ,該風力發電場共有50臺風力發電機,每臺功率為1.5MW。該方案采用了以下措施:
接閃器:每臺風力發電機頂部安裝一根避雷針,并與風輪葉片相連,形成一個避雷圈。避雷針材質為不銹鋼,高度為1.5m,直徑為16mm。
引下線:每臺風力發電機塔筒內沿螺旋樓梯設置兩根引下線,并與避雷針相連。引下線材質為鍍鋅扁鋼,規格為40×4mm2。
接地裝置:每臺風力發電機基礎內設置一個接地網,并與引下線相連。接地網由四根鍍鋅扁鋼構成一個正方形框架,并在框架內設置兩條對角線。扁鋼規格為40×4mm2。接地網埋深為0.8m。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要求小于或等于10歐姆。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由專業儀器進行測試和檢測。
防雷保護:每臺風力發電機的控制柜內安裝一級和二級浪涌保護器,分別對交流電源和信號線路進行保護。一級浪涌保護器為B級防雷器,二級浪涌保護器為C級防雷器。所有的浪涌保護器均采用獨立模塊,并具有失效告警指示,當某個模塊被雷擊失效時可單獨更換該模塊,而不需要更換整個防雷器。風力發電機與變壓器之間的輸電線路采用金屬管道敷設,并與接地裝置相連,形成一個閉合的金屬環,以減少感應過電壓的影響。
該方案經過檢測和驗收,符合國家標準《風力發電場防雷設計規范》(GB/T 19963-2011)和《風力發電場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GB/T 19964-2011)等相關規范的要求,有效保障了風力發電場的安全運行。
案例三:高層建筑綜合防雷應用
高層建筑是指高度超過50m的建筑物,其特點是高大、密集、復雜,其內部設備包括電梯、空調、消防、監控、通信等,這些設備都容易受到雷擊或感應過電壓的影響,造成損壞或故障。因此,高層建筑需要采取綜合防雷措施來保護其安全運行。
該案例是一個位于北京市的高層建筑的綜合防雷應用方案 ,該高層建筑為一棟商務辦公樓,共有40層,高度為180m。該方案采用了以下措施:
接閃器:在建筑物頂部設置四根避雷針,并在四角設置四個避雷帶,形成一個避雷網。避雷針材質為不銹鋼,高度為2m,直徑為16mm。避雷帶材質為鍍鋅扁鋼,規格為40×4mm2。
引下線:在建筑物外墻上設置八根引下線,并與避雷網相連。引下線材質為鍍鋅扁鋼,規格為40×4mm2。引下線沿外墻垂直敷設,并在每層樓梯間處設置一個金屬穿孔板,并與樓梯間內的接地匯流排相連。
接地裝置:在建筑物周圍設置一個環形接地網,并與引下線相連。接地網由鍍鋅扁鋼構成一個正方形框架,并在框架內設置兩條對角線。扁鋼規格為40×4mm2。接地網埋深為1.5m。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要求小于或等于5歐姆。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由專業儀器進行測試和檢測。
接地匯流排:在每層樓梯間內設置一個接地匯流排,并與金屬穿孔板相連。接地匯流排材質為銅排,規格為30×3mm2。接地匯流排上連接所有的金屬管道、金屬框架、金屬門窗等,形成一個等電位連接系統。
防雷保護:對建筑物內的各種電子設備的配電系統采取相應的防感應雷擊措施。根據設備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分別采用一級、二級和三級防雷。一級防雷為B級防雷器,二級防雷為C級防雷器,三級防雷為D級防雷器。所有的防雷器均采用獨立模塊,并具有失效告警指示,當某個模塊被雷擊失效時可單獨更換該模塊,而不需要更換整個防雷器。
該方案經過檢測和驗收,符合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2010)和《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GB 50601-2010)等相關規范的要求,有效保障了高層建筑的安全運行。
審核編輯 黃宇
-
防雷接地
+關注
關注
2文章
116瀏覽量
110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