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英特爾發布了2023財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本季度英特爾營收達到154億美元,同比增長10%,凈利潤達到27億美元,經調整每股純益達 0.54 美元,預期為 0.45 美元。因為2024財年第一季度預測不及分析師預期,周五該公司股價下跌 11.9%,創 2020 年 7 月以來最大跌幅。
截止到12月底,2023財年全年收入為 542 億美元,同比下降 14%。全年凈利潤17億美元,同比下滑79%。
英特爾首席財務官 David Zinsner 表示:“我們在第四季度繼續提高運營效率,輕松實現了到 2023 年節省 30 億美元成本的承諾。隨著我們實施新的計劃,預計英特爾將在 2024 年及以后進一步提高效率。內部代工模式,旨在提高透明度和問責制以及所有者資本的更高回報。”
英特爾預計 2024 年第一季度營收為 122 億美元至 132 億美元;預計第一季度英特爾每股收益為 0.25 美元。英特爾預測前景不及預期,主要表現為:1、雖然半導體行業的某些部分由于對人工智能芯片的強勁需求而蓬勃發展,但其他服務器部分,例如英特爾制造的中央處理器或CPU,卻沒有同樣的勢頭;2、Mobileye的疲軟,2024財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業績將受到打擊,英特爾擁有該公司以及該公司可編程芯片部門的多數股權。
英特爾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后續Gaudi AI芯片將呈現可觀的營收。這是一款用于生成人工智能軟件的 AI 芯片,將于今年稍后上市。公司還推出了 Core Ultra 處理器,該處理器將瞄準新興的 AI PC 市場。
在晶圓代工領域,英特爾也傳來新消息。英特爾與臺灣聯電于1月25日正式宣布合作開發12nm,調研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認為,此次合作由UMC提供多元化技術服務、Intel提供現成工廠設施,雙方共同營運。不僅幫助Intel銜接由IDM轉換至晶圓代工贏得生意模式,而且UMC也不需要負擔龐大的資本支出即可以靈活運用FinFET產能,從成熟制程的競爭中謀劃新的競爭之路,屬于雙贏的合作。
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一季度面臨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預計公司業績將恢復增長,公司仍然有望重新奪取處理器市場的霸主地位。他說,英特爾預計2024年全球AI PC將會達到4000萬臺,預計2024年每個季度的每股收益和收入均實現增長。他還補充說,英特爾新的代工業務將獲得 100 億美元的訂單,從 2025 年開始,該業務將成為英特爾持續獲利的業務。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07瀏覽量
17232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