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高度自智、而非高度依賴人治的5G網絡,是我們當下追求的目標;讓網絡具備自學習、自適應、自演進的能力,是我們的長期愿景。”
——愛立信云軟件和服務事業部總經理張志軍
在近日召開的TM Forum數字領導力中國峰會——網絡數字化轉型論壇上,愛立信云軟件和服務事業部總經理張志軍受邀出席,分享了愛立信在探索“自智網絡”之路上的實踐與心得。
01
“智能”是持續挖掘5G潛能的基石
為何網絡要向“智能化”演進?演講中,張志軍表示“智能”是持續挖掘5G潛能的基石。盡管5G是發展最快的一代通信網絡,但在5G高速建設發展的同時,我們都面臨如何進一步實現5G價值的問題。在愛立信看來,持續挖掘5G潛能,需要通過建設價值驅動的卓越網絡實現變現。這個網絡有四個支柱 ,即“性能、節能、賦能、智能”,其中“智能網絡”又是其他“三能”的基石,為卓越性能、綠色低碳、賦能增長前三個支柱服務。
02
實現零接觸“AI原生網絡”
是目標也是愿景
在通往零接觸自智網絡的道路上,愛立信將網絡智能化演進分為四個階段 ,張志軍介紹,這四個階段分別是基于規則的網絡自動化,靠規則執行沒有思考和智能的“青銅階段”;可實現預測、分類、關聯、推薦,生成策略等功能,基于策略的網絡智能化“白銀階段”;只需提供高層次操作意圖,即可實現意圖分析、監控、執行,具備多目標處理能力的 “黃金階段”,以及最后可實現零接觸AI原生網絡的“王者階段”。
其中,張志軍提到了對AI的規劃建議。他重點強調了運營商在網絡數字化轉型中,應采取多元化的AI部署策略,AI能力在網絡各層的分布按業務實際需求靈活規劃實現。
03
智能化演進技術方向—意圖驅動
基于實現“零接觸AI原生網絡”這個目標,張志軍介紹,向高階自智網絡發展的關鍵技術就是“意圖驅動”,也就是基于業務意圖,自動完成意圖的分析、決策、執行和反饋的閉環流程,并以“最優解”反饋給客戶。
它的好處是能將復雜的網絡抽象化,并通過高階語言和意圖解析器,使維護人員能夠通過簡化的方式進行管理,改善客戶體驗。同時,意圖沖突管理還能滿足不同客戶意圖的需求,避免資源沖突,最大程度的利用網絡資源。
04
本土創新實踐
基于意圖的AI多維度節能優化
基于意圖的人工智能技術究竟如何應用呢?演講中,張志軍向觀眾們介紹了愛立信在國內基于意圖驅動的AI應用案例,這次創新實踐愛立信攜手客戶在現網成功測試了基于意圖的多維節電功能,充分發揮了意圖驅動的優點。
案例中,優化基站指標在實際情況中面臨著雙重挑戰,一方面要追求以降低能耗的目標,另一方面要兼顧其他關鍵性能指標的穩定和提升。而在傳統模式的節電功能里這兩個指標是相悖的。
基于閉環自智理念的意圖驅動機制,愛立信通過輸入高階業務意圖,如能承受的KPI最低下降的比例,或選擇性能/節能優先。經過意圖沖突管理功能,配合增強式學習的獎勵機制,持續優化參數,使RAN可以自動調整資源使用和行為,在保證KPI的前提下,系統通過自動選擇節電組合,滿足必要目標,最終達到最優效果。既降低了復雜的維護,又在相互沖突的指標需求之間取得最優平衡。
此外,張志軍提到,愛立信與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意圖驅動的自智網絡三期”項目也在今年9月獲得了TMF的“卓越催化劑-最佳創新與未來技術”國際大獎。這個項目結合了意圖驅動技術,運用AI、機器學習和數字孿生等技術,在相互沖突的需求之間取得最優平衡,追求整體平衡以達到最優效益。
05
身體力行,推動網絡智化
演講最后,張志軍總結,結合AI原生技術的零接觸網絡,將會是網絡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今,愛立信的智能網絡已在全球服務于6,500多萬活動用戶,每天需要處理175+TB的網絡流量,并致力于將豐富的網絡部署服務經驗,和前沿的探索能力應用于網絡的演進過程中。
目前,愛立信在全球有數十個研發中心,擁有1,000多位既掌握電信技術且精通數據分析的行業專家。此外,愛立信已經支持了200多個為運營商量身打造的AI應用案例,這個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中。在中國,愛立信管理9萬多個5G基站,并且實現了超過20%的節能效果。
實踐出真知,未來,愛立信還將繼續利用人工智能以及不斷迭代的網絡自智應用,打造支撐網絡設備不斷更新的網絡自智運營平臺,協助我們的客戶實現零接觸的最終目標。
點擊“在看”按鈕,將好內容分享給更多人
原文標題:愛立信亮相2023 TM Forum數字領導力中國峰會:談通信網絡智能化演進之路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愛立信中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愛立信
+關注
關注
6文章
1724瀏覽量
50430
原文標題:愛立信亮相2023 TM Forum數字領導力中國峰會:談通信網絡智能化演進之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ericssonchina,微信公眾號:愛立信中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