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產業鏈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原先處于產業鏈末端的封裝測試環節,對于產業創新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有些行業參與者則看得更加長遠:數字智慧時代,集成電路已成為各行業創新發展的底層基礎設施。因此集成電路各環節的創新力量不僅來自原有的產業鏈,還應發掘和吸引整個工業界的力量,打造產業價值溝通窗口。
為此,集成電路封測領軍企業長電科技進行了突破性的探索——不久前,長電科技牽頭建設的“封測博物館”在江陰正式開館。長電科技希望借助“科普”這個更具開放性的抓手,將芯片成品制造推向更廣闊的舞臺。
打造科普陣地、行業名片
長電科技在對封測博物館的規劃中格外注重其“科普”功能,既讓本行業從業者能從中收獲啟發,也讓“外行人”能通過親民與互動化的展現方式,快速走進封測行業的前世今生。
縱觀封測博物館的陳列內容,第一個特點是“視角廣”。 博物館內設置了序廳、發展篇、技術篇、產業篇、應用篇、尾廳等多個篇章,娓娓道來,讓參觀者得以全面了解行業發展歷史、技術變遷、產業鏈布局、產品應用和未來發展方向。
第二個特點是“沉浸感”。封測博物館不僅設有電子屏互動、實物、模型等豐富的展品,還設計了身臨其境的時光隧道,結合VR與4D體驗的“封測快車”,旋鈕觸屏互動等具有巧妙構思的“體驗”和“對話”展示形式,將科技、人文與趣味性相結合,讓復雜專業的技術以靈動姿態與參觀者“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封測博物館的展品力求展現行業全景,讓參觀者能夠以客觀視角完成對封測行業全貌的認知,使封測博物館成為整個封測行業的科普平臺和產業名片。
對于與中國封測產業一路同行半個世紀,成長為行業龍頭企業的長電科技來說,由其牽頭建設的封測博物館,是其對產業的重要回饋;對于封測行業,封測博物館的到來為行業展現了芯片成品制造在集成電路產業鏈中今非昔比的重要地位。
擴大產業陣容的溝通窗口
封測行業在擁有了封測博物館這樣一個直觀、可持續的科普陣地后,行業能從中獲得的收益遠不止“公眾科普”。對于產業界,封測博物館還能發揮凝聚認同的效應,成為推封測產業鏈發展壯大的溝通窗口。
在不久前舉辦的長電科技2023全球供應商大會期間,長電科技在提到供應鏈發展規劃時提出:集成電路凝聚了當今工業發展的大量技術成果,產業鏈將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和大型化,因此不僅現有產業鏈內要進行聯合創新,還需要讓過去不在集成電路產業鏈中的企業認識到芯片成品制造的重要性,并參與進來為集成電路發展提供更多創新支持。
如何讓更多行業認識到芯片成品制造的巨大機遇?封測博物館作為溝通行業內外的橋梁,將發揮重要作用:
第一是對行業發展歷程、發展趨勢和產業鏈全貌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呈現,且具有清晰的講述邏輯,讓潛在合作伙伴一站式了解封測行業的歷史積淀與蓬勃發展。
第二是通過對封測及整個集成電路技術演進的講解,讓其它行業從業者能夠理解“芯片成品制造正在成為承載整個集成電路產業創新之核心環節”的產業發展規律,重新審視封測行業的未來前景和協同創新機遇。
筆者認為,擁有聚焦本行業的專業博物館,是封測行業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隨著芯片成品制造在集成電路價值鏈中承擔起新的角色與任務,相信封測博物館將成為行業打開步入廣闊新天地的大門,為行業注入來自各界的創新活力。
審核編輯 黃宇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2文章
11624瀏覽量
363194 -
封測
+關注
關注
4文章
350瀏覽量
35246 -
長電科技
+關注
關注
5文章
357瀏覽量
3256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