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近日,美光科技與已與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達成了全球和解協議。至此,長達6年的美光科技、福建晉華芯片存儲大戰最終落下帷幕,福建晉華有望重啟新征程。
不過,美光并未透露和解的具體內容和相關條件。
12月24日,美光科技發言人在一份媒體電郵聲明中稱,已與福建省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達成全球和解協議,兩家公司將在全球范圍內各自撤銷對對方的起訴,結束雙方之間的所有訴訟。美光科技發言人拒絕透露更多細節。
回顧該案件,2017年12月,美光科技在美國加州聯邦法庭起訴聯華電子與福建晉華,稱聯華電子通過美光臺灣地區員工竊取其知識產權,包括存儲芯片的關鍵技術,并交由福建晉華,該行為侵害美光的商業秘密。
隨后美光展開訴訟,直到2021年11月26日,聯電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美光達成全球范圍內的和解協議,雙方將各自撤回向對方提起的訴訟,同時聯電向美光一次性支付一筆金額保密的和解金,未來雙方將共同創造合作機會。
如今,時隔兩年之后,美光與福建晉華也正式達成全球和解,意味著美光發起的這場存儲大戰正式落幕。
事件回顧
2016年2月,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晉江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成立了DRAM芯片制造企業福建晉華電子。具體是由福建晉華出資,委托聯電開發 DRAM 相關技術。
2017年9月,美光在臺灣控告臺聯電,指控從美光跳槽到聯電的員工竊取了美光的DRAM商業秘密,涉嫌將美光DRAM技術泄漏給聯電,幫助聯電開發32nm DRAM。之后,在外方壓力下,臺聯電撤出了福建晉華項目。
2017年12月,美國存儲芯片巨頭美光科技在美國加州聯邦法庭起訴聯華電子與福建晉華,稱聯華電子通過美光臺灣地區員工竊取其知識產權,包括存儲芯片的關鍵技術,并交由福建晉華。
2018年1月,聯電向福州市人民法院遞狀,控告美光在DRAM及固態硬盤(SSD)等存儲產品涉嫌侵害聯電大陸公司專利,導致美光科技26種芯片產品在中國遭到臨時禁售。
2018年1月,福建晉華就美光一系列在華銷售的產品侵權,對美光提起訴訟,請求判令美光立即停止侵犯晉華專利的行為,索賠1.96億元。
2018年7月,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美光半導體銷售(上海)有限公司立即停止銷售、進口十余款Crucial英睿達品牌固態硬盤、內存條及相關芯片,并刪除其網站中關于上述產品的宣傳廣告、購買鏈接等信息,同時裁定美光半導體(西安)有限責任公司立即停止制造、銷售、進口數款內存條產品。
2018年10月30日,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將福建晉華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即日起對晉華實施出口管制。
美光是全球第三大內存芯片廠,與韓國的三星、海力士齊名,中國市場為美光最為重要的海外市場。美光在中國上海擁有一家研發中心,并在西安建有工廠,負責測試和封裝業務。
美國近些年不斷阻止中國自主研發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華為的5G技術的領先,成為了美國眼中釘,無所不用其極對華為下手。
2018年11月1日,美國加州北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以刑事訴訟起訴晉華集成和聯電共謀竊取美光商業機密。起訴書中還指出涉案三名臺灣男子,分別為陳正坤、何建廷、王永銘,三人全都曾任職美光,并疑似在轉加入聯電時竊取美光技術。
2020年6月,臺中地院對于美光起訴聯電竊取商業機密一案進行宣判。何建廷被判刑5年6個月,罰金500萬新臺幣;王永銘被判4年6個月,罰金400萬新臺幣;聯電協理戎樂天判刑6年6個月,罰金600萬新臺幣;聯電被判處罰金1億新臺幣。
2020年10月,聯電與美國司法部和解,繳納6000萬美元的罰金后,相關指控撤銷。
2023年5月,國家網信辦發布通告,美光產品存在較嚴重網絡安全問題隱患,對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造成重大安全風險,影響我國國家安全,為此,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依法作出不予通過網絡安全審查的結論。我國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停止采購美光產品。
-
DRAM
+關注
關注
40文章
2325瀏覽量
183865 -
美光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8瀏覽量
22724 -
存儲芯片
+關注
關注
11文章
902瀏覽量
43271
原文標題:6年“存儲大戰”落幕,達成全球和解
文章出處:【微信號:xincunshe,微信公眾號:芯存社】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