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聯通廣新基金,老股東創新工廠亦繼續增加投資。極飛科技方面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公司在農業科技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性,以及市場拓展。
2021年11日,在一級市場已完成六輪融資的極飛科技,對科創板發起了IPO沖刺。但是半年以后,極飛科技撤回了申請,IPO終止。
對于最新一輪融資的細節情況以及公司接下來的規劃,《科創板日報》記者9月25日下午聯系了極飛科技,相關人士表示沒有更多可披露信息,“近期已在籌備年度發布會”。
曾獲多家頭部機構出資
極飛科技成立于2012年,主營業務為研發、制造及銷售農業無人機、農業無人車、農業自駕儀、農業物聯網設備等智能農業裝備和智慧農業管理系統。此前公布的招股書顯示,極飛科技曾先后獲得成為資本、百度資本、創新工場、軟銀愿景二號基金、高瓴資本、廣州新興基金以及越秀產業基金等頭部機構的出資。招股書的融資歷程顯示,2018年完成B+輪融資后,極飛科技的投后估值為18.3億元。而到2020年百度旗下基金佰山投資參與的C1輪融資后,極飛科技的投后估值上升為37.8億元。截至申報科創板IPO前的C++輪,極飛科技估值進一步增長至62.08億元。僅一年時間,極飛科技估值幾近翻倍。
此前的招股書顯示,截至IPO申報前,軟銀愿景二號基金持有極飛科技12.91%的股份,為極飛科技的第四大股東,也是第一的外部機構股東;佰山投資次之,共計持有6.15%的股份,
有一級市場投資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老股東在一個項目過去投入甚多,所以也不會輕易就放棄掉一個項目,后續也會給到資金包括其他資源的扶持。”
招股書信息顯示,作為第一大外部機構股東的軟銀愿景二號基金,通過直投和接老股的方式,在極飛科技的投資合計超過4億元。
可以看到,在本輪融資中,作為老股東的創新工場持續追加了對極飛科技的投資。另一投資方聯通廣新基金,則與極飛科技另一老股東廣州新興基金有關聯。天眼查信息顯示,廣州新興基金為聯通廣新基金的第二大LP。
對于本輪融資的更多細節,極飛科技方面并未回應《科創板日報》記者的采訪請求。
此前并未實現盈虧平衡
從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看,極飛科技一直處在虧損狀態中。2019-2021年上半年,極飛科技的營收分別為3.57億元、5.3億元以及4.69億元。盡管營收呈現持續增長趨勢,但其利潤始終未能走出虧損狀態。同一時期內,極飛科技凈利潤分別為-3960.55萬元、-5983.23萬元以及-8555.84萬元,虧損持續擴大。
與此同時,極飛科技的研發投入還在不斷擴大。2019-2021年上半年,其研發投入分別為6947.42萬元、9735.84萬元以及8130.71萬元。
在此情況下,極飛科技也面臨現金流壓力。據此前的招股書,2019-2021年上半年,極飛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207.53萬元、2.23億元以及-1.31億元。
對于目前的經營情況以及接下來的經營規劃,極飛方面亦未回復《科創板日報》記者的提問,僅表示“近期在籌備年度新品發布會”。
有了解農業智能設備領域的一級市場投資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目前,國內對農業智能化設備的需求一直還沒有大規模起量,這其中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國內農業整體智能化水平還不高、設備售價較高、服務培訓不到位等”。
產品出海成為一種選擇。據極飛官網,截至2022年末,極飛海外業務整體增速128%,其中,東南亞、拉丁美洲市場業務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55%和248%,歐美市場增速也超過了100%。
上述一級市場投資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科創屬性不強以及財務數據不佳,或許是極飛此前未能成功沖刺科創板的主要原因,而一旦上市失敗,對項目后續融資往往會產生較大影響。“所以項目是否要IPO,需要多方權衡,感覺勝算比較大了,才會申報。從以往的案例看,上市折戟的企業能成功再上的,比例可能不超過5%。”
-
智能化
+關注
關注
15文章
4944瀏覽量
55766 -
物聯網設備
+關注
關注
1文章
235瀏覽量
19833 -
極飛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瀏覽量
4656
原文標題:極飛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與老股東關聯
文章出處:【微信號:雨飛工作室,微信公眾號:雨飛工作室】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