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度全球量子初創企業風險投資規模下滑至12.4億美元,相比去年的23.9億美元下降約50%。
其中,美國地區投資縮水尤為嚴重,由2022年的13.69億美元驟降至今年的2.4億美元,下跌幅度高達82%。
這份報告由國際量子機器人工智能公司(IQM)、歐洲知名風投機構OpenOcean以及Lakestar共同發布。三方分析稱,投資下滑并非因為市場對量子技術興趣減退,而是整個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趨勢堪憂。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逾30個國家及地區政府在未來十年間計劃投入400多億美元的公共資金支持量子技術發展。其中,已有20余國推出了相關政策與資金支持方案以及詳細建設藍圖。
雖然投資有所下降,但研究結果顯示,量子信息時代的商業化進程仍在順利推進。300余家機構正積極探索量子計算機在醫療保健、金融服務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運用前景,做好了迎接商用量子計算時代的準備。
鑒于量子優勢實現尚需時日,這些領頭羊企業已開始著力籌備相應工作。
IQM公司聯席CEO兼創始人Jan Goetz博士表示:“2023年展示出了技術穩定進步,各家企業如期發布并依照量子路線圖發展。量子位數量及初始糾錯逐步提升。同時,國家實驗室累計部署真實的量子計算系統,穩步邁向實際運用。”
盡管算法預見性仍有待提高,擴展處理雖面臨較大工程挑戰,但軟硬件進展成為預估軟件改進時間的關鍵因素。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廠商們已開始引入更多來自非量子領域的人才,幫助跨越技術人才瓶頸。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66瀏覽量
240285 -
量子計算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532瀏覽量
25562 -
量子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0瀏覽量
128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解析PPLN晶體在量子技術快速商業化的關鍵作用(一):應用技術
![解析PPLN晶體<b class='flag-5'>在</b><b class='flag-5'>量子</b>技術快速<b class='flag-5'>商業化</b>的關鍵作用(一):應用技術](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6/FB/wKgZO2eRn3CAFnsKAAQMPYEyu28878.png)
評論